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怀美好所见即美好(但不影响平凡美好)(1)

《平凡的世界》

“羊肚子手巾三道道蓝,咱们见面容易拉话话难,一个在那山上一个在那沟,咱们拉不上那话话咱们招一招手,瞭得见那村村瞭不见那人,泪个蛋蛋抛在那沙蒿蒿林......”

这是电视剧《平凡的世界》片尾曲——《神仙挡不住人想人》里的歌词,人与人之间的思念是炽烈的,就连神仙也阻止不了。

听着贺国丰先生唱出这哀伤的词,苍凉悠远的调调在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上回荡,瞬间,我眼泪就在眼眶里翻滚。这歌词很有味道,质朴到渗出丝丝新奇的浪漫,一种深刻隽永的情感,慢慢弥散

不知道,是不是只有我是这样。追剧,我实在没那个时间,等播完后,再专门下载,集中收看。一周前,熬了两夜把56集的《平凡的世界》重新看了一遍,依旧伤感。

路遥先生的原著小说我读过3遍,虽说那都是十几年前上高中时,已很久远了,可大致情节人物关系我还是熟悉的。

“1975年二、三月间,一个平平常常的日子,细蒙蒙的雨丝夹着一星半点的雪花,正纷纷淋淋地向大地飘洒着。时令已快到惊蛰,雪当然再不会存留,往往还没等落地,就已经消失得无踪无影了。黄土高原严寒而漫长的冬天看来就要过去,但那真正温暖的春天还远远地没有到来。”

开剧旁白这段词,我甚至可以背诵。

心怀美好所见即美好(但不影响平凡美好)(2)

孙少平

看剧的时候,我这种农村背景的人,很容易入戏,身临其境,好像和剧中人生活在一起。尤其是孙少平,在他身上,有着在城乡二元结构中,不甘平庸又希望可以摆脱贫困的奋斗与苦痛,处处可以找见自己的影子

看剧中人物的故事,同呼吸共命运,会设想一万种结局,其实,结局我是知道的。但,真结局了,自己重新变回一个人,就像失去一位革命故友,结束一段难舍的感情,伤神。

没时间,也没精力,再去翻动那本一百多万字的文学巨著,只能让这首片尾曲循环播放,带着感怀,寄托对剧中人物的不舍。

观剧那两天,不想说话,不想吃饭,不想出门,一集紧接着另一集地看。整部剧,哭点颇多,泪流一次又一次,或许,真的是年纪大了,泪腺就发达了。

孙少安遭一系列境遇后,拒绝田润叶,回到双水村。一片荒草地里,他扑倒在孙玉厚的怀里,紧紧抱住,失声痛哭,近景一双扭曲的泪眼,推远景置身四面荒芜。

当时让我如遭雷击,一时间感觉自己就是孙少安,窒息得说不出话来,满世界的委屈喷发而出。我笑着用手背抹泪,感慨人生并不是那么美好

心怀美好所见即美好(但不影响平凡美好)(3)

贺秀莲

贺秀莲,对于这个人物,也许因为当年阅历尚浅,看小说时的认识远远不及现在深刻。

她站在烈日下的旱田里,孙少安说自己命短,转身走远。她沉思一阵,撒腿跑过去,扑倒孙少安,激起的尘土中,她咬破手指,延长他手上的生命线,咧嘴笑了,满是鲜血......

这也可能照应着,她最后罹患肺癌的结局。她明知道孙少安心里住着个田润叶,还笑着说:你笑我陪着你笑,你流什么泪我给你抹.......

她,漂亮能干,秀外慧中,识大体,一颗纯净的心里只有孙少安。每每轮她出现时,心里都会腾起一个念想:有妻如也,今生何求

田晓霞被洪水冲走,我流泪了;孙少平赴约独自站在杜梨树下,孙少安为了给双水村放水砖块拍头,孙兰香“捡”的那一块钱,郝红梅带着孩子卖饺子,等等场景我都流泪了;最后一集,孙少安扑在泥潭里摸五块钱,我更是哭得不能自持。

我似乎有点矫情了。

李小爻说过:有泪,证明你眼中的世界,还是干净的

这部剧结构庞杂,人物吞吐量很大,可即便是田福堂、孙玉亭、王满银这几位带着反面特质的角色,内心也是纯良的,故事里的一切都是干净的,带着黄土气息特有的芬芳。

如今,干净一词都变得很奢侈了,可以说是我们当代的悲哀。而,故事终究只是故事,那个平凡的世界,也不存在,你我拥有一颗干净的内心就好了。

落泪是因为感动,感动是因为有共鸣。

看完电视剧,感受良多。这是一部非常好的文艺作品,演员表演到位,充分弘扬正能量,特别是孙少安和孙少平俩兄弟在现实重压下的奋斗精神,更是激发了广大青年人的强烈共鸣。

心怀美好所见即美好(但不影响平凡美好)(4)

孙少平和孙少安兄弟

剧里台词:永远有这么一种人,既不懈地追求生活,又不敢奢望生活过多的酬报和宠爱,他们理智而清醒地面对着现实。

很多人就是这种。

面对苦难,我们需要坚持保有善良、温暖和美好。

正如作家周小平所说:面对这个复杂的时代,你永远无法通过戳瞎自己的一只眼睛来寻求真相。

我们深知这个世界有诸多龌龊的地方,但,不影响我们眼中的世界,平凡、美好存在。

作者简介:钟颉,一枚喜欢胡思乱想的小医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