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马俑也就是陶俑,这玩意儿早在8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出现了,70年代发掘的裴李岗文化就出土了大量的陶俑,原始社会的陶俑主要用作图腾崇拜、后世纪念,也有用作娱乐玩赏的人俑、动物俑,后来演变为下葬的冥器,战国时期已成为人殉的替代品逐渐流行,特别是秦始皇,大批量使用陶俑随葬,使得人殉逐渐没落。

秦始皇兵马俑的历史背景和现状(从秦始皇兵马俑)(1)

图为安阳殷墟的人殉坑。

“以生人为殉”的丧葬制度,从新石器到奴隶社会就存在,特别是商朝最为盛行,与人殉同时存在的陶俑,由于古中国的鬼神观念和厚葬的习俗,把主人生前崇拜的、或者把玩的陶俑也像其它陪葬品一样,葬入墓室,供主人在阴间继续享用,也能作为镇墓的辟邪道具,于是陶俑逐渐成为随葬死者的冥器。

秦始皇兵马俑的历史背景和现状(从秦始皇兵马俑)(2)

图为秦骑士俑,出土于咸阳战国秦墓。

春秋时期开始出现的“俑”,材质有陶俑、木俑、石俑、金属俑等,但木头难以长期保存,石俑难以大批量生产,金属俑费用太高昂,只有陶俑取材方便,烧制简单,能够长久保存,所以迅速推广开来,另外俑的制作能从造型、服饰、排列、场景等随意配置,满足墓主人的需要,所以俑从春秋开始,就已经出现替代人殉的陪葬品。

秦始皇兵马俑的历史背景和现状(从秦始皇兵马俑)(3)

图为秦始皇陵兵马俑,也是陶俑。

其原因是一,铁器的出现使生产力提高,带动了社会的变革,人的劳动能获得更大的财富而变得珍贵,所以秦献公在公元前384年就已明令禁止人殉制度;另一个原因是百家争鸣以后,社会文明程度有所提升,使用人殉会受到社会的谴责,很多贵族也主动放弃人殉,比如晋国大夫魏颗不守父令,把需要殉葬的妾、婢女、奴隶全被遣散。

秦始皇兵马俑的历史背景和现状(从秦始皇兵马俑)(4)

人殉早在秦国废黜,但各朝均有死灰复燃现象,也数次被废,最后一次是康熙时期。

到了秦朝时,陶俑技术推向了巅峰,秦始皇的兵马俑就是先人们几千年陶艺成果总结和展示。秦始皇虽然残暴,但奴隶社会没有什么文明可讲,不残暴就无法统一,另外前面说了秦国在100多年前就废黜了人殉,秦始皇只能使用陶俑了,当然死时还是杀了很多宫女意思了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