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潘锦 通讯员 徐敏 长沙报道

在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说起陶艳,师生们都赞不绝口。

陶艳毕业于大连交通大学,曾在中国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从事研发设计工作近6年,在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深耕职业教育15年,扎根轨道交通类专业建设、课程教学一线,坚持爱心化人,耐心树人,匠心育人(“三心”育人),先后获得全国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教师、湖南省优秀教师、湖南省芙蓉教学名师、全国交通运输职业教育教学名师、株洲市核心专家、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以及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等3项国家级奖励、湖南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等13项省级教育教学奖励。

陶艳波讲座(教师风采陶艳)(1)

陶艳获湖南省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这一张张荣誉证书,不仅见证了她从一名企业研发工程师到职业教育教学名师的华丽转身,也为她在职教领域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不忘初心 不辱使命

“教师是一份光荣而神圣的职业,我儿时的梦想就是当一名教师。”从企业到高校,陶艳追随自己的初心,义无反顾地放弃了收入颇丰的企业工作,申请调入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从零开始,当一名人民教师。

为了上好一堂45分钟的课,她课前会花上一整天甚至更多的时间查找大量的专业资料和素材,制作内容丰富、直观生动的PPT课件;她会自学视频剪辑软件,制作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微课;她会虚心向同行请教,设计有趣的教学活动,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撰写条理清晰、内容详实的教案;她会利用自身的企业工作经验和企业资源,自主设计制作大量寓教于乐的小游戏程序以及小型实验装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快乐学习。

她会把开场白和上课的每一句话都写进讲稿里,背下来,再口语化。她是同事口中“理想主义的老师”,她是学生口中“课堂上没有一句废话的老师”。不仅如此,她还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专业课堂,润物无声。她在课堂上不仅讲高速动车组的设备,还会讲中国高铁走出国门的历程;不仅讲地铁规范化操作的方法,还会讲“手柄轻四两,责任重千斤”的安全和使命担当;不仅讲列车调试的标准,还会要求学生精益求精,将参数调整到最佳标准……不少学生都说:“陶老师的课,让我们不仅学会了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学会了做人的道理、做事的方法。”

她把学生难以学、不想学的课,变成了学生最喜欢的课、湖南省名师课堂、湖南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 她设计制作的微课,获得湖南省微课比赛一等奖;她采用基于空间的教学方式教学获得湖南省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

作为国家级教学创新团队的主要成员,陶艳率先开展工学结合的课程教学改革。她主持建设了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湖南省精品在线课程、湖南省名师课堂,以及1门湖南省示范特色专业优质核心课程;她独立和牵头参加各级教学能力竞赛,获得国家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省级一等奖6项、二等奖2项;她指导学生参加湖南省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获一等奖1项,指导学生参加全国交通运输行业轨道列车司机职业技能大赛、全国职业院校轨道车辆控制技能大赛,获得二等奖2项。

产教融合 科研领先

陶艳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先后主持湖南省自科基金课题《城轨牵引供电系统动态潮流分析及仿真研究》、湖南省“十二五”教育规划课题《基于ARCS动机模型的产品导向型微课标准开发研究》等6项省级课题和项目;以第一发明人获得《模拟电网装置》等5项国家专利授权……

她受广铁集团、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等63个企业、院校、行政单位邀请,开展技术技能、专业建设及教师教学能力培训2万余人次,被聘为中国第一届职业技能竞赛轨道车辆技术赛项的裁判、株洲市职业教育讲师团轨道电气装置组的组长、轨道车辆机械维护“1 X”证书专家组专家,并被株洲长河电力机车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聘为技术顾问。

陶艳波讲座(教师风采陶艳)(2)

陶艳指导学生进行地铁驾驶训练。

她于2014年入选株洲市首批核心专家,她在企业成立的“陶艳名师工作室”被评为湖南省“双师型”名师工作室。

精益求精 匠心育人

2016年毕业的学生刘理,现在是广州动车段的一名动车组机械师,也是广州铁路集团技术能手、劳动模范。他说他现在的成绩,得益于大学期间的专业导师——陶艳老师。

他记忆最为深刻的还是在陶艳的指导下参加全国轨道车辆控制技能大赛,陶艳的严格要求和精益求精一度让他觉得难以接受。竞赛中有一项任务是地铁列车对标停车。竞赛方案中对于停车只有一项要求就是停车误差不超过正负30厘米。当刘理好不容易练习到符合标准时,陶艳却提出了更高要求,停车误差不超过正负20厘米。刘理不理解,陶艳耐心解释:“人工对标停车有一定的不稳定性,只有把误差缩小,精度提高,才会相对更加稳定!”

刘理继续训练,好不容易符合了高标准,陶艳又提出“三个不允许”的苛刻要求:“对标停车时列车牵引手柄不允许二次牵引,不允许二次回零,不允许施加快速制动。”刘理当场崩溃,他觉得比赛方案中没有要求,完全没有必要,也几乎不可能做到。但是陶艳很坚持,她说这才能真正体现一个司机的技能水平,在企业职工技能比武时,也是这么要求的。

陶艳这种不断挑战自我,追求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影响了刘理的整个学生和职业生涯。毕业后5年时间,他就快速成长为了高铁工匠。

多年来,陶艳践行着“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标准,是一名有着深厚职教情怀和突出贡献的优秀职教园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