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翠亨新区工改日志|南朗村:抓“工改”契机,搭上深中一体化“快车”,时长共3分03秒)

翠亨新区工改日志|南朗村:抓“工改”契机,搭上深中一体化“快车”

“本公司已搬,请各位客户等候通知。”

位于中山市南朗街道南朗村后山区域的南朗村废品收购站正进入关闭倒计时,多家收购站大门紧闭,门外外墙上,用喷漆标注的清拆或搬迁告示随处可见。

自今年11月起,中山市翠亨新区(南朗街道)发起低效工业园改造攻坚战,提出力争到2025年盘活1万亩产业用地的目标。南朗村废品收购站在改造园区范围内,也是新区目前清拆改造进度最快的项目。截至目前,集聚区内超过3/4的商户已签订搬迁清拆协议,厂房清拆工作预计可在今年春节前完成。

此外,目前翠亨新区已启动首个片区策划项目(针对南朗工业区连片改造),企业改造意愿调查和项目招商等工作也在同步推进,工改工作不断提速。

深州市开发区最新规划(翠亨新区工改日志)(1)

清拆中的废品收购站。 图片来源:南朗街道

多方联动啃下“硬骨头”,多家商户自拆

12月21日上午,记者来到南朗村废品收购站看到,园区的主要出入口已设置移动围栏,限制车辆和人员出入。虽然天空下着细雨,但集聚区内依然繁忙——搬运车辆来往穿梭,将搬迁的收购站物品搬离园区。工人们正在锌铁棚厂房内进行清拆作业,从多个厂房内传出的锯机切割金属声音回荡在园区中。清拆和搬迁工作正在紧锣密鼓进行中。

“只要雨一停下来,我们就可以拆掉这家了。”走在废品收购站园区里,南朗村党委书记程德乐介绍了目前园区清拆工作的最新进展。

程德乐自2003年进入南朗村村委工作,当年,南朗村废品收购站也正式成型,至今已有近20年。

程德乐对各家废品收购站都十分熟悉,他表示,南朗村废品收购站占地约100亩,共有45家商户在此经营。虽然这个废品收购站能给村集体经济带来一定收入,也带动了不少人就业,但随着地区发展,尤其是在深中通道建设,翠亨新区统筹南朗街道发展等机遇下,低效能、高风险、高污染的废品回收产业已不能满足当地发展的需求,清理和改造升级是大势所趋。经过对接沟通,大部分商户都对改造升级工作表示理解。

深州市开发区最新规划(翠亨新区工改日志)(2)

航拍下的南朗村废品收购站。图片来源:南朗街道

清拆工作是一项复杂系统工作。为确保清拆工作顺利开展,今年11月,南朗街道制定了《南朗村废品收购站片区专项行动方案》,建立了以街道办主任为组长,各部门分管领导为副组长,执法、消防、应急、国土、市场监管以及南朗村等部门为组员的领导小组机构,明确分工,责任到部门。

专项工作小组联合村委,拉网式对废品收购集中点进行全面摸排,详细梳理各类信息形成《摸底排查信息表》以及位置图,并与45家商户逐一约谈,分类处理开展工作。针对合同期满的17家商户,工作小组向商户负责人发放《限期搬离通知书》,向其宣传新区对该片区工改相关政策以及改造的决心,争取商户负责人的理解和支持;针对合同期内的28家商户,南朗街道多次组织有关部门和南朗村进行研讨,按照《土地租赁合同》的要求,依规退还已交的租金,采取“一户一策”的方法有针对性解决。

多措并举下,截至12月21日,片区内已有34家商户签订清拆协议,其中已有超过10家商户实施自拆。按照计划,片区清拆工作将于2022年1月15日前完成。

“我们村离翠亨快线就5分钟,通过快线到深中通道也就10多分钟,区位十分突出。”对于南朗村废品收购站的升级改造工作,程德乐充满期待。他表示,由于区位优势明显,此前已有不少来自深圳的企业到村中寻找落地处,但村中一直苦于没有连片地块,最终错失机会。

他希望南朗村能借助本次工改契机,搭上深中一体化的发展“快车”,腾出空间,引入优质产业项目,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和村民增收。

深州市开发区最新规划(翠亨新区工改日志)(3)

已实施清拆的废品收购站。 南方 卢子衡 拍摄

“白加黑”“5 2”,专人专班攻坚

南朗村废品收购站片区升级改造工作是翠亨新区工改工作的缩影,专人专班推进,多方协同是新区工改工作的最大特点。

今年11月,中山市委副秘书长、翠亨新区党工委书记梁克在新区低效工业园升级改造研判推进会上强调,全区上下要闻令而动、攻坚克难、强势推进,以改革精神和顽强作风加快推进区内低效工业园区升级改造,破解土地利用碎片化、低效化顽疾,切实肩负起引领、服务中山高质量发展的重任。

会议也明确了要实行专人专班工作制度,成立工改专班,配齐配强人员队伍,明确工作职责任务,集中力量打好这场攻坚战。目前,翠亨新区工改工作专班已成立运作一个月,专班成员来自新区各个部门,由新区相关领导任负责人,统筹协调各方力量参与其中,确保工作有序有力开展。此外,翠亨新区还明确由中山翠亨集团有限公司(下称“翠亨集团”)作为新区工改工作的实施主体,组建专业团队进入工改专班,推动工改工作落地实施。

“这两个月我们先后5次外出到佛山顺德和珠海等地‘取经’。” 翠亨集团副总经理刘庆苗表示,对于翠亨新区(南朗街道)来说,如此大规模的连片低效工业园改造工作是一项新挑战。进入专班以来,刘庆苗就先后多次带着团队外出考察学习。通过学习和分析顺德等地的经验,他认为,要打赢工改这场攻坚战,除了决心,还要有有效的工作机制和方法。

刘庆苗表示,改工工作是一个“双向而行”的过程,与村集体和企业充分对接沟通是其中的重要一环,也是耗时最多的关键一环。在工作开展过程中,专班“白加黑”“5 2”的工作状态已是常态。

深州市开发区最新规划(翠亨新区工改日志)(4)

南朗村废品收购站。 南方 卢子衡 拍摄

“这是一条没有退路的路,也是一条‘光明之路’”

“所有工作都是环环相扣,来不得半点虚的。”翠亨新区工改专班工作人员梅元昊表示,目前,翠亨新区工改专班正针对被纳入升级改造范围的园区,开展工改前期排查摸底工作,收集企业改造意愿和诉求,了解园区企业土地情况,研究确定改造升级的路线和模式。

经过前期对接,南朗工业区连片改造项目的片区策划工作已于近日正式启动,这也是新区首个启动片区策划的改造园区。南朗工业区是南朗街道早期设立的工业园区之一,园区企业以传统产业为主。经过多年发展,土地空间利用率和经济贡献率偏低的南朗工业区也已不适应新区发展需求,尤其是在深中通道建设,深中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南朗街道从去年起就已开始谋划该园区的改造升级工作。

南朗工业区的改造工作也是翠亨新区工改工作的缩影。翠亨新区工改专班综合协调组组长张学明表示,目前翠亨新区拟改造的低效工业园区均集中在南朗片区,工业园区亩均产值和亩均税收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且地块权属较为分散,改造升级的迫切性十分突出。

今年7月,中山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其中包括撤销南朗镇,设立南朗街道,翠亨新区统筹南朗街道发展。原南朗镇是中山市原来24镇街中辖区面积最大的镇街,翠亨新区统筹南朗镇发展后,新区面积扩展至226平方公里,产业空间也得到有效扩充,但如何优化和提升西片区(南朗街道)产业空间,实现与东片区(马鞍岛)同频共振,是新区必须面对的课题,本次低效工业园改造就是一个重要契机。

“工改是一条没有退路的路,也是一条‘光明之路’。”张学明表示,低效工业园区改造升级后,将为翠亨新区产业发展腾出更多空间,为新区引进高端产业提供支撑。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雷海泉 见习记者 苏芷妍

【图片、视频】卢子衡

【作者】 雷海泉;卢子衡;苏芷妍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

来源:南方 - 创造更多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