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日报 记者/陈洲平 通讯员/阳童 龙琦源

10月28日早上,断断续续下了一晚的雨终于停了,太阳从云层里探出头来,驱散了笼罩在茶陵县腰潞镇潞理村上的薄雾,一眼望去,不远的天子山清晰可见。

香芋哪种好吃(小香芋缘何俏四方)(1)

香芋种植基地。 刘珍 供图

今年60多岁的颜入社扛着锄头,和村民们不约而同地走向田野,去挖芋头。“前天,长沙一个加工商来电订购100吨。昨天,又有一个广西老板订了100吨,趁着天气晴好,多挖点!”因为香芋畅销,颜入社黝黑的脸上泛着红光,繁重的劳动也挡不住他轻快的语调。

潞理香芋,虽然种植才5年,但如今成了“明星产品”,在广东、广西等地与“荔浦芋头”齐名,还一度出口越南等国。

作家冰心写过: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其实,潞理香芋产业并非一帆风顺,也遭受过挫折,但发展的脚步从来没有停过,一直在探索前行,力求走得更远。

萌芽:告别“黑金”,种下“土黄金”

潞理村由田土村和元王村合并而成,曾因出产煤矿和铁矿而闻名,早年,矿场和矿石加工厂有10多个。矿产冶炼,致使村里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天空常年灰蒙蒙的,小溪的水被染成了锈红色,空气中弥漫着呛人气味。

当时两村共有耕地1400余亩,大多村民无心农事,从事与矿产相关的工作,加上水质不好,好多农田被抛荒。后来,矿产资源的枯竭和环境的污染,引起了政府部门的关注。2013年,茶陵县推进环境治理,整顿关停矿产冶炼企业,村民们断了“财路”,许多人外出务工,到2015年合并后,留下的尽是老弱病残,贫困户有134户。

断了“财路”,就得找新出路。两村合并后,产生了能力较强的村支两委干部,在外经商多年的谭运华被选为潞理村党总支书记。

要想改变落后面貌,发展新产业才是出路,这就成了潞理村的头等大事。

心动不如行动。2016年,谭运华等人外出考察,认识了广州江南果菜批发市场(下称广州江南市场)的一个经销商,并邀他来潞理考察。考察后,该经销商发现潞理村土壤、气候,适合种植香芋,尤其是环境治理后,水质变清,有利于提升香芋品质。基于此,谭运华多次召集村干部、村民代表开会商讨后,决定把种植香芋作为潞理村脱贫攻坚的突破口。

然而两村刚合并,集体经济薄弱,种植香芋,急需启动资金,钱从何来?2017年,谭运华利用个人资产在银行抵押贷款100万元,成立湖南西华种养农业合作社(下称西华合作社),从福建引进香芋品种,由合作社牵头摸索种植香芋200余亩,当年亩产香芋1500公斤,实现产值140余万元,不仅还清了银行贷款,还购买了3台大型农用机械,合作社账户还有盈利。

“告别‘黑金’,在青山绿水里种下‘土黄金’,这生态饭吃得更香更持久!”曾靠着煤矿谋生的颜入社说。

壮大:扩种拓市场,变招育品牌

香芋哪种好吃(小香芋缘何俏四方)(2)

村民打包香芋准备装车。 刘珍 供图

2017年,尝到甜头后,潞理村决定采取“合作社 种植大户 贫困户 集体”的模式,扩大香芋种植规模,第二年面积达800亩,发展种植大户15户,实现全村贫困户和农户全覆盖。

“香芋不到一个月就销完了,一些广东老板说我们的香芋比福建的好,想与我们合作。”负责销售的陈和勇说,从2018年起,该经销商与西华合作社签订香芋销售协议。

销路稳定了,扩产随之而来。由于香芋种植田地需要轮作,2018年,潞理村开始在其他乡镇、村流转土地种植香芋,至2019年面积扩至1000余亩,覆盖4个乡镇12个村。

初露头角的潞理香芋引起了腰潞镇政府的关注。“香芋产业虽小,但来势不错,得大力支持!”镇里将香芋产业作为重点扶持产业,从资金、招工、销售等方面给予帮扶,并协调县农业部门提供技术指导。

2019年,在业务洽谈中,陈和勇发现不少广西、福建等地的香芋加工商,均以高价从广州江南市场采购香芋。

“批发商以3元每公斤左右收购香芋,转手卖出去,就加价0.2元。若跳过批发商,合作社的香芋售价岂不更高吗?”陈和勇多次反思着。

当然这样做,得有底气,既要品质好,又是品牌货。西华合作社后来在香芋包装袋上,直接印上合作社名称和联系方式,借此扩大潞理香芋的影响力。

此招果然见效,从2019年10月起,不少香芋加工商慕名前来,纷纷下单,潞理香芋超4成被预订。从此,信心大涨,到2020年,西华合作社的香芋种植面积达2500余亩。

随着香芋产业的红火,潞理村集体经济实现了零的突破,2020年达50余万元。村里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修了马路凉亭,装了太阳能路灯,建设了沿河风光带和体育广场……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变化的不只是村貌,还有民风。自种香芋起,潞理村提供的就业岗位不断增多,常年用工有50余人,高峰期用工近200人,2019年发放工资300余万元。因为种香芋有钱赚,村民们心往一处想,大家关注的是产业发展,村民们和谐相处,扯皮打架的事少了,村里闲坐在家、聚众打牌的现象不见了。潞理村先后获得“株洲市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株洲市文明村镇”等荣誉。

升级:如何强产业,多方来献策

任何产业的成长都要经受市场考验。谁料2020年扩种,竟遭遇“寒流”!

受疫情影响,广州江南大市场的香芋积压,导致价格暴跌,每公斤仅1.5元左右。

香芋从10月中旬开始产出,边挖边销,大约持续一个月左右。一旦销售不畅,只能“贱卖”,因为时间越靠后,用工紧张,难以请人,成本还会增加。

痛定思痛后,2021年,潞理村决定收缩“战线”,种植面积控制在1100余亩,同时加强技能培训和田间管护,确保香芋的品相品质。

令人欣慰的是,今年上半年雨水较多,各地香芋减产,价格上涨。从10月18日起,不少商家给西华合作社下单,2000余吨香芋还没出土,几乎被预订一空,价格涨到每公斤4.3元左右。

“潞理香芋口感好、品质高,这次先预定100吨。”10月27日,从桂林赶来的香芋加工商管军军说,听说潞理香芋开挖了就马不停蹄赶来,怕来晚了没货。

虽然今年香芋迎来牛市,但腰潞镇党委副书记吴金泰却眉头紧锁。“今年香芋畅销有一定的运气成分,其实潞理香芋产业的市场风险抵抗力还不高,品牌也不响,仍然受人工和市场制约。”吴金泰说。

如何让香芋产业做强做大,潞理村一直在思索,社会各界也献计献策。

“农业不加工,等于一场空。”潞理村能否延伸产业链,发展香芋加工,或就近供给位于茶陵经开区的食品加工企业,发展订单农业。

用工方面,能否借鉴严塘镇黄塘村的模式,由镇人民政府、村集体牵头组建劳务公司,吸收本镇及周边乡镇的闲置劳动力参加,解决“用工难”问题。

培育品牌方面,相关部门能否帮扶潞理香芋注册商品,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或纳入“湘赣红”区域品牌。

……

审视潞理香芋的发展历程,翻看潞理香芋的发展规划,加上潞理人那种不等不靠、勇闯市场、不怕挫折的那股拼劲,我们相信潞理香芋产业将来会更红火!

记者手记

乡村振兴 需要众人“添柴”

尹二荣

历时5年不懈探索,收获过成功,也遭遇过挫折,但潞理人终于找到了一条乡村振兴的新路径——发展香芋产业。如今,香芋供不应求,村民发家致富,村貌焕然一新。聊起潞理村这些年的欣喜变化,人们的感慨蛮多。

俗话说,大雁群飞靠头雁,一个乡村的发展离不开村支两委。说起潞理香芋,人们会不约而同地想起时任党总支书记谭运华,考察市场、流转土地、种植培训……都离不开他和村支两委干部的辛勤付出,尤其是村里成立合作社没有启动资金,他拿出自己的存折去银行抵押贷款。若没有他们的担当,潞理香芋就没有今日的荣光。当前,党中央提出了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实施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这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只有配备能力强、有担当的人进入基层领导班子,让他们干事创业,乡村振兴就越有希望。

当时的潞理村资源枯竭,没有产业,发展面临着转型。在外闯荡多年的谭运华带领村支两委,把发展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头等大事来抓,发现本地土壤适合香芋生长,村里开会决定发展香芋种植,结果一炮打响。乡村振兴,关键在产业振兴。发展产业,各级党委政府要科学引导,不能搞一刀切,各村不要盲目跟风,否则,既不能振兴乡村,还会造成农产品滞销,使农民利益受损。

当前,我市正围绕“聚焦、裂变、创新、升级、品牌”方针努力打造先进制造业高地。其实,实施乡村振兴,发展农业产业,也可以借鉴“工业思维”。潞理香芋的市场开拓、品牌培育……也在某种程度上印证了这种思维。产业发展并非一早一夕的事,需要久久为功,尤其是当前潞理香芋产业发展面临着一些不足,还需要众人“添柴”。

来源:株洲日报

审核:罗小玲

编辑:陈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