釉里红瓷真品特征(陶瓷中的贵族釉里红)(1)

元末明初釉里红瓷片

釉里红瓷是以氧化铜着色后烧制而成的。因为烧制难度大、成品率低、传世较少,可谓凤毛麟角,价位居高不下。元釉里红瓷如何鉴定,中国古玩收藏鉴赏研究会会长卢鹤寿在此为读者支四招:

一、器型:和同时期的青花相比,元代釉里红瓷器种类比青花少得多,而所见器型都是至正型青花造型,有罐、瓶、壶、高足转杯等。元代釉里红有两种类型:一为大气古朴的器物,直口圆肩,鼓腹下斜收,近底外扬,浅圈足;另一为外销瓷,器型较小,有圆罐、方罐、瓜棱罐。

釉里红瓷真品特征(陶瓷中的贵族釉里红)(2)

三、釉色:元代釉里红为两种,一为淡青白色或灰白色,釉面平整,釉色莹润光洁,有玻璃质感,成色鲜艳,纹饰清晰。二为成色不稳,显现浅红、深红夹杂灰色,花纹晕散飞红。这是当时对铜彩料的烧成气温不能有效控制所致。

釉里红瓷真品特征(陶瓷中的贵族釉里红)(3)

元釉里红晕散效果

四、纹饰:元釉里红绘法有三种:线绘、拔白、涂绘。元早期采用涂抹方法,或在胎上刻画纹饰后再做填红,形成红底白花;或在刻画的纹饰上填红,形成白底红花。纹饰题材丰富,有植物、动物和人物故事等。元后期作品多为线描纹饰釉里红,技法单一,勾勒加简单点染。

釉里红瓷真品特征(陶瓷中的贵族釉里红)(4)

特别提醒广大收藏爱好者,元釉里红瓷至今尚未发现有款识作品,有大元某年制款识的均属伪造。

近年来,釉里红在国际拍卖价格扶摇直上。

1986年1件明洪武釉里红牡丹莲花纹大盘在香港以940万港元为日本人拍走,据专家估计,此品当今若再上市拍卖,价位当在2000万港元以上!

1989年,一件洪武釉里红牡丹菊花大碗更以2035万港元的创世界纪录价位在港拍卖成交。这一价位不仅是釉里红瓷品和明瓷拍卖之最,也是中国文物艺术品在国际拍卖市场上所创高价位纪录之一。

至今,明代釉里红瓷品在国际拍卖市场的高价位一直保持稳定状态,几乎每件明釉里红瓷品,都能在拍卖市场上以不低于百万港元的价位成交!影响所及,清初釉里红瓷品,在拍卖市场上价位也直追明瓷。历史上只有三个时期充分烧造过:元代、永宣时期、康乾盛世,其他时期非常罕见。

花釉里红部分拍卖成交记录:

清乾隆 青花釉里红海水龙纹抱月瓶---2070万---2011-11-13

清乾隆 青花釉里红海水云龙纹抱月瓶---1955万---2011-05-19

清康熙 青花釉里红团花锯齿纹摇铃尊---1920.8万---2007-11-04

雍正 青花釉里红海水云龙纹天球瓶---1725万---2013-06-23

元代 青花釉里红贴花开光花卉纹大罐---1725万---2014-06-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