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光绪十九年修建铁路(一条拖垮清王朝的铁路)(1)

文 | 贺之见

老成渝铁路,事实上是清末提出的“川汉铁路”一部分。

(一)清朝末年川汉铁路已动工建设

1903年四川总督锡良上奏朝廷,请求自设川汉铁路,用铁路将四川连接至全国铁路网,解决“蜀道难”,川货难以外运的困境。清廷批准后,官方创办的川汉铁路公司1904年在成都成立。

经张之洞与锡良商议,决定川汉铁路走向为成都、重庆、夔府(奉节)、巫山、宜昌、荆门、广水驿接京汉大干路。

清光绪十九年修建铁路(一条拖垮清王朝的铁路)(2)

▲清末修建的川汉铁路宜万段局部,现仍存部分遗迹

1908年詹天佑出任川汉铁路总工程师后,决定先修建川汉铁路宜(昌)万(县)段。

先动工修建宜昌至万县段,即可避峡江覆溺,商货流通,轨道材料也便于运输。

次年,川汉铁路开工建设,可还没干几年,就因1911年5月保路运动迫使工程不得不中止。

彼时,已建成宜万段三分之一的工程,修好铁路60余公里,其中仅有17.3公里已通行。

可惜。

本来三峡地区应是全四川最早拥有铁路的,结果这一耽误,一百年后的今天,三峡地区依然未有一寸铁路。

清光绪十九年修建铁路(一条拖垮清王朝的铁路)(3)

▲清末修建的川汉铁路张家口车站现状(有修缮) 图/网络

中止修建铁路的原因,得从开始讲起。

修建宜万段时,因经费紧张,锡良决定川汉铁路发型股票募集民间资本,普通民众以“粮赋”、“租股”入股,这一举措导致川汉铁路公司股东众多,几乎四川7000万人都是“股东”。

在邮传大臣盛宣怀的运作下,清廷决定实行“铁路干线国有政策”,将川汉、粤汉铁路收为“国有”,再借外债修筑铁路。以现在眼光看,这样的做法无可厚非,民间筹集的资金始终无法满足修建铁路所需,为早日建设铁路,换个方式提供资金亦可。

但这事儿惹恼了民众。

一是彼时民族情绪高涨,常年受国外列强欺负,怎会拱手让外资修建铁路呢?

二是清廷的骚操作,铁路收归国有,与民争利,却不退还先前7000万股东的民间资本投入,这TM不是找死?

清光绪十九年修建铁路(一条拖垮清王朝的铁路)(4)

▲川汉铁路遗址 图/网络

于是,1911年,四川轰轰烈烈保路运动兴起,示威游行,时任四川总督号称“赵屠夫”的赵尔丰,实行一贯的高压政策,直接向示威人群开枪,造成“成都血案”。这一下,群情激愤!参与保路运动之人越来越多,各地纷纷起义,四川无法应付,急忙调入湖北、广东等地新军协助四川剿抚。

湖北军队调走,导致武昌城内空虚,革命党人在此成功发动武昌起义,成为辛亥革命开端,几个月时间即推翻了清政府。

这一切的开端,仿佛只是修建川汉铁路。

清光绪十九年修建铁路(一条拖垮清王朝的铁路)(5)

▲重庆南站 图/《重走成渝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