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健康报】

吴孟超院士工作样子(吴孟超院士帮我)(1)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我的恩师吴孟超院士逝世快1年了。每每回忆起恩师的音容笑貌,内心充满了无限的怀念。吴老是我心中的楷模,人生的灯塔。他教我做人,培养我做事,指导我的工作。临近吴老周年之祭,我回忆起和他交往的两件小事,以寄托思念之心,缅怀之情。

吴孟超院士工作样子(吴孟超院士帮我)(2)

“看一个孩子有没有外科天赋,不是看个头、手指这些外在的东西,而是看他的内涵”

1990年,我从医学院毕业,立志要成为一名从事研究的医学科学家。1994年,我考取了第二军医大学(现称海军军医大学),选择了肝癌免疫学作为研究方向。在完成研究生基础课程的学习之后,进入刚刚成立的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综合治疗科,参加为期半年的临床实践。

综合治疗科是由吴老亲自领导的,集外科、内科、介入以及新兴免疫治疗为一体的具有崭新治疗模式的专科,我有幸成为吴老麾下的一名住院医师。当时,将传统和新兴治疗进行整合,发挥协同作用是一种崭新的治疗理念。我满腔热情地投入工作中,认真做好每一项临床操作,一丝不苟地书写每一份病历,但内心深处却常常缺乏自信,担心自己缺乏成为优秀外科医生的天赋。

就在这时,一件让我一生难忘的事情发生了,它彻底改变了我的人生志向和未来道路。

那是一个初夏的周末,我和往常一样一大早就开始查房。诊察完病人,处理完医嘱后,我照例把所有病历文件搬到办公室,仔细梳理一天的工作,逐字逐句地开始做病历记录。就在这时,吴老突然出现在办公室门口。他前一天刚从国外讲学归来,没有休息几个小时就来到病房探望病人。

看到吴老,我不由得心跳加速,既紧张又兴奋。吴老和蔼可亲地招呼我说:“小伙子,陪我看看病人吧。听说你们昨天刚刚给9床的老章做了免疫治疗,今天他的情况怎么样啦?”我连忙向吴老汇报了病人的情况。吴老听后非常满意,一边走一边说:“这是我们第一个免疫治疗的病人,你们要把病历资料完整、准确地记录下来,为我们后续开展临床科研工作打下基础。”随后,他回到办公桌前,打开文件夹,逐页审看病历记录。

此时,我心里七上八下,唯恐有哪点记录得不好被吴老批评。看着看着,吴老突然抬起头,问我说:“这病历是你记录的?”我的心一下子提到嗓子眼,努力克服内心的紧张,轻声回答:“是我记录的,吴老。”吴老打量了我一阵,脸上的表情渐渐舒缓了,微笑着说:“写得很认真,记录的内容很完整,表述的逻辑性很强,不错!是来学外科的?”看到吴老面带微笑,我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我是南京考来的硕士研究生,是学肝癌免疫学专业的。”此时,吴老好像有些诧异,接着问:“怎么,不想当外科医生?”我感到自己脸上有些发热,小声说:“我觉得自己个子小,手指短,好像没什么外科天赋。”

吴老听完,爽朗地笑道:“小伙子,你病历书写得这么认真,记录资料思路清晰,一定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外科医生。咱们看一个孩子有没有外科天赋,不是看个头、手指这些外在的东西,而是看他的内涵。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缜密清晰的科学思维,才是外科医生真正的天赋。”

吴老的一番话,使我茅塞顿开。从此,我开始努力培养自己对外科手术的兴趣。渐渐地,用手术刀救治病人逐渐成为我一生的追求。不久后,我正式拜吴老为师,将专业方向转为肝胆外科学。

吴孟超院士工作样子(吴孟超院士帮我)(3)

“不光传承咱们的技术,更要传承咱们的医者仁心,发扬咱们勇于创新的精神”

光阴似箭,转眼到了2017年。由于我所在的医院胰腺外科出现了技术和人才的断层,院领导希望我带领胰腺外科走出困境,赶上国内先进诊疗水平。面对这样一个艰巨的任务,我十分犹豫。胰腺外科是外科公认的技术高峰,胰腺癌也是公认的“癌中之王”。做了这么多年肝脏外科,突然要面对一个如此复杂、高难度的新方向,我犹豫了。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我回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探望恩师,期望能得到他的指点和帮助。

又是一个初夏的周末,我听说95岁高龄的吴老当天还安排了手术,早早来到医院的手术室休息间等他。不一会儿,吴老来了。我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见到他了,他精神矍铄,步履稳健,进门后一眼就看到了我。他先是有点吃惊,然后满面春风地说:“小仇,你怎么来了!”我紧走几步,上前拉住吴老的手。吴老用他温暖有力的大手紧紧握了握我的手,然后拉着我坐到沙发上,仔细打量了好一会儿,像一位久别孩子的父亲一样,连连说:“好!好!还是老样子,还是老样子!”

我像过去一样,把自己几年来的工作、学习情况一五一十地向吴老报告,最后终于鼓起勇气把医院让我主攻胰腺外科的事情告诉了他。我有点担心吴老会不高兴或有点遗憾,毕竟我是一名有二十余年年资的肝胆外科医生,肩负着传承“吴氏刀法”的责任呀。可我万万没想到的是,吴老听完我的汇报爽朗地笑了,拍了拍我的手说:“好啊!好啊!咱们的小仇又要接受新的挑战啦!不愧是我的学生,像我!像我!”

我紧张的心情一下子放松了许多,但转而又有些不安,小声说:“吴老,胰腺癌是‘癌中之王’,目前手术治疗并没有从根本上提高疗效,我该怎么办呢?”此时此刻,吴老收起脸上的笑容,语重心长地缓缓说道:“50多年前,肝癌被称为癌中之王,肝切除是所有外科医生望而生畏的技术高峰,我怀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冲劲想挑战它。可有人说,肝脏这个器官的解剖和功能还没有完全搞清楚,怎么做手术呀?

当时,我的老师裘法祖教授鼓励并指点我,首先要有挑战技术高峰的勇气,同时要具备深厚的科学素养。他老人家以敏锐的学术眼光指点我从肝脏解剖入手,最终奠定了肝脏手术的基础,创立了以肝胆外科为核心的现代肝癌综合治疗模式,攻克肝癌曙光初现。小仇,新时代的新问题摆在了我们面前,病人的需要就是我们医生的需要!你要用我们当年挑战肝癌的勇气和精神,挑战‘新癌王’——胰腺癌,不光传承咱们的技术,更要传承咱们的医者仁心,发扬咱们勇于创新的精神!”

听到这里,我的眼睛湿润了,感激和崇敬之心无法用语言表达。这时,吴老又一字一顿地说:“胰腺癌的恶性程度极高,单一的手术切除方法无法获得满意的疗效。你一定要记住,未来多学科协作攻关是战胜胰腺癌的正确方向!”吴老一番语重心长的教导,使我豁然开朗,不由自主地紧紧握住吴老温暖的大手,连声说道:“谢谢恩师!谢谢恩师!”

2021年5月22日,惊闻吴老离去的噩耗,我内心无比悲痛!从此再也无法见到恩师慈祥的面容,听到恩师谆谆的教诲!我的眼前常常浮现出为恩师守灵时的场景:成千上万的病人、学生、同道络绎不绝地从全国各地赶来,向吴老致哀、致敬!是吴老让我感受到什么是真正的医者仁心,什么是怀德如玉!我永远会铭记吴老的教导!

更多阅读:

魏文斌:恩师让我坚定此生努力方向

文: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 仇毓东

编辑:张昊华 管仲瑶

审核:徐秉楠 闫龑

喜欢就告诉我们您“在看”

吴孟超院士工作样子(吴孟超院士帮我)(4)

吴孟超院士工作样子(吴孟超院士帮我)(5)

本文经「原本」原创认证,作者健康报社有限公司,点击“阅读原文”或访问yuanben.io查询【4DTK7KPT】获取授权

本文来自【健康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