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魏蜀两家的攻伐战可以称得上冷兵器战争史上的“奇葩战争”。这场战争从公元228年开始直到公元263年才宣告结束,跨越了两代人,持续了35年。

为什么魏国面积是蜀国的3倍,人口规模是蜀国的5倍,在综合体量上完全碾压蜀国的魏国,居然要耗费35年才能灭掉“蚕豆”大小的蜀国呢?

魏国灭蜀国的具体原因(面积大3倍人口多5倍)(1)

蜀国疯狂备战

在曹魏的攻伐战争中,它的主要战争矛头是吴国,却很少主动攻打蜀国。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不想招惹蜀国,有句话说“软的怕硬的,硬的怕愣的,愣的怕不要命的”。蜀国人打仗的勇气是有目共睹的,翻开三国史,大部分魏蜀之间的战争都是蜀国单方面挑起的战争,前前后后北伐曹魏不下20次。

别看蜀国只有川蜀一块地盘,但是蜀国疯狂备战的程度叫人“闻风丧胆”,几乎到了狂热的地步。诸葛亮辅政两代蜀国君主期间,主要的策略是“克复中原,光复汉室”,把蜀国所有的资源全部集中到军事备战当中。

史料记载,从刘备称帝建立蜀汉政权到刘禅亡国,蜀国人口维持在90万到108万之间,而它的常规兵力达到10万以上,各级文官武将人数也在4万左右,加起来是14万规模的常规军,军民比例大约在15%以上。扣除老弱病残和妇女儿童不计,蜀国几乎达到男人全民皆兵的程度。

这只是人口方面“拉壮丁”的数据。在经济上,刘备和诸葛亮为了备战更是把蜀地民众的口袋搜刮的一干二净。野史演义里说,刘备占领成都站稳脚跟后,做了很多保境安民的举动,俨然是一副明君圣主的形象。

魏国灭蜀国的具体原因(面积大3倍人口多5倍)(2)

实际上,真实的状况是刘备从占领成都开始,立刻投入到他的北伐大业。为了扩充粮草辎重,刘备在谋士刘巴的建议下,发行了一种叫作“直百五铢”大面额虚币。顾名思义是说,这种铜钱一枚顶过去五百枚。

而“直百五铢”的真实价值只有普通五铢钱的2倍,因为它的重量是6.4克,普通的五铢钱重量是3克多一点。刘备不管那一套,他偏说自己发行的“直百五铢”就是值这个钱,就是普通五铢钱的一百倍。老百姓又不得不用,经过“直百五铢”一番操作,刘备直接套走50倍的真金白银。

壮丁拉走了,财富套走了,表面看蜀国是最弱小的,实际上蜀国是三足鼎立中单位实力最强劲的一方。刘备无异于一个疯狂的战争狂徒,魏国在短时间内根本不愿意去招惹他。另外,魏国并不缺少明白人,刘备这种竭泽而渔的备战状态必然不会持续太久,所以没有必要逞一时之能跟它较劲,不如玩时间消耗战,让它内部自我崩盘。

魏国灭蜀国的具体原因(面积大3倍人口多5倍)(3)

易守难攻的地形蔽塞

李白曾作诗说,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在蜀国灭亡的数百年后,唐朝人都感觉蜀地道路险阻,何况当时的三国人。

魏蜀吴三国中,魏国地盘最大,但大多是较为平坦的北方地形,吴国只有一道长江天堑,蜀国是最具有地理优势的一方。在拿到荆州和汉中以后,蜀国拥有绵长的战争缓冲区。魏国要攻打蜀国只能以古长安作为后勤补给站,但古长安经过董卓、李傕、郭汜轮番作乱后已经元气大伤,方圆数百里都是荒无人烟的“无人区”,根本承担不起大规模战争的补给基地。

此外,魏国还要考虑一个问题。古长安粮草空虚,如果动用大量民力物力把北方的粮草辎重运至古长安,跟蜀国玩长期消耗战,那么吴国会不会趁机而入也是一个很值得提防的战略因素。

经过综合考虑,蜀国不足为患,哪怕它全民皆兵,哪怕它疯狂地筹备战备物资,魏国打不进去蜀地核心,蜀国也很难突破汉中攻入古长安,不如采取防守的策略,暂时先放任不管它。先收拾跟自己接壤最多、面积更大、人口更多、战争实力更强的吴国。

这应该是魏国并不急于消灭蜀国的真正意图,因为双方并不在一个重量级,缓而图之是最优化的选择。

魏国灭蜀国的具体原因(面积大3倍人口多5倍)(4)

吴国帮助蜀国转移了仇恨

魏国从不主动欺负蜀国,而是揪着吴国不放,或许有一层个人恩怨掺杂在当中,那就是赤壁之战。

曹操一生用兵如神,袁绍都被自己打服了,唯独在赤壁大战中输得一塌糊涂,差点没保住自己“军事家”的头衔。经过赤壁大战,不敢说曹操一世英名尽毁,差不多到了个人颜面扫地的地步。作为叱咤风云的枭雄,他的一举一动都是要载入史册,这种丢面子的事不亚于奇耻大辱。

在赤壁大败后,曹操曾先后两次讨伐吴国,曹丕继位后也有过三次亲征伐吴的军事行动。除了战略上压制吴国的发展,不排除掺杂着家族恩怨的因素。也正是经过两代人的努力,曹魏发现吴国是打不死且胸无大志的“小强”,不如先把整天跟自己作对的蜀国干掉。

魏国灭蜀国的具体原因(面积大3倍人口多5倍)(5)

果不其然,曹魏调整策略是对的。经过数十年疯狂备战,蜀国到姜维时代已经是穷途末路、外强中干,仅用一战便亡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