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经济网新闻背景:,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帮助别人被骗?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帮助别人被骗(别帮骗子骗自己了)

帮助别人被骗

来源:中国经济网

新闻背景:

“边刷视频边赚钱”“轻松日赚百元”……在部分短视频平台、网络社交平台上,我们经常能看见这样的广告语。但事实却并非如此。近日,据媒体报道,多款号称可以“刷视频赚钱”的App,实际上根本无法兑现。

看上去很美,实则是陷阱

现实中,一些平台通过设置提现额度等方式,变相抬高提现门槛、加大提现难度。这种情况下,消费者刷了视频却无法提现,相当于白白为平台“打工”。而平台只需投入少量的广告费,就能获取不少流量。

还有一些不法分子看到“刷视频赚钱”颇受消费者欢迎,也开始利用这种模式行骗。比如,某App宣称刷视频有“高回报率”,但用户下载后发现,每天能免费观看的视频数量有限,只有充值才能解锁更多权限,而充完钱后,App里的“账户余额”根本无法提现,向平台投诉也得不到反馈。由于不少人缺乏维权意识或者不清楚维权途径,即使被骗,也只能默默承受损失。

提醒消费者“天上不会掉馅饼”

网络空间的诱惑很多,网友们多学习些安全上网常识,多了解些骗局套路,才能增强自身辨识力,不断提高防范意识。对于这些披着美丽“画皮”的App,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守住安全底线。

对于各种来源不明的App,以及轻轻松松赚钱的说法,消费者要小心防范,涉及到充值或是个人隐私的,更是要谨慎对待。只有消费者自身重视网络安全防范,才有可能杜绝“赚钱套路”横行。

监管部门应联手进行全面治理

“刷视频赚钱”类广告在互联网上非常常见,这些宣传用语是否规范、会不会误导消费者、平台提现规则是否合理合法等,都应成为治理的重点。对那些设局骗钱的平台,应依法予以打击。这需要各地的市场监管、公安、网信等部门联手行动,进行全面治理。

最近媒体披露的一起案件显示,一名刷短视频赚红包的用户在提现遭拒后,将平台告上法庭,法院判决支持了该用户的提现请求,为妄图耍套路的平台“上了一课”。要发挥此类判例的教育警示作用,告诫平台必须诚实守信、合规经营。

(以上综合法治日报、南方网、红网)

V视角:

@乌不拉叽小猫咪:这种广告还到处都是。

@我们家6呢:别被套路了。

@财神麒麟er:我爸被忽悠得天天刷视频,说能赚钱。

@可Opalus:天上不会掉馅饼。

中国经济网编后语:

“刷视频赚钱”的套路由来已久,前车之鉴也不少,可仍挡不住有人前赴后继地“上当”。这凸显了治理的难度。监管部门应以问题为导向,开展常态化网络巡查,同时要畅通投诉举报渠道,以便及时依法整治。说一千道一万,“天上不会掉馅饼”,用户也要保持清醒,擦亮眼睛,避免贪小便宜吃大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