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禅是曹操的儿子,这一点网上有很多分析,感兴趣的读者自己可以查,我不再赘述,以免有抄袭之嫌,不好意思选择原创。我讲网上没有提到的,大家又不知道的。

刘禅是曹操的儿子,曹操是知道的,刘备也是知道的。曹操和刘备之间应该有个协定,那就是刘备护刘禅周全,曹操护刘备周全。这一点,有很多证据。

首先,曹操是欣赏刘备的,在青梅煮酒这个桥段里,曹操认为天下的英雄只有曹操和刘备而已。曹操相信刘备能够成大事,把自己的儿子托给一个能成大事的人,吃不了亏。

其次,曹操有很多杀掉刘备的机会,不仅前期刘备没成气候时随时可以,即使在刘备建立蜀国,最强盛时也可以,但曹操为何不动手,他想付出最小的代价,做收渔人之利而已,反正刘备所做的一切,都是他的儿子刘禅的。

再次,曹操其实暗中多次帮助刘备,曹操要真正对付的只是孙权而已。什么孙刘联盟,什么赤壁之战,都是曹刘合演的苦肉计,曹操觉得灭孙权,统一天下的时机还不成熟。所以多次表面上是在打击刘备,实际上是在打击孙权,帮助刘备,最终刘备能借荆州,进益州,都和曹操的暗中帮助有关。

刘禅是刘备的嗣子吗(刘禅是曹操之子)(1)

统一天下,曹操面临最大的敌人是孙权,刘备只是曹操对付孙权的一枚棋子,曹操用的是反间计

刘备帮曹操养儿子,还要把自己的江山传给曹操的儿子,虽有可能不是心甘情愿,但是是识实务之举。

刘备知道,自己虽有才华,但没有资本,刘皇叔这个名分,没有汉相曹操的认可和加持,如同废纸一张,曹操一直在帮刘备,甚至为此还帮关羽和张飞,没有曹操的斡旋,关羽根本就没有斩华雄扬名的机会,关羽成功,等于刘备成功。刘备在坐大的过程中,始终不能离开曹操的暗中帮助,而曹操也可以随时收回这种帮助,让刘备一无所有,甚至性命不保。曹操最大的敌人不是刘备,是孙权,同样,刘备最大的敌人也不是曹操,还是孙权。刘备只是曹操为了制衡孙权,统一天下布下的一枚棋子,而刘备不仅知道这一点,而且愿意当这枚棋子。青梅煮酒时说了啥,也许不是历史记载的那个样子,而是一个盟誓。刘备就是曹操的部下,是曹操统一天下布下的一枚棋子,曹操才是下大棋。而曹操的儿子阿斗,就是这个布局的信物。

刘禅是刘备的嗣子吗(刘禅是曹操之子)(2)

青梅煮酒究竟说了啥,也许就是曹操刘备君臣之间或者是都有统一天下宏愿英雄可惜英雄或者朋友之间有个约定

刘禅是曹操的儿子,刘禅自己知道,而且曹丕曹睿也知道,统一的大业一直在曹操的布局中延续,这一点也有很多证据。

刘备被孙权火烧连营,元气大伤,其实这个时候,曹魏只要一出兵,蜀国很有可能被灭,而这个伤元气,不是一时半会儿能恢复过来的,而且刘备作为外来政权,在蜀的地位一直不稳。曹魏伐蜀灭蜀一直都有机会,但是从曹操到曹丕再到曹叡,都是有实权的统治者,都没有伐蜀国的举动,哪怕诸葛亮多次挑衅,魏国只是象征性抵抗以下,相反,魏军主将司马懿有多次反攻的机会,包括诸葛亮死的那一次,都没有反攻,这未必如《三国演义》所说是司马懿老谋深算,而是君主们的授意,因为那时司马懿还没有成气候,君命不可违,他最主要的还是要保命。而曹操死时很可能将这个秘密和约定以及计划告诉了曹丕,而曹丕也告诉了曹睿。

同样,刘禅也是知道这个秘密的,诸葛亮生前,北伐的是诸葛亮,诸葛亮死后,北伐的是姜维,他是不愿意又没办法的,当北方政权兵临成都城时,他有反抗的资本,这时姜维不在城中,他可以做主,就投降了,反抗没有意义,儿子反抗父亲的政权,阻挠父亲的统一计划干什么。

而且,这个秘密司马家族可能也知道,邪恶无比的司马家族善待刘禅,肯定不会是因为刘禅此间乐,不思蜀这么简单,他们本来就是一伙的

刘禅是刘备的嗣子吗(刘禅是曹操之子)(3)

没有什么“此间乐,不思蜀”。他们本来就是一伙的,然后演了一出戏,阿斗是一个出色的演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