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艾修煜

《奇葩说》正在播出第七季。作为初代网综,2014年《奇葩说》第一季开播,节目以一种全新的辩论形式出现在大众视野。“马晓康”(马东、高晓松、蔡康永)组合火花四溅,马薇薇、肖骁、姜思达、范湉湉等素人也凭借鲜明的个人风格和出色的表现迅速走红。首季节目,豆瓣评分至今高达9.0分,堪称网综翘楚。

然而,七岁,对于综艺这种娱乐快消品来说,着实算得上“高龄”。经历了新鲜感丧失、选手不和、明星辩手流失、赛制争议等问题,《奇葩说》也遭遇过口碑收视滑铁卢。“七年之痒”之际,这档自称“正经辩论节目”的高龄网综,正在努力出招,试图“逆龄回春”。

奇葩说网综排名(初代网综七岁了)(1)

【招数1】导师:话题女星成为金句制造机

《奇葩说》的导师团,是节目的吸引力源泉之一。

往届导师蔡康永、高晓松、张泉灵、罗振宇、李诞等人往往是与高学历、幕后制作人、投资大佬、知识付费等“高大上”关键词绑定的业界“大拿”。到了第六季,出身北大的经济学教授薛兆丰加入,更是给节目导师团增加了学究气质。

第七季的导师团加入了来自华东师范大学的哲学教授刘擎。然而,在节目中输出金句频率最高的人变成了——尽管演员业务能力屡遭差评,但凭借自黑、玩梗、“带货”和私生活,牢牢占据公众视线的话题女星杨幂。

事实上,在导师台上位居C位的杨幂也不负节目组厚望,“会说且能说”。

节目中,提到自己“人间清醒”的人设标签,杨幂回应“清醒的人都是在努力活着的人”。被问到是否把前任当人脉,她平静地回答“我才是那个人脉”,面对马东“如果前任把你当人脉,你会帮他吗”的追问,更霸气回答“不帮”。

“老奇葩”许吉如因上节目表现不佳而陷入抑郁,杨幂安慰道“极度的坦诚就是无坚不摧”。面对因负面评价而停工休息的臧鸿飞,“社交网站从不拉黑任何人”“从不关闭微博评论”的杨幂表示:“每一个想骂你的人,他都是你草船借来的箭,你就等东风一吹的时候,再说吧。”

除了金句频出,《奇葩说》中的杨幂还秉持了“杨怼怼”鲜明又犀利的评审态度。马东在节目中直言,不少选手对杨幂的印象是“不苟言笑,将‘黑脸’进行到底”。教授刘擎也表示:“杨幂打破了我对艺人的固有印象,我本来以为艺人不会那么直白地表达观点,但她非常犀利。”

奇葩说网综排名(初代网综七岁了)(2)

【招数2】选手:“有趣有料”比“奇葩”更重要

不可否认,从诞生以来,“奇葩选手”便是《奇葩说》的要素之一。包括肖骁、姜思达、范湉湉等在内的初代选手,大多带着特立独行的标签和“一言难尽”的造型,屡屡飙出“出格”“反常规”的犀利观点。

第七季自然也少不了“奇葩”的元素。“千人奇葩捞”海选环节中,多得是奇奇怪怪又可可爱爱的“奇葩”们,用傅首尔的话说就是可以“充分见识人类的多样性”。

然而,这个标签的重要性正在降低:在一口大碴子味儿东北话与标准英语间无缝切换的“东北英语姐”和将“Happy birthday to you”唱出了陕北民歌味儿的大蜜儿姨娘等人都属于昙花一现的节目配菜。“门神”傅首尔还因为放行了太多“奇葩”,而被马东叫进内场“训话”。

监制李楠楠表示,《奇葩说》对“奇葩”的定义不是“哗众取宠”,他们的衡量标准有二:“真实表达、有趣。”

既有奇葩属性,又有出色表达能力和对抗能力的有趣份子,成为节目组真正想要的人,比如,凭借“硬妇”一词征服了“门神”傅首尔,又用“硬汉”的标签征服了四位导师的青岛硬汉刘老师。

在此标准下,老熟人们也面临着更挑剔的审视。除了陈铭、颜如晶、黄执中、傅首尔这些具有绝对实力且经过N季考验的“老奇葩”,如赵英男、许吉如等熟面孔不仅没有任何优势,反而因为缺乏新招而落选。马东直言:“如果你只有那两三招,没有新东西,那么势必被淘汰。”

上季人气选手小黑在败给“新奇葩”程序员子寅后也感叹:“节目里,我们既没有老奇葩的光环,也没有对场子熟悉的优势,这宛如一个新生的舞台。”

【招数3】辩题:走亲民路线足够“接地气”

不再追求标新立异的,除了选手,还有节目组准备的辩题。

节目播出3期,不少观众发现,《奇葩说》第七季的辩题大走“接地气”路线。

“1V1砍半赛”中的第一道辩题是“在厕所隔间听到同事说我坏话,要不要大方走出来”;输出效果炸裂的冉高鸣和微表情研究学者姜振宇,探讨的是“很爱的另一半是个‘扶弟魔’,我要不要分手”。就连经济学教授薛兆丰与哲学教授刘擎下场辩论时,Battle的也仅仅是“哪个学科更好找对象”……

在往季节目中,将“爱与自由”挂在嘴边的陈铭,也从关心人类甚至是宇宙的“爱神”转变成一个倡导“知行合一”的父亲。曾经和哈佛学霸詹青云在“是否支持大脑一键共享知识技术”命题上,打得火花四射的他,面对“孩子做作业到半夜,家长该找老师理论吗?”的题目,输给了毫无婚育经验的颜如晶。

这种转变也是节目组出的“新招”。监制李楠楠表示:“现在大部分年轻人看待问题越来越轻松,越来越务实,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不是单纯的对抗,而是越来越开放。”因而在第七季更新题库时,节目组有了一个新的标准——为了更联结当下,会优先选择一些“只能在2020年讨论”的题目。

于是,《奇葩说7》的豆瓣评分在争议中开出了7.5分的评分。喜欢的人认为,“接地气”的辩题与普通人的生活切实相关,选手的观点能为遇到相关问题的人提供切实的参考和借鉴。

但不喜欢的人认为,这些辩题充满了日常生活里的鸡毛蒜皮甚至鸡零狗碎。娱评人耳尔便毫不客气地表示:“《奇葩说7》攒了一箩筐‘六便士’性质的辩题,导致节目内容缺少了‘仰望星空性质’的哲思,选手的辩论也流于‘耍嘴皮子图一乐呵’的浅表,失去了予人启迪的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