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记者:如何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
黄群慧:现代化是一种从不发达到发达的世界历史现象,也是人类文明形态的变化过程,还是一种发展战略的目标和路径。从现代化理论看,虽然成为世界先进、达到发达水平的目标,是各国现代化基本趋同的要求,现代化进程中也存在关于工业化、市场化、信息化、经济全球化等方面的一些共同规律,各国需要在推进现代化进程中共同遵循。但世界并不存在一个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先发现代化国家的经验虽然对后发国家现代化道路选择具有借鉴意义,但后发外源性国家的现代化路径与先发内源性国家现代化路径有所不同。即使就后发外源性国家现代化而言,也会有不同的现代化道路。可以说,选择什么样的现代化道路,首要是由一个国家的国情决定的,成功的现代化道路一定是符合其基本国情的。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目标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国家发达水平达到世界先进和前沿这个各国现代化共同具有的量的规定,又有符合人口规模巨大、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等这些基于自身国情的质的特性。就是说,在走向世界先进和发展前沿方面,中国遵循了各国推进生产力发展的共同规律性特征,但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的个性化国情、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有效结合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社会主义的性质、中国国情的要求和世界先进水平的目标这四方面要素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既是历史的选择,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记者: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进行了全面阐述,应该怎么理解?
黄群慧: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的阐述,可以从四个方面把握,一是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这是中国式现代化最根本的性质和方向。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二是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要求,包括经济建设要注重实现高质量发展,政治建设要注重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文化建设要注重丰富人民精神世界,社会建设注重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生态文明建设要注重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三是从全球视野看,中国式现代化要求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推进共建“一带一路”,为促进世界和平和人类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四是从文明发展看,中国式现代化是一种文明新形态,是文明的平等尊重、交流互鉴、多元协调、开放包容、和合发展的结果。建设具有包容性的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要尊重文明的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
记者:党的二十大重申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并鲜明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您怎么看?
黄群慧:这是一个新的提法,也是一个新的论断。这表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任务千头万绪,最主要的还是发展,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同时必须强调,发展一定要是高质量发展。新发展阶段,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都跃上了新台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2万美元,我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比重超过18%,成为经济总量全球第二的超大规模经济体。但是,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重大变化,经济发展阶段也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阶段,必须推动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发展就是体现新发展理念要求、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这意味着,发展质量高低要用是否符合新发展理念来界定和衡量。高质量发展表现为发展驱动力主要来自创新,表现为区域、产业、社会等各方面发展具有内在协调性,表现为绿色增长、人与自然和谐是发展的普遍形态,表现为全面开放、内外联动是发展的必由路径,表现为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这也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要求。
(本文刊载于《中国纪检监察》杂志2022年第21期,受访对象: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黄群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