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合线在手术中看似毫不起眼,往往容易被大家忽视殊不知,手术缝合线选用得恰当与否,对手术的愈后有很大的影响,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康复英雄事迹?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康复英雄事迹(伤口愈合就功成身退的无名英雄)

康复英雄事迹

缝合线在手术中看似毫不起眼,往往容易被大家忽视。殊不知,手术缝合线选用得恰当与否,对手术的愈后有很大的影响。

那么缝合线是如何在伤口愈合中起作用的呢?

伤口愈合的过程

图:《外科小手术》. P53

缝合的意义在于对抗切口张力,维持切口表面贴合,促进组织的愈合。当切口愈合到能够自身对抗张力,缝合材料便可以功成身退了。

面对复杂多样的伤口情况,缝合线也逐渐发展出了丰富多样的种类。缝合线一般分为可吸收/不可吸收两大类。此外,根据编织工艺不同还能分为多股(又称编织、复丝)/单股(又称非编织、单丝)缝合线。选用缝合线最基本的原则为:尽量使用细而拉力大、对组织反应最小的缝合线。

不同的缝合线在伤口愈合中,又有什么不一样呢?

(1)可吸收缝合线VS不可吸收缝合线

不可吸收缝合线无法被身体吸收溶解。拆线前,不可吸收缝合线在伤口处需保持固定,待伤口自身愈合程度足以承受张力,则可将其拆除,即剪断留在创口表面的缝合线,通过牵拉,把皮肤中的缝合线抽出来,视情况清创,余下伤口继续自行愈合。通常情况下,不可吸收缝合线的组织反应较小,只要拆除及时,留下的瘢痕较小较浅。

可吸收缝合线能被人体降解吸收,因此一般不需要另外进行拆线。创口两侧表面的组织愈合和缝合线在体内被分解两件事同时发生,直至分别完成。但可吸收缝合线,尤其是天然材料的可吸收缝合线,往往容易引起较大的组织反应。此外由于可吸收缝合线被吸收的速度往往慢于组织愈合的速度,在缝合组织基本愈合之后,残余的缝合线仍在继续降解吸收,这个过程中还会持续地刺激机体产生组织反应,最终留下较重瘢痕。

(2)单股缝合线VS多股缝合线

*图片仅为示意

单股缝合线在血管和微血管手术中很受青睐,优点在于通过组织时阻力较低,更容易贴合,自身没有缝隙不易隐藏细菌;不足之处是相对而言比较容易断裂以及不易打结。

对单股缝合线进行切割,使其表面产生均匀的倒刺,就成了所谓的“倒刺线”,又叫免打结线。倒刺线依靠倒刺固定,可以有效防止组织滑动,不需要另外打结,方便牢靠,可减少手术时间。

*图片仅为示意

多股缝合线又被称为编织缝合线,由几缕纤细的缝合线绞合在一起组成。编织线通常比单股线更易打结,抗张力强度也更高。

但多股缝合线在于多股材料间存有小间隙,给了细菌潜伏的空间,因此引发感染的概率更高,目前主要通过在缝合线表面增加涂层来抗菌。

结语

使用哪种缝合线,通常由医生来决定。了解不同缝合线之间的差异,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并配合医生做好术前沟通和术后护理,从而更利于伤口恢复。除了医用缝合线外,还有医用黏合剂、钉皮机等工具,为固定伤口皮肤提供了更丰富的选择。

参考文献

1.郑彦云.医疗器械概论(第二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2.Helen Mohan[爱尔兰],Des Winter[爱尔兰],盛源,董雄伟(译).外科小手术[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