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清主演家庭剧 蜗居:演员海清从蜗居到心居(1)

43岁的时候自称无戏可拍的海清,今年携手影后童瑶主演的都市情感剧《心居》,首播就拿下收视冠军,火爆全网的同时也是来势汹汹。

这部根据滕肖澜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关注的是普通人在现实中的一大问题——买房。

海清又一次在电视剧里遭遇“买房难”的问题。

上一次海清为买房而发愁,还是13年前的《蜗居》里。而故事设定的发生地,都发生在房价高得离谱的国际大都市上海。

海清买房难只是剧本里设定的,现实中的海清早已实现“买房梦”。

只不过,海清真实演绎了中年女性在对待买房问题上的立场,那就是买房给她们带来的安全感。

01《心居》首播就拿下收视冠军,海清饰演的“冯晓琴”好真实

海清主演家庭剧 蜗居:演员海清从蜗居到心居(2)

房子,对于很多家庭中的女性来说,就像是命根子,也是人生全部的保障。

有房才有家的样子。有房有车有存款,这是现在社会婚姻中女性对男方的普遍三大要求,房子是放在第一位的。

擅长出演都市情感剧的海清,对于普通人的生活演绎也是拿捏得十分到位。

1977年出生在江苏南京的海清,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毕业后,从2003年出演《玉观音》开始,一直在家庭情感剧里打磨演技。

经过这么多年的经验积累,海清的角色,与现实中真实的自己,仿佛已经融为一体。

海清主演家庭剧 蜗居:演员海清从蜗居到心居(3)

电视剧《心居》本身,反映的就是一个上海普通大家庭围绕房子所发生的日常点滴和明争暗斗,也体现出真实的人间烟火气息。

从公婆到孙辈,每个人的生活哲理不一样,对待生活的态度也是千差万别。

海清饰演的“冯晓琴”与童瑶饰演的“顾清俞”,这两大影后之间上演一场姑嫂之间暗地较劲的比拼。

这种错综复杂的姑嫂关系,正是细腻的现实真实生活的写照。

海清主演家庭剧 蜗居:演员海清从蜗居到心居(4)

根据网络实时监测数据显示,《心居》在网络平台开播3天后实时热度达到8183.57万次,仅次于热剧《余生,请多指教》位居第二位。

自3月17日电视和网络端同步开播以来,《心居》的关注热度一直不减,且表现强劲。

其实,我们可以将去年获得收视冠军的孙俪主演的都市剧《安家》做个对比,同样是以房子展开话题,说明观众对现实中房子问题关注度有多大。

以房子作为切入点,讲述着中国老百姓的买房故事,反映出当下不同人的买房家居观念,这一点《心居》很符合不少观众的胃口。

海清主演家庭剧 蜗居:演员海清从蜗居到心居(5)

回到电视剧故事本身上来,海清饰演的“冯小琴”非常真实。作为外地媳妇,迫切想要融入上海大城市家庭的生活谈何容易。

高房价买房难,错综复杂的姑嫂关系,外地人与本地人的矛盾,甚至婆媳、夫妻、母子之间的矛盾,都是海清所要面对的。

冯小琴所要做的,就是相夫教子,照顾公婆,讨好大姑子,任劳任怨,做好妻子和媳妇的本分。

所以,海清所饰演的角色,无时无刻不在为一个家庭的柴米油盐而奔波操劳,很扎心。

海清,用自己在各种细节表演上的灵巧把握,将“冯小琴”演绎得立体直观,跟现实中普通家庭主妇没什么两样。

02 13年前的《蜗居》,首次遭遇“买房难”的海清,是一个为买房疯狂的女人

海清主演家庭剧 蜗居:演员海清从蜗居到心居(6)

2009年7月,一部由海清、张嘉益、李念等主演的都市家庭情感剧《蜗居》开播。

因为电视剧所讲的故事,是围绕在上海房价飙升的时代背景下,两姐妹因为买房所遭受各种曲折所展开的。

同样是由滕华涛担任导演,这也是海清和滕华涛的第一次合作。

由于剧中涉及到买房难的社会热点题材,所以开播之后引发社会公众的强烈共鸣。

海清主演家庭剧 蜗居:演员海清从蜗居到心居(7)

在上海房价大幅飙升的时代背景下,海清和李念所饰演的姐妹在上海工作和生活,他们一心想要在上海买房,想拥有真正属于自己的家。

为了买房,姐妹俩四处奔波筹款,想把房子的首付款筹齐。

由于她们一心要买房,所以她们在上海的一切都在悄然发生改变。

海清饰演的姐姐“海萍”顶着生活各方面的压力,顽强而倔强地苦苦支撑着,想着有朝一日能够圆“买房梦”。

李念饰演的妹妹“海藻”,却因为想走捷径买房而陷入了感情背叛。

姐妹俩在买房的经济问题上,选择了截然不同的道路。

海清主演家庭剧 蜗居:演员海清从蜗居到心居(8)

《蜗居》是一部很有现实意义的都市情感剧,它以海萍、海藻两个年轻一代女性的视角,在对待买房问题上所产生的人生价值改变。

海清饰演的“海萍”,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房奴,一个为买房而疯狂的女人。

为了实现“买房梦”,她可以节衣缩食、精打细算,在经济问题上一切都可以为买到属于自己的房子让路。

由于围绕普通人“买房难”的问题刻画得太贴近现实生活,《蜗居》这部剧能够成为收视黑马也是情理之中。

03 在新剧《心居》里海清又遭“买房难”,真实演绎中年女性的“买房梦”

海清主演家庭剧 蜗居:演员海清从蜗居到心居(9)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家庭中成员关系都会围绕房子的问题而不同程度受影响。

首当其冲的便是夫妻关系。当妻子对于买房有一种根深蒂固的执念时,无形中强大的经济压力就转移到丈夫这边来。

对于经济不宽裕、丈夫需要承担养家糊口压力的家庭来说,争吵、冷战、矛盾,各种因为房子衍生出来的问题,都是真实存在的。

作为家庭的顶梁柱,丈夫所遭遇的经济压力、不被理解、被埋怨数落,这其中的心酸难以言喻。

男人和女人,在对待房子的态度上,其实是千差万别的。

海清主演家庭剧 蜗居:演员海清从蜗居到心居(10)

对于海清所饰演的“冯晓琴”来说,她是一个依旧执着于买房的家庭主妇。

海清对于这个角色的打造,一方面是多年表演经验的积累和释放,另一方面来自于现实生活中对待买房问题的理解。

“冯晓琴”这个角色,与海清在《蜗居》里饰演的姐姐“海萍”,有着很多相似之处。

她是一个为实现目标而坚持不懈的人。

对家庭勤俭持家,操持着家中的一切,体贴老公和孩子,照顾公婆,也是内外兼修的好手,也是一位合格且勤劳的家庭主妇。

对待事业和家庭,她有着那股毫不妥协和宁缺毋滥的较劲。

可以说,她是一个自强自立、以家庭为中心的中年女性。

海清主演家庭剧 蜗居:演员海清从蜗居到心居(11)

房子是钢筋混凝土搭建而成的住所,起初是没有温度的。当一家人住进去之后,这才有了家的温暖。

但是,想在房价高企的大都市拥有属于自己的房子谈何容易。

在那些超级房奴交出首付款之前,所有围绕房子而加入进来的人,都有着各自的悲欢离合。

海清饰演的外地媳妇“冯晓琴”所遭遇的买房困境,呈现出在大城市打拼的刚需一族的心声。

海清主演家庭剧 蜗居:演员海清从蜗居到心居(12)

居者有其所,这是古往今来的一个普遍现象,这也成为很多女性婚恋条件中的一大硬性要求。

在预告片里,海清饰演的“冯晓琴”说出了这样的经典台词:“这房非买不可,天塌下来都要买,世界末日都要买”。这种对买房深深的执念,也代表了很多女性的心声。

然而,国际大都市的灯红酒绿,意味着房价可不便宜,一般的工薪阶层望尘莫及。

但一天为柴米油盐奔波的海清,却在嘴里不停地念叨买房,甚至不惜向弟媳顾清俞借钱。

这种为买房而苦恼,为生活而奔波,为家庭任劳任怨的窘境,全都写在了“冯晓琴”的脸上。

海清主演家庭剧 蜗居:演员海清从蜗居到心居(13)

其实,《心居》作为滕华涛执导的又一部都市情感剧,再一次涉及到“房奴”、“婆媳矛盾”等热门话题,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对于剧中角色人物刻画也是来源于现实,几大主角代表了社会不同层次的人物,他们有着自己的性格特点和身份背景,在如何看待房子的观念上也是具有代表性的。

女主角“冯晓琴”,一心想在上海立足,作为超级房奴,对于拥有属于自己的房子的需求非常迫切。

女二号“顾清俞”,有房有车的她不用为房子发愁,一心想追求内心所爱,随心所欲,无拘无束。

男一号“展翔”,坐拥十几套房产的他不再为生活奔波,虽然在房产上令人羡慕却在情场中失意,感情空白过得十分懊恼。

海清主演家庭剧 蜗居:演员海清从蜗居到心居(14)

海清,这位在都市情感剧中塑造众多极具特色的都市女性形象的女演员,在《心居》里依然没有让我们失望。

她把房奴,为圆“买房梦”而苦苦支撑的中年女性形象,塑造得真实而深入人心。

曾几何时,海清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透露自己遭遇“无戏可拍”的窘境。

她还呼吁业内加强对“高龄”女演员的重视,缓解处于演艺事业瓶颈期的尴尬。

的确,海清这些年来作品产出不是很多,并不是演技下滑,而是拿不到更多的影视资源。

在竞争激烈的娱乐圈,新人辈出,而作为演技派的海清的发展空间也被进一步压缩。

好在,海清抓住了这一次很好的机会,她主演的《心居》首播就拿下收视冠军,除了剧本题材给力之外,演技和实力服人也是关键。

同时,海清通过这部剧,更加真实地演绎了中年女性的“买房梦”,与13年自己在《蜗居》里饰演类似的角色不谋而合,也印证了她在都市情感剧里饰演角色的实力。

海清饰演的“冯晓琴”,逼真地刻画了为了买房而拼尽一切的样子,这也成为一些人真实生活的缩影。

延伸到剧外,海清却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买房也不一定能带来安全感,靠双手打拼换来的内心安定远比房子重要”。

你赞同她的这个观点吗?

文/声影新播客

海清主演家庭剧 蜗居:演员海清从蜗居到心居(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