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岁幼儿语言的发展——影响语言培养的因素

幼儿园孩子日常交谈经验策略(3岁教养小技巧100条)(1)

幼儿们一般在1岁 前后第一次开始说出可称之为 “语言”的单字,一般都是xia一ng xiang”(想吃东西)、“bo -bobo”等,这些逐渐变化为“抱”、“再抱”等,一点一点地说出复杂的句子。

这当然是由成人倾听幼儿说话,并根据幼儿的表情等线索、揣摩隐含在语言中的情绪,并予以回答而逐步培养成的。如果幼儿置身于完全是单独一个人的环境下成长,不用说复杂的语言,恐怕连单句也不会说。

曾有报告指出,整天只看电视,无法直接与旁人讲话的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会较为迟缓。电视虽然能给予视觉上的刺激,也能听到许多语言,但幼儿的语言发展仍会延后。由此看来能够体会幼儿情绪和他说话的人,想要理解幼儿心灵的人,以及回答幼儿提问的人的存在,对于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是何等的重要!与幼儿朝夕相处的人对幼儿的语言非常了解,其原因是要通过语言了解幼儿的心理活动,就必须跟他经常生活在一起,才能领悟到这种线索。

幼儿的语言,不仅随着年龄的增长变得更为丰富,和成人一起做启发练习也是不可缺少的。在讲话时,顺顺应幼儿心理也很重要,这是理解幼儿语言基础的最基本常识。

语言的扩展——“这是什么?”

2岁幼儿的特点是爱发问。尤其是2岁前后,会以多得令人厌烦的次数反复地问:“这是什么?”育儿专家将这个时期称为 〝第一语言获得期”。

“这是什么?”“是花,漂亮的小花。”“那个呢?“那也是花。“那个?”“啊,那是花儿,还没有开,很小,还是花苞。”“花苞?”“是花儿的婴儿。”像这样,幼儿会一个接着一个地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这表明幼儿开始对语言表现出强烈的兴趣。而这样的兴趣,可以使他逐渐了解新的语言,并将其变成自己的语言。因此,请热情地接受宝宝“这是什么”、“那是什么”的发问,并郑重回答,这是培育幼儿语言的要点。

事实上,幼儿在1岁生日前后,开始说第一句话之后,到2岁前后语言的增加数(在此之前,首次使用语言的数量)大致为300字左右。相比之下,相同的一年时间,从2岁生日到3岁生日,增加了一倍的语言,即开始使用600个左右的新单句。幼儿2岁时期,正如育儿专家所指出的,是“第一期语言获得期”。而且,这个时期,由于对物体的名称特别感兴趣,因此也被称为“命名期”。通过反复问“这是什么”的问题而记住的单向,幼儿也会寻找机会,再次使用这个单句。例如,每次经过同样的地方时,会高兴地说:“花还在那儿”。看见图画书,就会向你报告他所知道的“有花花”“有叶子”等,并且,将自己描绘的各种图案标注上“这是花,将积木递给你说:“请吃蛋糕”。

幼儿园孩子日常交谈经验策略(3岁教养小技巧100条)(2)

2岁时期的幼儿,对语言十分感兴趣,语言数量的累积也会迅速增多。但是,如果要说产生兴趣的原因何在,或许大家都会赞同是幼儿想用语言与母亲和周围的人交流,用语言加强与大家联系的心理所驱使,而对语言产生极大的兴趣吧!

当大人被反复地询问“这是什么”时,虽然很忙也觉得很烦,仍然要十分认真地一个一个回答。但是,幼儿一会儿又会指着同样的东西问道:“这是什么?”这时,大人可能会不由自主地提高嗓音说:“这是缝纫机!刚才不是跟你讲了吗?”2岁的后半年,幼儿也常常会问“为什么”这句话,大人也会被问得觉得有些烦躁,甚至答道:“怎么老问为什么?这是由于幼儿对“这是什么”、“为什么”之类的内容发生兴趣的同时,还发现这种发问方式,可以向对方提起话题。因此,有时欣然明知道答案,也会因为想多与母亲说话而故意问道 “这是什么”,此时,母亲可以试着反问一句“这是什么?”或者装作很为难的样子说:“这个,这个,这是什么?”幼儿会立即抢着回答:“这是缝纫机!”这样,令人觉得烦躁的问题,就变成了与幼儿一起分享语言游戏的欢乐。

句子的扩展——“为什么?

按照育儿专家的区分方法,2岁半左右是“多语句、从属句的时期”。最初的语言是“xiang” 的一个单词,表示“有吃的”。像“爸爸、公司〞这样的句子包含两个单词,称为“语句”。而且,如果是三个单词以上,则称之为“多语句”。“做了很多好吃的” “医生打了这里” 等,将自己掌握的语言排列起来,稍稍能够更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感情。从2岁的后半年至3岁的幼儿,开始进入所谓的 “反抗期”。

过去,所有的事都顺从大人,对大人的话单纯地听从。但是宝宝现在开始会说“不”或采取反抗的态度。并且在成人与幼儿之间,开始有 “为什么(必须这样做)?”、“因为今天必须早些去,否则就赶不上,所以要赶快〞之类的对话。事实上,常常问“为什么?”,这也是“反抗期”的表现之一,也反映了成人对处于 “反抗期”的幼儿不知是“为什么?”的心情。有人很容易只根据“反抗期”这一说法,而将这种成人与幼儿之间的关系全盘否定。但是,还是由于有了 “反抗期”,才会出现“因为”“所以”之类的复杂句子以及“为什么”之类的要求,回答以复杂句子的问题。

幼儿到了 “反抗期”,大人会在不知不觉中增多了 “快点吃〞等命令与指示的语言,“不是告诉过你不要做吗?”等表示禁止的语言,以及“不能做这样的事情〞 等表示否定的语言。

这也是由于幼儿正好是处在2岁——最为顽皮的时期。这并不是说要全部否定上述的句子,而是成人想要禁止或是指示时,可将这些句子改换结构,用来作为扩展幼儿语言能力的一个机会。一般的命令、禁止句,都是简单的否定句形式,可以改用从属句式的说法:“因为要去奶奶家,所以今天要吃快一点,奶奶正在家里着急地等你。”所以,当你想要说命令式的句子时,可以多想想、多创造一些培养幼儿语言能力的机会,尽量变换说法,使语气缓和一些。

本篇文章内容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私信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