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身份叫“键盘侠”,有一种伤害叫“网络暴力”,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网络暴力带来的影响和危害?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网络暴力带来的影响和危害(网络暴力到底有多可怕)

网络暴力带来的影响和危害

有一种身份叫“键盘侠”,有一种伤害叫“网络暴力”

谁杀死了叶蓝秋

看了最新一期的我就是演员,让我特意去关注了一下电影《搜索》。

虽然是12年的老电影,但是和我们现在的社会生活也很贴切。故事围绕一个不让座的视频为主线展开,主人公叶蓝秋,一家上市公司董事长的秘书,因为续保检查意外发现自己得了淋巴癌晚期,从医院出来上了公交后神情恍惚,心情不好而没有给老人让座,以至于引起公愤。

电影《搜索》片段

恰好这一幕被记者杨佳琪拍成视频被主编陈若兮做成新闻专题并恶意放大。

此后,网络上掀起了一阵舆论风暴,集体讨伐叶蓝秋的道德沦丧,并且进行了人肉搜索,给叶蓝秋P小三图、遗照、各种血腥的图片,还公布了她的身份证信息使得叶蓝秋没有办法正常生活,最后顶着双重压力从高楼跃身而下。

我们不仅思考,是谁杀死了叶蓝秋?

作为一个新闻报道者,不负责任夸大现实,不去还原事情的真相,而是努力激化矛盾,为了自身的效益.

作为公交车上的看客们,为什么一定要道德绑架?老幼病残,老和病难道不是平等对待的吗?

躲在网络背后的键盘侠们,对待新闻没有一点理性,胡乱对某个人喷唾液。、

1.网络暴力不仅仅发生在电影里

影片显然在呼吁人们面对一些新闻多一点理性,多一份怀疑,不要人云亦云,没有一点自己的判断,即使别人错了也请多一份宽容之心,没有人受得了把自己赤裸裸的暴露在大众之下,忍受抨击。

然后到现在2018年了,每天我打开微博时,给我的感觉就是乌烟瘴气,键盘侠和杠精随处可见。

微博与网络暴力相关

我就默默地问一句,那些键盘侠们,花呗还完了吗?一天闲的没事干,没事儿攻击这个攻击那个,这些莫名其妙的骂声,有认识为了宣泄,有些只是跟风,还有人纯粹是内心歹毒,脑子进水。

2 遭受语言暴力的公众人物

14岁的艾米本来是澳洲童星,6岁开始接拍广告,非常可爱,眼睛里就像有星星一样,走红的同时也开始收到很多陌生人的谩骂,这些攻击毫无根据,但是一字一句都对这个未成年充满了深深的恶意:

快滚吧,这样所有人都会开心

我希望她可以自杀吧,讲真,没人在意她是死是活

你快点去死,割腕失血过多就可以死,这是你应该做的事情。

。。。。。。

后来,小艾米渐渐退出荧幕,广告也慢慢不再播出,就算是这样,网络暴力没有停止。

这个小女孩到底是做错了什么为什么要这样骂她?

没有人知道为什么,媒人知道那些躲在键盘背后的人是谁。

2016年,乔任梁抑郁离世,当时收到新闻推送,小编是相当震惊的,他抑郁的根源也是源于网络暴力,就算最后他带着对世界的失望离开人世,还是免不了被人造谣SM。

我们都是普通人,一般都没有像明星这样遭受网络暴力的经历,但是你应该换位思考下:

当你某天开开心心的打开微博,突然来了一群不认识的网友评论你,让你去死,用各种不堪入目的语言攻击你和你的家人,每天用生殖器来问候你,你觉得你能承受多久?

2. 你想过你有一天会杀人吗

网络暴力是一把很可怕的刀,最近看的电影《悲伤逆流成河》里主人公说,你们冷漠无情,你们胆小怕事,人家说什么就是什么,你们说我杀了人,我也让你们尝尝杀人的滋味。说罢便义无反顾的纵身跳入河里。

这就是所谓的人言可畏吧,但是如果真的有人因为你们的语言攻击而自杀了,你们真的会安心吗?

这个时代不缺敢言者,这个时代多的是敢言滥者,是因为说话的成本和门槛大大降低了,才导致很多人肆无忌惮的去攻击造谣别人。他们觉得及时我说错话了,也不用负什么责任。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在我们敲着键盘的时候,想一想我们是不是在以正义之名去伤害别人。

网络暴力的杀伤力是无法估量的,但我相信,网络暴力的另一个极端面试充满正能量的,所以从我做起,抵制网络暴力,让我们保留自己的判断力,理智发表自己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