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论语学而篇1至16章?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论语学而篇1至16章(论语分享学而篇第一)

论语学而篇1至16章

《论语》是《四书》之一,儒家学派重要经典,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本音频和图文均摘自“檀华关爱中心”,让我们跟着大师的言教了解中国智慧!

【音频文本】

大家好!今天继续跟大家做一个《论语》的分享。

今天学习的这句话是:

1.7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杨伯峻先生对这句话的解释是:

子夏说:“对妻子,重品德,不重容貌;侍奉爹娘,能尽心竭力;服事君上,能豁出生命;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守信。这种人,虽说没学习过,我一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

刘毓庆先生对这句话的解释是:

此章所谈的是学习的性质问题。

大意是说:对妻子的选择,注重品德,忽略容貌;孝敬父母,竭力尽心;侍奉君主,能舍得性命,勇于奉献。与朋友交往,能说到做到。这样的人,虽然他自称自己不学习,我也一定认为他学习了。

这里谈学习,不是从正面谈,而是从行为表现上来认识学习的本质。在儒家那里,“学”和“行”是联系在一起的。所谓“学以致用”、“活学活用”、“知行合一”,等等,所讲的都是“学”和“行”的关系。只有把学到的知识落在行动上,才能体现学习的意义。学习的第一意义指向是修身,而修身的具体表现便在行为的文明化程度上,即修正自己不合于人伦道德的行为表现,使心存仁义,行合礼仪。

重视妻之德行,是齐家的表现;孝敬父母,是在家庭中的表现;忠于君主,是政治上的表现;与朋友讲信誉,是在社会上的表现。这是有联系的四个方面,也有一个由近及远的逻辑进展。这样具备了孝弟忠信品格的人,即使他自称不学习,人们也不会相信。因为他的行为已经表明了他对经典精神的把握。

南怀瑾先生对这句话的解释是:

这几句话,是接着证明了学问的目的,不是文学、不是知识,是做人做事。子夏比孔子少四十四岁,他的名字叫卜商。孔子死后,在战国开始的初期,他讲学河西,在战国时期一般对时代有影响的大学者,蒙受他的影响很大。

“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白话解释就是看到好的人能肃然起敬,在家能竭心尽力地爱家庭,爱父母。在社会上做事,对人、对国家,放弃自我的私心,所谓许身为国。还有“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这句话再三提到,在感情上说,每个人都认为做到了对朋友言而有信。据我自己的反省,虽然很想彻底做到,事实上却很困难。有时候对朋友答应了的事做不到,心里非常难过,为了自己道德的要求,想尽办法去做,所以仔细研究起来,“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这句话,实在很不容易。所以子夏说,能够做到这样,“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尽管这个人没有读过一天书,我一定说这人真有学问,这不是说明“学而时习之”并不是说一定读死书吗?

钱穆先生对这句话的解释是:

子夏说:“一个人能好人之贤德胜过其好色之心,奉事父母能尽力,事君上能奉身尽职,交朋友能有信,这样的人,纵使他自谦说未经学问,我必说他已有学问了。”

朱熹朱夫子对这句话的解释是:

四者皆人伦之大者,而行之必尽其诚,学求如是而已。故子夏言有能如是之人,苟非生质之美,必其务学之至。虽或以为未尝为学,我必谓之已学也。

贤棼大师对朱夫子这句话的理解是:这四项内容讲的都是人的重要伦理关系,而且在实际去做的时候必然要尽自己的诚心,做学问所追求就是这些内容而已。所以子夏说能做到这些的人,如果不是他天生就具有这种美好、善良的品质,必定是他通过后天的努力将所学落实到行为上了。纵使他谦虚地说自己没有学问,我也必然会说他真有学问。

善友言教:

1、理可顿悟,事须渐修。“知道却做不到”,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值得表扬的,因为这意味着自己去尝试着做了,发现了理论与实际的差距。修行并不是要我们马上做到,而是在现有的基础上前进一小步,从微渐修。知道,是教理;做到,是证量。修行,就是先知道,后做到。从“知道”到“做到”,中间的整个过程就是修行。

2、一个病人若只是诉说病苦而不求药、不服药,那说得再多又有何益呢?要常常去思维听闻的道理,才能取代内心的非理作意。我们总是对很多事“不知道怎么办才好”,道理上虽然知道,可是就是做不到,这是因为,我们内心根本没有去思维、串习那些能够解决我们烦恼的道理,而是一直在重复自己过去的思维模式,就好比有了药没有吃,反而一味哀叹“怎么办”。

3、我们要努力这么去用心,但不等于今天听了就能够做得到的,不是那么简单的。很多时候,学佛人会陷入一种理论当中去,用自己的想象来修行,脱离了实际,所以就会很有负担、很苦恼。所以我们强调不离师友,长长久久的走下去,慢慢地,才会明白修行是怎么回事。初学者不要着急变得完美,每天成长一点就很好。

好,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

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