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第四十九卦:泽火革卦。

易经的智慧020(易经中的智慧人间道)(1)

豹变为虎之课

改旧从新之象

井之为用,在甘洁寒洌,如中有秽物,任其存之必败,清之必洁,此乃革之义,故井后,革为其序。此卦泽在上,火在下,乃水能灭火,火亦能涸水之象,人能外悦而内明,乃革之真义。

人间道

革:巳日乃孚,元亨利贞,悔亡。

革之道,在变其故旧,初始人必未能遽信,必俟至巳日乃人心信从。革之道在求变故后能亨通,但须诚正利于天下,乃能去故从新,不因有大变而生悔。

彖曰:革,水火相息,二女同居,其志不相得,曰革。

水火互息互滅,次女少女同居一室,其志不同,其所归各异,如革也,有生变异之象。

巳日乃孚,革而信之。文明以说,大亨以正,革而当,其悔乃亡。

革之虽变,始初不令人信,但如以正道,日久乃信。能明且悦,则能尽事之理,无事不察,人心和顺,必致大亨,此革之至当,必不生悔。

天地革而四时成,湯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时大矣哉!

天地有变革后,乃能生成四时寒暑,万物因其时节而生。王者之兴,能上顺天命,下应人心,改旧换新,得易之神,此革之时义大也。

象曰:泽中有火。革,君子以治历明时。

水火相消灭,为革道,除旧布新,君子观革之象,乃知推演历数,知日月星辰之变,以明四时之序,则终能合于天地。

初九:巩用黄牛之革。

变革之事为大事,必有时机,有人才,有其地位,谋虑而后动,则可无悔矣。猶如用黄牛之皮来拘束,但求自固而守,不求任意妄动之义。

象曰:巩用黄牛,不可以有为也。

初革之时,但求能自固守其位,不可妄求有功。

六二:巳日乃革之,征吉,无咎。

阴居阴位,乃得才适用之时,此際足以去天下之弊端乃上辅於君,行其正道而革之,吉而无灾也。

象曰:巳日革之,行有嘉也。

时至人信乃革之,动则有喜庆。如时至而不动,则必无济世之心,必因失时而生悔矣。

九三:征凶,贞厉。革言三就,有孚。

九三相位,居下卦之上,上有君,于此以阳刚之势而力革时,乃过于燥动,行之必有凶,但如慎戒敬惧,守贞正之道,知顺从公论,行革不为人疑出于私利,则吉,因众必孚服而顺。

象曰:革言三就,又何之矣。

革之道经再三察合,知顺乎天理,乃事之至当,何须再往呢?

九四:悔亡,有孚,改命,吉。

此即以刚处柔位,近君侧之人,刚柔互济,於革之时,行以至诚,致令上信下顺,其吉必矣。

象曰:改命之吉,信志也。

能改命致吉,必上下能顺从信服方成,因至诚感召也。

九五:大人虎变,未占有孚。

九五至尊之君,能以中正之道,居革之时,乃能力革之,其必昭著天下,不须占决,知其行为之至当,天下必信。

象曰:大人虎变,其文炳也。

事理之明如虎纹之明盛,则天下无不信服。

上六:君子豹变,小人革面,征凶,居贞吉。

革之终时,君子必从革后而大变,於至善,小人昏愚难变,即令心智未化,但其面已改,从上之教导。天下之事於始革必艰难,至革成,则患无法自守,故於此须戒之守贞坚志,则果必吉。

象曰:君子豹变,其文蔚也。小人革面,顺以从君也。

君子变革后,其更精进,如如文采之蔚盛。小人因於革,不敢为恶,唯外饰臣服,以从君道,此革道成功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