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东方还没有从地铁里出来,新天地作为消费中心的意思已经在地铁通道里显示了出来直接指向新天地方向的通道中已经开辟出了地下的商场,顺着走下去,不必走上地面就已经进入了新天地的氛围及至上到地面就会赫然看到不是很宽的便道上到处都是举着手机自拍的人,到处都是站定了说话而且说话的同时一定还要不时瞥一眼周围的行人的人这样的状态说明你已经身在某种不一样的人气景区氛围里了有意思的是,新天地商场和新天地商场外的街道氛围已经在很程度上分开,像一切线下实体店一样,这里的人气也远不及从前,可街道上的人流分明还是不少,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上海宝山天街附近的公园?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上海宝山天街附近的公园(新天地及其附近的公园)

上海宝山天街附近的公园

梁东方

还没有从地铁里出来,新天地作为消费中心的意思已经在地铁通道里显示了出来。直接指向新天地方向的通道中已经开辟出了地下的商场,顺着走下去,不必走上地面就已经进入了新天地的氛围。及至上到地面就会赫然看到不是很宽的便道上到处都是举着手机自拍的人,到处都是站定了说话而且说话的同时一定还要不时瞥一眼周围的行人的人。这样的状态说明你已经身在某种不一样的人气景区氛围里了。有意思的是,新天地商场和新天地商场外的街道氛围已经在很程度上分开,像一切线下实体店一样,这里的人气也远不及从前,可街道上的人流分明还是不少。

比如新天地的这条小小的步行街,到了晚上就会很热闹。这条步行街两侧都是饭馆,饭馆都是在街道上摆开桌椅,十二年前来的时候这样,十二年后再来的时候还是这样。不一样的只是十二年后应该不是同一批人在这里坐着了,但是现在坐着的人的举止表情与十二年前并无两样。女孩们的穿着可能有些变化,露腿露肩的原则不变的情况下,今年的流行似乎是日本女学生的装束,超短裙上面是白衬衫,白衬衫上有领带样的装饰,脚上是靴子,是半高的袜子;至于自我顾盼之间的姿态虽然一如既往,可是现在有了手机直播,不再是凭空的抑或只面对现场的可能观众了。

在这里一张挨着一张的桌边坐定了,面对桌子中间类似烛火的小灯,人们往往是吃完了也不走,对着两个空盘子一杯酒一味地坐着。不管菜单上的价格多么高,总之都是要点上一两道菜再加一杯酒的。商家和顾客互相都明白,来这里吃饭主要不是吃饭,是吃的氛围,是边吃边看,看街景,看街景中的行人,同时自己也被看,具有相当的展示与自我展示的平台功能。

所以,来这里的女孩一般都是25岁以下的身材苗条的、穿着暴露的,以自己傲人的身体炫耀于大庭广众之下下成为人们目光的追逐对象。这种追逐往往不是直接盯着看,而是不时瞟上一眼,再瞟上一眼,在这一瞟一瞟的过程中,互相都获得了相当程度的满足。这种满足的特点是越是满足越是不满,越是要更多的展示和更多的瞟一眼。这就是人们坐下就不想走的主要原因。所费饭资之中包含了这样登上这条人气旺盛的商业街平台的资格费。

这条街上也不都是饭馆,还有各种品牌店,品牌店里也总是有些人,比别的地段的品牌店要更有人气。吃喝之余来此购物消费也是全部时尚之中的题内之义。商业化资本化的运作会将人性的特点和弱点都缜密地考虑在内,摸索出最适合的方式来吸引人、诱惑人,尤其是特定的人,让他们在自我满足于自我实现的舒适里完成消费。这其实一点也不新鲜,只是在这片堪称神奇的区域里显得特别明确而已。

有些人大概是看透了这一点,既来参与这里人气旺盛的好状态,又不去坐到餐桌前,而是选择街口树下的长椅和圆形石礅,坐定了待上很久。他们吹着夜晚柔和的风,听着树叶的哗哗声,沐浴着周围大楼上那些直通天空的密集而均匀的灯光的无限辉映。

至于再向前走,走到即便是夜里也拉着路障遍布保安的著名红墙建筑景点,则立刻就气氛一变,少有人敢于移步其间了。数量已经很少的外地游客怯生生地走到跟前,问那两边各自站立的制服保安,可以走吗?虽然得到了肯定回答,可终究还是有一种明明是不让走的气势。好在,旁边还有一片水域,水域后面是可以坐在树下回望这一切的太平桥公园,那里行走着的人们是轻松的。

太平桥公园很小,因为地处城市的一个中心位置而显得弥足珍贵。在这里你可以不消费,你可以环顾四周高高的楼宇之中这一片小小的井底式的所在。在高楼大厦的时代里,这一片平房建筑、这一带水域林地,算是寸土寸金里的一点点异数,从地理风貌上说其特殊性是鲜明的,与历史的传统结合以后,就决定了人们趋之若鹜,以之为时尚的舞台。这是一座特大城市必然会有的一个约定俗成的时尚中心,一个观察哨,一个金钱表演场地,一个荷尔蒙行走舞台。

这一带被密集的高楼和纵横的街道以及高架桥反复分割着的街区之间,还有一片片互相没有连接在一起的绿地,有延中广场绿地,有淮海公园,有春夏秋冬园。

延中广场绿地面积不大,树木蓊郁,在绿色的松树樟树之间有青青的草地和红色的塑胶小路,还有成排的座椅,除了偶尔会有便衣保安近乎愤怒地让踩到了草地拍照的人“出来”的吼声之外,一片安静。

说一片安静是忽略了延中高架路上持续地车辆轰鸣说的,因为那个轰鸣声不舍昼夜永远都在响,所以反而成了一种可以忽略不计的环境音,在这里待上一会儿你就会自动地认定那不过是时间本身的声响。

不管怎么说,在寸土寸金的城市核心地带,还能维持这样树大林深之状的公共绿地,已经是难能可贵。虽然和一些世界名城柏林城中心的森林相比还嫌面积太小,但在国内城市里也算是出类拔萃之属了。

距此不远的另外一片绿地是淮海公园。淮海公园开辟出了一片街边游园,游园中以法桐树林为核心,两个路口各有一组显示现代生活场景的雕塑,为一成不变的街道增加了变化,提供了一处可以歇脚之地,同时也就让淮海公园显得更小了。

小小的公园里那一片结满了橘子的果树林和高大的樟树林相比,还是樟树林更有魅力一些。人们对果实有点熟视无睹,还是更喜欢置身于浓阴匝地的气氛之中。本地树种的樟树非常合适本地气候,其树荫也正好遮挡本地的阳光。每棵树周围都有四个方向的双人长椅,双人长椅因为树根拱起了地皮而随着有了一定的倾斜,坐上去饶有其趣。中午的时候正有周围写字楼上的年轻人成群结队地穿过,从一个门进来从另一个门出去,一点也不在乎需要在门口扫描场所吗的麻烦。其中有的人会在门口的米粉店买一盒炒米饭端着回到树荫下来吃,有的则会去固定的小饭馆。这是上午的节奏紧张与下午的节奏紧张之间的一个舒缓的段落,是人们可以很自我地吃着饭看看手机的自由时光。

在走上过街桥之前,街边的半圆形的长椅上坐满了人。因为周围都是高楼,这里恰巧形成了一处气流挤压之下的风口,每个坐在这里的人的发梢都在飞舞。后来才知道,他们不是贪凉,也不只是追求风儿吹动了自己的发梢的浪漫,而主要是因为在风里坐着没有蚊子咬。这是只有深知本年底每一个角落的特点的人才会有的选择,作为外来的观看者,还是要以尽量多走多看为原则的。

被延中高架枢纽隔离在马路另一边的春夏秋冬园,充满了设计感。以每一个季节命名的小块绿地都有属于那个季节的乔木、灌木和花草,几何格式的排列中还穿插着具有按摩脚底功能的鹅卵石小路,第一次脱鞋走上去的人会意外地发现自己的脚居然很难抵御看上去圆润的鹅卵石的触压,龇牙咧嘴之余不由得就会轻手轻脚地走出些奇奇怪怪的姿势来,坚持了一会儿,终于踩到了平地上,血液回流,那种舒适感会让人不知不觉地就上了瘾。

而针对听觉、嗅觉、触觉设计的另外几个区域与这春夏秋冬园之间,则是一头很窄一头很宽的放射状的笔直大路,大路两侧是高高的水杉,道路正中则是铺地的小红花。这条自带透视感的笔直放射路的宽端,是整个园林的核心广场,核心广场最高处是一圈遍布长椅的弧形堤。弧形堤上有开着白花的葱兰,也有高耸入云的大叶杨。植被的丰富茂盛是南方园林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优势,所有人工的园林之中,即便最初是有意栽种的植被也都会在日复一日的生长中逐渐被大自然所接手,按照本地季节和物候的规律,给予他们天然去雕饰的无穷细节。

再次跨过延中高架枢纽的天桥,偶尔之中又发现了另外一块被称为音乐绿地的所在,是一片孩子们放学以后暂时不回家,冲进去玩耍玩耍的地方。家长在孩子们当成滑梯的无障碍残疾车倾斜通道周围看着自己戴着红领巾的孩子欢天喜地的奔跑追逐,手里拎着他们的大书包,沐浴着倾斜的夕阳,准备着结束这又一天里的生活。

实际上,穿过这小街,再走不远就又会到达人民广场那样大面积的绿地了。只不过那似乎不是本地居住者经常光顾的地方,他们要的是就在家门口的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