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广才

老家地处山坳,村子南北都有山,每到夏季,是抓蝎子的最佳季节。在上四、五年级的时,我和哥哥,就学着抓蝎子。每年四月底开始,放学后或星期天,经常到南山或北山,去抓蝎子,卖钱补贴家用。

捉鸭子散文(抓蝎子散文)(1)

据资料介绍,蝎子味辛,性平,有毒,具有息风止痉,通络止痛,解毒散结的功放,有很好的药用价值。用蝎子泡酒,入药,可以治疗好多疾病,如风湿类疾病,全蝎可以治疗脉管炎,血栓闭塞,蝎毒可治疗心血管病,各种肿瘤,三叉神经痛。油炸蝎子也是山东一道名菜,把炸过的蝎子配上油炸的粉丝,名曰蝎子爬墙。深受食客们的青睐。每当吃着油炸全蝎,就勾起了回忆。

抓蝎子,需要带一个钩子,一双筷子,一个瓶子。钩子用于翻石头,筷子用来夹蝎子,瓶子装蝎子。同时,要注意自我防护,防止蝎子蜇伤。

抓蝎子有讲究,要知道哪里有,哪里没有,然后有的放矢,不然就会无功而返。根据大人传授和后来积累的经验,蝎子喜欢有石有土的山坡,或山地石坝的顶层,喜欢不干不湿的环境,不喜潮湿。在薄石与土有缝隙的地方容易抓到。

抓蝎子既靠经验也靠运气,有时能抓一两个,有时能抓五、六个,有时会空手而归。因为同龄人没有多少事情做,大部分都喜欢去抓蝎子,不仅能卖钱补贴家用,小伙伴们也能结伴爬山,一边说笑打闹,一边抓蝎子。开心取乐,干活不累,伙伴们到哪里哪里就有欢声笑语。本来蝎子就不多,人多了,抓不着是常事。

我抓蝎子,有时也独自上山,那样抓着的机率就多。记得有一次星期天上午,我一个人来到南山的松树林,那天阴天且有轻雾。周围静静地,没有人来,我便根据经验翻着石头,不一会便有收获。一只、二只、看着胖胖的蝎子,越发有兴趣,到中午竞然抓了近二十只。那是我抓蝎子最多的一次,至今记忆犹新。那一年,我和哥哥抓蝎子卖了五块钱,相当有成就感。

老家的蝎子就两种,“大青母”和“小公弦”,前为雌后为雄,前大后小。一般抓蝎子都用快子夹,但我那时小,憨大胆,抓小公弦时,有时用手摄,就是俏俏地抓尾巴。有一次失手了,蛰得食指,俗话说十指连心,那个疼是刻骨铭心,至今不忘。回到家,疼得在床上打滚。母亲听说用猫眼棵汁水可以止痛,就到地里拔来,把汁液滴在手上,我抱着手躺在床上,不知是过敏还是薰得,第二天,手不疼了,脸却肿了起来。好几天才消肿,打那再也不敢用手摄蝎子了!还有一次,装蝎子的瓶盖没拧紧,因装在衣兜里,爬到了身上,把后背蛰了一下,好在是小蝎子,毒性小,没有那次疼得厉害,后来,就小心了,注意自我防护,没有再出现被蛰的事。

有时到山顶抓蝎子,遇到天朗气清,伙伴们会休息一下。那时空气好没污染,站在山巅,举目远眺,心旷神怡。南望远山如黛,煤城依稀;北望群峦连绵,如波起伏;仰望长天,晴空万里,近望田野,阡陌纵横。那美丽的景色,让伙伴们兴奋异常,欢呼雀跃。

到了十五、六岁,需要帮助毌亲干家务或农活,抓蝎子就逐步少了。后来,到枣庄三中上高中,就再也没有抓过蝎子。

抓蝎子虽然过去了五十多年,离开家乡也已四十多年,但那情,那景,那种乐趣,经常在脑海回荡,温暖着自我,成为一种甜蜜的回忆,每想起那段经历,就勾起了乡情,成为挥之不去的乡愁。

壹点号 云谷山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