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晚报‬12月26日讯(记者周满珍)12月28日,武汉又一座地标性公共文化设施——武汉美术馆(琴台馆)将正式惊艳亮相。与此同时,2022武汉双年展也将在此隆重启幕。

2022武汉双年展由中国美术家协会、武汉市人民政府、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中国文联美术艺术中心、中共武汉市委宣传部、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武汉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承办。2022年12月至2023年5月,2022武汉双年展开展期间,将有285位中外艺术家及团队的446件(组)优秀艺术作品,以绘画、雕塑、影像装置艺术、新媒体艺术、科技艺术以及艺术设计等多种形式,在武汉美术馆(琴台馆)、武汉美术馆(汉口馆)、合美术馆三馆同期展出。

武汉琴台美术馆位置(武汉美术馆琴台馆)(1)

即将开启的武汉美术馆(琴台馆)外景。记者胡冬冬 摄

为体现2022武汉双年展的国际视野、中国情怀和武汉特色,展览以“艺以通衢”为主题,分为“文化样态”“城市形态”“创新动态”“绿色生态”“开放姿态”五个专题。前三个专题将在国内最大的清水混凝土单体建筑——武汉美术馆(琴台馆)展出。其中,“文化样态”聚焦武汉文化发展脉络,展现武汉独特的历史文化印记,既有《武汉水见世界》这样沉浸式全息、互动性很强的影像和装置作品,也有吴为山雕塑《使命》这种象征抗疫丰碑的代表性作品;“城市形态”专题中,观众可以看到艺术家费俊在2019年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的参展装置作品《有趣的世界》的延伸作品——《有趣的世界·武汉》,也能欣赏到武汉美术馆珍藏的武汉老照片、艺术家李津以中国画方式展现的武汉过早文化等;“创新动态”专题主要表现科技与审美结合的创新成果,观众可以在声音交互作品《机械木偶的使命》《机器的自在之语》《脑电波计划》等作品中获得强烈参与感。

武汉琴台美术馆位置(武汉美术馆琴台馆)(2)

武汉美术馆(琴台馆)内的武汉双年展参展作品。记者徐璐 摄

同时在武汉美术馆(汉口馆)展出的“绿色生态”专题,则以视觉艺术方式深度参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实践。徐冰的影像作品《徐冰天书号》,将火箭和艺术结合,探讨艺术的无限可能;艺术家任前的《取水》,展现了1999年至2022年这20余年间,他在世界各地水域取水样的持续行为;艺术家杨心广的《绿色小径》,用7000棵模型树搭建成一条通道,让观众行走,让观众的行动构成展览的部分。

武汉琴台美术馆位置(武汉美术馆琴台馆)(3)

武汉美术馆(汉口馆)内的“绿色生态”专题作品。记者刘斌 摄

合美术馆展出的“开放姿态”专题,以“开放、融合、未来”为艺术背景,参展者中既有成熟的国际知名艺术家如朱利安·奥培,也有近年来备受国际关注的“新秀”亚历杭德罗·坎平斯。艺术家的代际和文化背景的多样性,呼应着展览多元融合的内涵。

武汉琴台美术馆位置(武汉美术馆琴台馆)(4)

合美术馆内的“开放姿态”专题展品。通讯员艾小铮 摄

据了解,2022武汉双年展还将串联多个艺术空间的平行展,开展学术论坛、美育志愿行动、艺术之旅等多场文化艺术活动,为公众带来多元化、多层次、多维度的综合视觉艺术体验,打造“没有围墙的艺术之城”。

【编辑:余丽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