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李俐

7月13日晚,国家大剧院原创话剧《冬日1948》开启了第三轮热演。该剧以新中国成立前夕——1948年冬季为时代背景,在大量历史素材基础上进行艺术再创作。著名演员吴京安、洪涛、宗平、尹诗先、刘大为携手柳文伊等国家大剧院戏剧演员队演员,在全金属框架式舞台再现战争场面,热血演绎英雄群像。

史诗级话剧大全(热血高燃的战争大戏)(1)

牛小北 摄

1948年冬,江淮大地上,一场决定中国命运的大决战即将上演。由吴京安饰演的张禹峰,是“西北军四虎”之一,他与马泽安、郑一虎、周克仁率领部众,二十余年间同生共死。他们曾一道参加北伐,也曾在长城抗战中组建大刀队与日军血战。可在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上,兄弟四人却产生分歧,渐行渐远。张禹峰于延安接受革命的洗礼,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潜伏在西北军中,积极策动起义。

吴京安、洪涛、宗平、尹诗先在剧中分饰性格迥异的四兄弟。从一腔热血推翻帝制的革命青年,到“真刀真枪”抵御日寇的抗日英雄,再到西北军中貌合神离的高级将领,四位演员在舞台上切换自如,完成了二十年的时间跨度转换。刘大为在剧中出演赵梦生一角,将青年时期义勇军的血性和成长为共产党人后的凛然大义演绎得淋漓尽致。柳文伊饰演的韩晓玉一角,则给舞台加入一抹柔情的亮色。

史诗级话剧大全(热血高燃的战争大戏)(2)

牛小北 摄

作为一部军事题材作品,话剧《冬日1948》的舞台凸显金属质感的硬核气质。十几块机械起降平台宛若“金属魔方”,纵横交错、上下翻转,让观众切身感受到金属与金属的撞击,身临其境般感受战争的惨烈。随着“金属魔方”的翻转,舞台场景也自由切换,从紫禁皇城到月下长城,从烽烟战场到军部营地,从淮海平原到延安高岭,演员们“移步换景”,最大程度实现舞台的多种可能性。舞台装置升降起伏的设计,也和剧中人物命运起伏相契合,星移斗转间预告一个旧时代的完结,一个崭新中国的崛起。

“这是一个从旧时代土崩瓦解,讲到新中国冉冉升起的故事。在冬日里煎熬,在风雪中迷茫,在解冻时苏醒,在春光里走向新生。回望1948那段铁血岁月里的生死抉择,缅怀先烈,致敬英雄!”该剧导演宫晓东坦言,话剧《冬日1948》有着如今舞台上难能可贵的硬汉气质。吴京安也表示,出演这部军旅题材大戏,全组上下都自带一种军人的作风:“剧组上下不畏辛苦敢拼敢干,恪尽职守倾尽全力,就为能真正做到讲好中国故事,用全身心拥抱舞台。”

在话剧《冬日1948》首轮演出时,濮存昕就评价该剧:“主题事件史诗而宏大,又很散文诗化,舞台变化复杂,演法可以天马行空,主演们与国家大剧院戏剧演员队为代表的青年演员们都很投入!”经过三轮的细琢打磨,话剧《冬日1948》精益求精,等待观众的检验。据悉,话剧《冬日1948》本轮演出将持续至7月2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