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州市内,有一座知名的博物馆,即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其建筑原型便是西汉南越王墓。值得一提的是,该博物馆内收藏了数以万计的文物,但专家们却表示,最珍贵的文物没有展出,而且也根本无法展出……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又是什么文物呢?如果您也好奇,下面小编来给您揭秘。

南越王墓考古造假(有一件丝囊珍珠枕)(1)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1983年6月,在广州的象岗山山坡南侧,一处军用的医院和宿舍正在施工建造。在此之前,原本海拔约50多米的象岗山,已经被挖掘机铲平了一大半,因此能有奇怪的发现也完全都在情理之中。一天晚上,有工人在巡视的时候突然踩空,一只脚掉进了一处深坑,而且深坑中进入还有呼呼的声音……到第二天,工人们都围在深坑处议论纷纷,还发现了一排排整齐的石板,用手电往里面照也深不见底,因此有工人怀疑是战争时期的防空洞,但是也有人认为它或许是古代墓葬。

南越王墓考古造假(有一件丝囊珍珠枕)(2)

几天之后,当地文保部的专家也闻讯赶来,在工人的带领下看到了神秘石板和深坑。专家们经过研究,推测是汉代的一座古墓,而它又修建在山体之内,因此肯定是一座帝王级别的墓葬。专家们丝毫不敢懈怠,首先对石板进行了清理,用吊车移除了部分石板,然后专家们用绳索下到深坑之中,后来专家们才发现这一深坑居然是一处盗洞。专家们沿着墓道进入墓室,在手电灯昏暗的光照下发现墓室内规模宏大,也依然还有大量的随葬品。

南越王墓考古造假(有一件丝囊珍珠枕)(3)

考古专家们惊喜不已,在此后的发掘中也收获颇多,首先根据墓葬的规制和壁画,确定了墓葬是西汉古墓,还出土了500多件青铜器,包括了各种饮食器具,酒具,乐器和车马器等等,此外还有象征权利的青铜鼎。另外,玉器的数量和种类也很多,有玉璧,玉环和玉佩等,不过最让专家们感到不可思议的啊,墓主人身上竟然还穿着一件保存完好的丝缕玉衣。专家们都惊呆了,因为能以玉衣下葬的人身份一定不简单,后来通过出土的一枚玉印,才确定墓主人是西汉南越王赵眜。

南越王墓考古造假(有一件丝囊珍珠枕)(4)

值得一提的是,在众多的随葬品中专家们还发现了一些枕头,比如木枕,玉枕和瓷枕等。一直以来,专家们都以为瓷枕最早出现在唐朝,但其实在汉朝已经出现瓷枕,只不过没有在民间社会普及。上文提到,墓主人赵眜身穿丝缕玉衣下葬,虽然丝线都已经腐朽了,但玉片还保存完好,专家们在后期也对其进行了修复,让我们见证了丝缕玉衣的真容。另外,在清理玉片的时候,专家们还在头部的位置发现了很多圆珠,它们为深褐色,而且质地坚硬,大小就如同豆子。

专家们都十分疑惑,此前从未发现过类似的东西,于是将这些小圆珠都带回研究所化验。几天之后,化验报告显示这些圆珠的成分是碳酸钙和碳酸镁,另外还富含大量的氨基酸,比如有门冬氨酸,苏氨酸和丝氨酸,以及一些微量元素,如牛磺酸,维生素和肽类。据此,专家们得出了惊人的结论,这些圆珠其实都是古代珍珠,在地下埋藏了千年后就脱水变成了现在的样子。的确,在古代墓葬中发现珍珠确实少见,因为当时的珍珠比黄金和玉器还有珍贵,或许是广州临海,才能采集到的大量的蚌类,然后获取珍珠作为随葬品。

南越王墓考古造假(有一件丝囊珍珠枕)(5)

不过,专家们表示这些珍珠不是普通的随葬品,因为在清理的过程中还发现了腐烂丝织品,因此推测这些珍珠都是装在一个丝织品的袋子中,然后铺平放置在墓主人头部下面,所以它其实是一件枕头,用珍珠作为枕头的填充物。后来,这些珍珠被送到了博物馆,专家们本来也想还原出枕头的模样,但是尝试了多次都并不理想,因为不管弄成什么样都显得和丝缕玉衣格格不入,所以这些珍珠就一直收藏从未展出。文物专家们表示,现在还缺少一些资料,不知它原来的枕头究竟是什么样,因此在将来也难说会对外展出,也给我们留下了一个深深的遗憾,不知何为珍珠枕头。

南越王墓考古造假(有一件丝囊珍珠枕)(6)

文物是对古代社会生活最真实的反映,但是可惜有时候我们难以揭秘文物的奥秘,也许是古人的想法太超前,也可能是我们的想法太多。或许,这就研究历史和文物的乐趣,在不断探索中一点点地接近真相……

参考资料:

《南越王墓探奇》作者:何东红,出版社:三秦出版社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刘立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