文/年轮mono

孔子受辱的经过

孔子服丧期间,大街小巷纷纷传着一个消息:季孙氏要大摆筵席,宴请社会名流及文人学士。季孙氏是鲁国执政的贵族,不少人都想与他结交。孔子听到消息后也兴冲冲地前往,他觉得自己既然是担任这陬邑宰的孔纥之子,又懂得一些礼仪方面的知识,应该有资格参加。当时他仍在服丧,腰间还系着麻绳。

季孙氏的家臣阳虎站在大门外,专为主人迎接来宾。阳虎穿戴整齐,举止得当,对来往的宾客毕恭毕敬,笑容可掬。可是当孔子大步走来时,阳虎顿时收起了脸上的笑容,拦住孔子呵斥道:“我们请的都是有名望、有地位的人,并不是打发叫花子。你来干什么?去!”

孔子涨红了脸,在众目睽睽之下被羞辱了一顿,最后只好悻悻而归。

孔子成为至圣先师的原因及影响(在一次受辱之后立志自学成才)(1)

孔子-千年圣人

孔子发奋提升自己的学问

经过这次挫折,他明白了如果不依靠自己的努力,只寄希望于所谓的家世和一知半解的礼仪,是不能使自己在社会上取得任何立身之地的。孔子没有灰心丧气,反而对学习更加勤奋,他决心自己努力,来实现自己的理想。孔子15岁以前上过“乡学”,在那里,他获得了一般文化课和军事训练的知识,接受了传统礼仪活动的熏陶。除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识外,他熟悉了射箭、驾御马车的技能,懂得了一些军事知识。孔子日后自学成才,成为历史上的大学问家,实在是得益于乡学教育打下的基础。

随着年龄和知识的增长,乡学已不能满足孔子的求知欲望。因为没有资格进入贵族子弟高等学校深造,孔子决心自学。他后来回忆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说的就是他从15岁便开始进入自学阶段。自学的主要内容即《诗》、《书》、《礼》、《乐》等。没有人教,在学习上碰到难题,就多方求教。他问过做官的人,也请教过普通老百姓,问过白发苍苍的老人,也问过头上梳着两根小辫的儿童。他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孔子的学习兴趣很广,他从不放过任何一个求知的机会,而且,无论学什么,都要求自己彻底搞明白。鲁太庙陈列着许多文物古器,鲁国常在这里举行政治礼仪活动,是了解周、鲁史迹和有关典章制度的重要地方。孔子便下工夫到这里进行考察,每遇不明白的地方就向别人请教。因为他再三向人请教,甚至还抓住别人的衣袖不放,非问个明白,曾被一些人看不起。有人说:“哪个说陬梁纥的儿子懂得礼?他到太庙,无事不问!”孔子不以为然,反驳说:“这就是礼啊!不懂就问,这本身就是符合礼的行为啊!

孔子成为至圣先师的原因及影响(在一次受辱之后立志自学成才)(2)

孔子-至圣先师

孔子学习时的执着

孔子在学习时非常注意理解实质性的内容,如果不能获得真谛,就不知疲倦地钻研下去。孔子曾向音乐家师襄子学习弹琴,他特别注意领悟乐理乐义。有一支曲子他--连弹了十日也不换别的曲子。师襄子让他换弹别的乐曲,孔子说:“我已经熟悉这支曲子,但还不能领悟它的技术。”过了些时候,师襄子说:“你已经掌握了乐曲的技术,可以进--步弹新曲了。”孔子说:“我还没有领悟它的用意。”又过了些时候,师襄子说:“你已经了解其用意,可进一步学新曲了。”孔子说:“我还没有领悟它描写的人物形象。”十天之后,终于有一日,孔子默然有所思,向远处眺望说:“我可能领悟到这支乐曲所描写的人物形象了。这人长得黑,身材高大,眼睛向上看,似乎要统一四方,这不是周文王还能是谁呢?”师襄子听后大惊失色,十分佩服,继而离席再拜行礼,说:“这支乐曲就叫做《文王操》啊!

孔子学而不厌、孜孜不倦的刻苦精神,从他年青时一直到年老始终如一,工作再忙,也要坚持学习。有一次,他得到一部《周易》。这是一本很难读懂的书,很多人都不敢去研究它。孔子决心读懂弄通。他把用竹木简写成的几十斤重的《周易》抱回家去,逐字逐句细心研读,一遍不懂就读两遍,两遍不懂就读三遍。这样读来读去,因为读的次数太多,把串联竹木简的牛皮都磨断了多次,换了好几次新带子。最后他终于把这本书读懂了,并能详细、准确地向别人讲述这部书的内容。因为孔子读《周易》多次翻断了牛皮绳子,后人就把这个故事编为一句成语叫“韦编三绝”,以此形容孔子勤奋好学的精神。

在求学的道路上,孔子不仅向名人和书本学习,更经常、更大量的还是向普通人学习,向他所能遇见的一切有识之士和有一技之长的人求教,从他们身上不断获取知识和精神力量。这种虚怀若谷的学习精神,使孔子汇百川而成大海,成为一个百科全书式的渊博学者。在孔子以前,无自学成名的先例,他是在没有任何借鉴的情况下独自走上自学道路并获得巨大成就的。仅此一点,即可想见他的创造力和坚韧精神。

对于这样一个没有师承关系的大学问家,难怪后人把他称之为“至圣先师”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