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注一掷这个成语故事出自于《宋史·寇准传》:“博者输钱欲尽,乃罄所有出之,谓之孤注。”

孤注一掷,比喻在危急的时候用尽所有力量作最后一次冒险。

在宋朝时期,公元1002年秋,契丹军队大举侵略,侵略军已经到达了今河南濮阳,离首都开封只有三百多里地了。宋朝的部队节节失利,如潮水一般的溃败了。

告急文书一封接一封地被送到首都开封。 寇准是当时主管国防事务的宰相,他收到告急文书后压在他哪里不发,像没有事情一样从容镇定,满意半点慌乱的样子。

皇帝宋真宗赵恒知道后非常愤怒,就质问寇准说:“寇爱卿啊!边境的军情这么急迫,你为什么知情不报?” 寇准嘿嘿一笑后对真宗说:“请陛下息怒!歼灭契丹部队的作战计划早就制订完毕了,我恭请陛下亲征御驾,敌人肯定会不战而逃。”  到了腊月,皇帝率领文武百官亲征澶州 ,宋朝部队驻扎到澶州后,寇准号令军队扎营休息,以逸待劳,静待战机。几天后契丹部队前来攻城,待到敌人久攻不下士气衰竭的时候,寇准下令出击,一举打败了契丹的侵略部队。此战以后,皇帝宋真宗对寇准更加器重了。  奸臣王钦若嫉妒寇准的能力和功劳,就在皇帝面前诬陷寇准是:孤注一掷,说寇准再三要陛下亲征是拿皇帝的命在开玩笑。宋真宗听信了奸臣王钦若谗言后,就把寇准的宰相职务给撤了。

孤注一掷打一动物(成语故事289孤注一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