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都督、镇东将军、领淮南军马毌丘俭听闻司马师擅行废立之事,心中大怒与长子毌丘俭商议起兵讨伐司马师。刺史文钦乃曹爽门客,听闻此事,大力相助毌丘俭,向毌丘俭举荐儿子文淑,字文鸯为先锋。毌丘俭大喜,假称有太后密诏,传诸郡,令起兵相助伐司马师。司马师听闻此军情,留司马昭守洛阳,亲自引大军讨伐毌丘俭。 魏军先占军事要地南顿,毌丘俭听闻东吴孙峻领军袭寿春,退军项城。文钦向毌丘俭请令,他与文鸯引军五千保乐嘉城。当文钦父子引兵来时,乐嘉城已被魏军占据,当晚文钦与文鸯计划各引二千五百兵分左右偷袭魏营。当文鸯引二千五百军在魏营中杀进杀出,文钦军在山路中迷路,到天亮时,文钦引军向寿春而走,当文钦奔至寿春,寿春被魏将诸葛诞所占据,文钦被迫投东吴。毌丘俭听闻寿春已失,城处数路魏军围城,令全军与魏军交战,大败而逃,逃至慎县时,被县令宋白设宴时所谋灭。司马师平定淮南,班师回朝时,病重而逝。
毌丘俭为何打着假冒太后密旨,讨伐司马师的口号造反失败?
- 魏国没有造反的土壤。魏国面对他国进侵,常在边境上防御敌人,但国内总体国泰民安,百姓安居乐业。魏国诸侯大数是司马家族的亲信,魏国没有造反的政治环境。
- 天下诸侯心向司马家族。司马家族经过司马懿父子两代人执掌军中大权,排除异己,安插亲信,朝中大权尽数落入司马家。天下各大诸侯大多是司马家亲信,毌丘俭假借太后密旨,起兵造反,没有得到天下诸侯的响应。最后,毌丘俭孤军奋战,被司马师所败,身死异乡。
- 曹氏皇族势微不得人心。曹氏皇族与司马家族的朝中权力之争中落败,已经不如以往那样权势滔天。当司马懿假病打败曹爽为首的曹氏皇族掌权成员,并将曹爽三兄弟斩草除草,灭其三族,曹氏皇族已退出魏国的权力中枢。魏主只是司马家的傀儡,昔日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现在司马家族一样挟天子以令诸侯。曹氏皇族经历二代,称皇时间短,不得人心。
- 毌丘俭才能平庸。毌丘俭才能平庸,只凭一腔热血,想起兵造反讨伐司马师。毌丘俭假借太后密旨,没有得到天下诸侯的响应,注定失败。
司马师病逝后,司马昭执掌军中大权。魏主下诏令司马昭屯军许昌,以防东吴。司马昭不听皇令,私调大军屯扎洛水。魏主大惊,不得不封司马昭为大将军,录尚书事。从此朝中权柄尽归司马昭。
姜维听闻司马师病逝,向蜀主请令第三次北伐中原。蜀主同意,姜维引兵五万,向枹罕进发。雍州刺史王经起兵七万迎战蜀军,姜维背洮水列阵。王经令魏军四将战姜维,姜维望洮水而逃,将近河水时,大呼蜀军言,事急矣!诸将何不努力。蜀军背水一战,置死地而后生,被逼拼死搏杀,魏兵大败,张翼、夏侯霸各引军抄魏军后路,王经引败兵百骑,奋力杀出,坚守狄道城。
姜维为何能打败王经?
- 姜维善用兵法谋略,背水一战。姜维对阵魏军,见洮河水深,在洮河背后结军阵,魏蜀双方大战时,姜维败走,奔向河边。然后呼唤众将军背水一战,蜀军在生死危机下,奋勇杀敌,战势一下子逆转过来。
- 王经军事谋略本事差。王经军事能力有限,以七万大军对战五万蜀军,令四位大将群攻姜维,且没想蜀军上将夏侯霸、张翼等去向。被蜀军内外夹击,败守狄道城。
兖州刺史邓艾引兵与征西将军陈泰相会,共拒蜀军。名将邓艾向陈泰分析敌情,有理有据,他道:"姜维洮水得胜,若招羌人之众,东争关陇,传檄四郡,此吾兵之患也。今彼不思如此,却图狄道城;其城垣坚固,急切难攻,空劳兵费力耳。吾今陈兵于项岭,然后进兵击之。蜀兵必败矣。"陈泰信服邓艾军事言论,令魏军分二十队兵,每队兵五十人,尽带旌旗、鼓角、烽火之物,在狄道城东南高山深谷之中埋伏。陈泰、邓艾引兵二万向狄道城而来,姜维令张翼攻城,令夏侯霸迎战陈泰,他引兵迎战邓艾,突然东南一声炮响,鼓角冲天,火光冲天,姜维见周围都是魏军旗号,以为中邓艾计,令蜀军全部退回汉中。
姜维为何败给邓艾?
- 邓艾料敌机先,运筹帷幄。邓艾听闻姜维打败王经,正攻打狄道城,由此分析出姜维必费兵费力,得不偿失。邓艾让陈泰将军士分成二十队,带旌旗,鼓角、烽火,埋伏深谷,当姜维大军到,虚张声势,姜维中计,认为魏大军至,急令蜀军退回汉中。
- 姜维对邓艾不了解,轻敌大意。夏侯霸曾对姜维言邓艾深明兵法,善晓地理。姜维曾笑曰:"量此孺子,何足道哉!"姜维没想到邓艾如此厉害,利用虚张声势,吓得他退兵汉中。
- 陈泰虚怀纳谏。陈泰素知军事谋略,以前任郭淮副将时,屡出奇谋助郭淮打败蜀军。郭淮逝世后,陈泰任征西将军,这次他听到邓艾的军事理论深为叹服,并按邓艾的军事策略行动,打败蜀军。
姜维虽兵退汉中,第三次北伐无功而伐,蜀主因姜维有洮西之功,封姜维为大将军。姜维再议北伐魏国之事。
图片来自网络,如侵权,请联删。
喜欢三国的朋友,请加关注,喜欢此文章的朋友可点赞,转发, 分享,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