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剧传承大汇展 凝心聚力新征程

——写在2022首届蒲剧艺术周圆满收官之际

  以“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促进蒲剧繁荣发展”为主题的2022首届蒲剧艺术周,随着7月12日晚大型神话故事剧《白蛇传》精彩的压台演出完美收官。至此,艺术周格调高雅、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紧张有序、交错进行的各项预定议程圆满完成。通过重温奋斗史、传承大阅兵,提高新站位、聚力新征程,蒲剧艺术必将开启一个新的黄金发展期。首届蒲剧艺术周以其特有的大格局、大手笔,以及鲜明的艺术特色,在蒲剧发展史上写下了前所未有、浓墨重彩的一笔。

蒲剧精选大全(蒲剧传承大汇展)(1)

多方重视支持,前期准备充分

  由原本就是一家的蒲剧基本流行区运城、临汾两市联办的首届蒲剧艺术周,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大力支持。这场盛会由中国戏曲学会、中国戏曲表演学会、山西省戏剧家协会、中共运城市委、运城市政府、中共临汾市委、临汾市政府主办,运城市委宣传部、临汾市委宣传部、运城市文化和旅游局、临汾市文化和旅游局、山西省蒲剧艺术院、临汾蒲剧院承办,各类优势资源在活动中得到充分且集中的运用。

  作为东道主,运城市委宣传部多次汇集有关单位举行碰头会,6月30日又召开了专题协调会,讨论落实《2022首届蒲剧艺术周执行方案》,明确职责,认真落实。山西省蒲剧艺术院一班人及早筹备、克服困难,组织了强有力的业务班底,进行了扎实、充分的前期准备,使蒲剧艺术周具备了圆满成功的专业基础和前提。

蒲剧精选大全(蒲剧传承大汇展)(2)

  开幕式上,中国戏剧家协会原分党组书记、副主席,中国戏曲现代戏研究会会长季国平发表讲话;山西省政协原副主席、中华文化促进会副主席姜新文宣布蒲剧艺术周开幕;中国戏曲表演学会会长黎继德、中国戏曲学院原院长周育德、山西省文旅厅厅长王爱琴、三晋文化研究会常务会长王水成出席;运城市委书记丁小强,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山西戏剧家协会主席谢涛分别致辞。丁小强对办好蒲剧艺术周,打造文化高地,坚持守正创新,让传统蒲剧焕发新的时代光彩,加强精品剧目创作,推动创新发展,真正举起弘扬蒲剧艺术大旗,提出明确要求和希望。邓雁平、张润喜、王志峰、乔登州、郭宏、贾爱珍、廉广锋、翟冬鸿等市领导出席。中国文联副主席张平、国防大学原校长裴怀亮、航天英雄景海鹏等发来贺电。这些都彰显着社会各界对蒲剧一如既往的重视和传承蒲剧在党政领导繁忙工作中的应有定位,以及办好首届蒲剧艺术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展览内涵丰富,再现蒲剧辉煌

蒲剧精选大全(蒲剧传承大汇展)(3)

  万众瞩目的蒲剧艺术展览,集中体现着新中国成立以来,荟萃了蒲剧顶尖艺术精英的运城、临汾两地市级院团打造精品、赴省进京、巡演全国、享誉中外的辉煌历程。120块展板、780幅精彩画面,重现了蒲剧铸造辉煌激情燃烧的岁月;“历代名家”展示了18位蒲剧老前辈的风采,重点对新中国成立后的蒲剧第一代“五大名演”“八大金刚”,第二代18位艺术家,第三代、第四代蒲剧演员中9位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3位客串蒲剧的“眉户梅花”和13位一级演员;业务队伍中的7位一级编剧、6位一级导演、5位一级作曲、3位一级舞美设计师、1位一级舞台监督、4位一级演奏员,以及贡献突出的13位幕后奉献者,共95位代表人物进行了展览。

蒲剧精选大全(蒲剧传承大汇展)(4)

  7部“蒲剧影视剧”、丰厚的蒲剧专著、人才基地校容校貌、园丁辛勤育人的情景,66位戏曲专业高级讲师和70多位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奖获得者、4个市级蒲剧演出团中青年业务骨干队伍和部分热演剧目剪影,记录着73年来运城、临汾两地市级院团传承创新发展蒲剧的艺术历程。

  而特技绝活、戏曲舞台、碑刻题记、砖雕木雕、壁画剪纸、服饰道具、纸本藏品、伴奏乐器和部分舞美作品等珍贵资料,连同增加了161位人物简介的《2022首届蒲剧艺术周图册》,录入新中国成立后历代蒲剧名家代表性剧目17本新编历史剧、30个折子戏、5个原创现代戏的《蒲剧经典剧目选编》,使广大蒲剧爱好者和蒲剧艺术接力者对蒲剧发展状况及奋斗历程有一个概括的了解。

表彰杰出人物,寄予发展厚望

  蒲剧是综合艺术,是以名演员为中心“角儿”的艺术,这是由戏曲艺术的性质和客观艺术规律所决定的。

  开幕式上,省文旅厅厅长王爱琴向蒲剧表演大师、蒲剧表演艺术家王秀兰颁发了“蒲剧艺术传承终身成就奖”。季国平、周育德等向梅花奖获得者任跟心、郭泽民、武俊英、王艺华、景雪变、崔彩彩、吉有芳、孔向东、贾菊兰颁发了“蒲剧艺术传承功勋人物奖”。7月8日,艺术周向运城、临汾两地市级院团梁静、南征、李小燕、褚晓丹、任玲、张志乐、杜丽娜、姚飞龙、张雪、赵振10位青年优秀演员颁发了“艺术传承新人奖”。

  上述20位获奖者从年龄结构上分为3个层面,既有对历代名家卓越成就的高度评价和表彰,又有对蒲剧未来传承发展的殷切期盼与厚望。

专家“会诊把脉”,献策蒲剧振兴

  蒲剧艺术周的一项主要内容,是蒲剧传承发展研讨会。多年来,始终密切关注蒲剧创新发展、人才成长、剧目出新,并关照支持蒲剧事业的多位艺术权威、专家学者冒着酷暑,从北京、太原等地专程赶来观展、参会,为蒲剧的可持续发展建言献策。

蒲剧精选大全(蒲剧传承大汇展)(5)

  中国戏曲学院原院长、著名戏剧评论家周育德,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少数民族戏剧学会名誉会长谭志湘,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京剧》杂志原主编吴乾浩,《中国戏剧》杂志原主编姜志涛,中国戏曲学院导演系原主任裴福林,《中国演员》杂志常务副主编、中国戏曲表演学会副秘书长高扬,中国戏剧文学学会副会长王笑林,中国戏曲表演学会会长、《中国演员》杂志主编黎继德,山西省戏研所所长、《戏友》杂志主编、中国戏曲学会理事祁爱斌,中国戏曲现代戏研究会会长、戏剧理论博士季国平等戏剧专家、学者相继发言,从不同角度对蒲剧辉煌历程、队伍建设、经典剧目进行了实事求是的肯定和评价;对业绩卓著的几代名家倍加赞赏,对存在的不足、面临的困难,蒲剧的传承发展、剧目建设、人才培养、蒲剧进校园等方面“望闻问切,会诊把脉”,在经典剧目原汁原味传承,传统剧目微调式发展,创作剧目贴近生活、立足时代,坚持鲜明的剧种特色,以及发挥本土人文优势,加大力度培养人才,争取年轻观众,坚持守正创新、与时俱进、适应市场,增强繁荣蒲剧事业的内生动力和自然发展能力等方面建言献策,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和意见,为蒲剧传承发展指出了努力方向,必将对今后蒲剧艺术创新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郭宏在致辞中强调,要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坚定的文化自信,肩负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和使命,推动蒲剧的繁荣发展。

新秀闪亮登场,传承正当其时

蒲剧精选大全(蒲剧传承大汇展)(6)

  在50年的艺术历程中,著名蒲剧表演艺术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王艺华;著名蒲剧表演艺术家、蒲剧艺术教育家、一级演员、文华奖、二度梅花奖、世界民族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获得者景雪变,以精湛的表演艺术和广为传演的经典剧目,各自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流派艺术,培养的大批优秀青年艺术人才,已经成为蒲剧的艺术中坚,屡获各类大奖。王艺华历任演出一团团长、党支部书记、市剧协主席,并在《阳光戏苑》制片人的岗位上做了大量工作;景雪变培养了大批艺术新人,被称为“小梅花母亲”“校长妈妈”,在运城学院设立了蒲剧本科班,应聘担任学科带头人和特聘教授,在艺术创新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均取得骄人成绩。

蒲剧精选大全(蒲剧传承大汇展)(7)

  作为首届蒲剧艺术周的重头戏,“王艺华、景雪变戏剧表演艺术50年暨戏剧教育与传承汇报展演”早已成为戏迷关注的热点。7月7日晚的汇报展演中,景派弟子闫海燕偕青年演员联手演出的《花开新时代》场面恢宏、气势磅礴,各种特技同台亮相,呈现行当齐全、人才济济的可喜局面,开场即将演出推向高潮。

  山西省蒲剧艺术院党委书记王志凯在致辞中,对两位艺术家的突出业绩进行了高度评价,对进一步推新人、出佳作、促进蒲剧传承发展提出殷切希望与要求。

蒲剧精选大全(蒲剧传承大汇展)(8)

  两位艺术家致答谢词后,嫡传弟子纷纷登场,献演了自己的拿手好戏。李小芳的《风流才子》,郭安存的《小宴》,任玲、吴敏丽、王博丹等联袂演出的《杨门女将·探谷》,任玲、王青芳的《柜中缘》,张雪的《扈家庄》,褚晓丹偕李永杰、杨朝奇演出的《黄鹤楼》,景派弟子集体表演的《水袖情韵》,闫海燕、吉春红、孙薛青、刘夏飞等集体表演的《山村母亲·看孙孙》,李小芳、褚晓丹、安亮、李俊强、王雨的《枣儿谣》、肖爱娜、仝晅萌等演出的《阴阳河》,陈洋洁的《关公与貂蝉》等精彩选段,展示了两位艺术家辛勤育人的丰硕成果。

  王艺华、景雪变联袂演出的新排剧目《梁山伯与祝英台·十八相送》诗情画意精彩连连,将中国经典爱情故事梁祝中的重场戏,演绎得生动贴切。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一级演员窦凤琴祝贺演唱的秦腔《龙凤呈祥》选段,著名眉户表演艺术家、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一级演员潘国梁演唱的眉户《父亲》选段皆成亮点,进一步提升了演出的艺术观赏性。而《艺树长青》《用戏剧讲好中国故事·蒲剧<山村母亲>及景雪变艺术之现象》两本专著,带观众走进两位艺术家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

展演场场精彩,展示强劲实力

  群星云集的舞台演出,是首届蒲剧艺术周最大的看点和亮点。开幕式“蒲苑芳华”戏曲晚会,序曲《凝聚》,蒲剧联唱《蒲乡新韵》,情景剧《校园里的梆子声》,蒲剧特技《百花争艳映河东》,展示了蒲剧艺术的博大精深;中路梆子表演艺术家、省剧协主席谢涛祝贺演唱了代表作《烂柯山下》,经典唱段韵味浓郁,尽显大家风范。在《传承》中,著名表演艺术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郭泽民,演唱了蒲剧看家戏《徐策跑城》;河东蒲剧新一代领军人物、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贾菊兰,演唱了《打金枝》选段,层层递进地将演出推向高潮。

蒲剧精选大全(蒲剧传承大汇展)(9)

  长江后浪推前浪,“青出于蓝胜于蓝”。随着时间的推移,传承发展蒲剧艺术的重任,必将历史性地落在青年演员肩上。山西省蒲剧艺术院演出一团、演出二团、临汾蒲剧院蒲剧团、小梅花蒲剧团选送的10位新秀,荟萃了当代蒲剧青年演员中最好的武旦、须生、小旦、小生,多次荣获省级、国家级大奖。他们同台献艺,各展绝技:梁静的《火凤凰》、南征的《出棠邑》、李小燕的《表花》、褚晓丹的《哭坟》、任玲的《柜中缘》、张志乐的《土地堂》、杜丽娜的《挂画》、姚飞龙的《贩马》、张雪的《扈家庄》、赵振的《忠义关公》,形神兼备、精彩迭出、艺惊四座,为传承蒲剧交出了特优答卷,让观众大饱眼福、大开眼界,从中看到了蒲剧的希望和未来。

蒲剧精选大全(蒲剧传承大汇展)(10)

  中国戏剧文学学会副会长王笑林欣慰地表示:“当年的小梅花成长起来了,蒲剧的传承后继有人!”《中国戏剧》原主编姜志涛说:“青年新秀在老一代艺术家带领下创新发展,可喜可贺。看了今天的表演,非常欣慰,看来古老的蒲剧艺术未来可期。”

  在“蒲苑芬芳”系列精品剧目展演中,以盐湖岸畔环池村内“野狐泉”千年传说为原型,由山西省蒲剧艺术院演出一团倾力打造的大型蒲剧古典神话剧《哑姑泉》率先登场,惊艳亮相。该剧剧情跌宕起伏、一波三折,音乐唱腔优美,以著名蒲剧表演艺术家、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一级演员吉有芳领衔主演,褚晓丹、黄丹、仇希勤、张洁红、曹永刚等优秀演员加盟的剧组演职人员密切合作,取得了震撼剧场的艺术效果。

蒲剧精选大全(蒲剧传承大汇展)(11)

  山西省蒲剧艺术院演出二团献演的是重新编排、精心打造的小梅花青春版《西厢记》,由景雪变三位得意门生担纲主演:扮演崔莺莺的是以闺门旦应工的任玲,扮演红娘的是以花旦应工的陈洋洁,扮演老夫人的是以老旦应工的孙薛青,张生则由须生、小生皆能应工的南征扮演,法聪和尚由梅壮扮演。剧组演员珠联璧合、各展其能,将这出发生在古蒲州的爱情经典演绎得有情有韵,引人入胜,得到各方好评。

  蒲剧现代戏《中条山上党旗红》(又名《血染的党旗》),艺术再现了一段真实的党的历史。该剧由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一级演员贾菊兰领衔主演,通过情动于衷的唱腔和细腻生动、逼真传神的表演,将“河东红嫂”王焕娥不畏生死、献身革命的人物形象,演绎得真切感人,催人泪下,取得了轰动效应。扮演嘉康杰的褚晓丹,扮演梁福才的安亮,扮演赵大娘的张洁红,扮演梁双明的郭睿楠,扮演陈大爷的仇希勤,扮演刘金山的王安武,扮演吴继祖的程小荣,扮演刘副官的廉兵等剧组演员精诚合作,保证了剧目的成功。

蒲剧精选大全(蒲剧传承大汇展)(12)

  “问我祖先何处去,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由临汾市戏研所原所长王建武编剧,临汾蒲剧院小梅花蒲剧团排演的《老鹳窝》,对流传已久的民谣赋予新的时代内涵。该剧以“人性”为出发点,展现了因战争而破碎的家庭成员各个时代不同的生命体验,着力塑造了一批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扮演陆槐根的周赢,扮演杨腊月的田艺蓉,扮演陆母的张蕾,扮演林楠的崔宁宁,扮演满仓的刘晶等几位杏花奖获得者,深入人物内心、真情贯注、唱做俱佳。全剧精彩连连、动人心魄,引起强烈共鸣。该剧系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荣获山西省杏花新剧目奖,系同类题材的扛鼎之作。

蒲剧精选大全(蒲剧传承大汇展)(13)

  神话故事剧《白蛇传》是人们耳熟能详的蒲剧经典,寄托着人们对美满婚姻、幸福生活的向往、追求和对封建势力的无情鞭挞。临汾蒲剧院蒲剧团担纲主演该剧的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获奖者马亚茹、张雪、王新颖及优秀生角李富豪等演员,实力强劲、表演逼真、唱腔优美、武打精彩,令演出场面壮观,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剧场不时响起热烈掌声,是观众为《白蛇传》打出的高分。

  2022首届蒲剧艺术周期间,山西省蒲剧艺术院演出三团推出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而合力打造复排的民族歌舞剧《党的女儿》,并在该院礼堂首演。该剧以全新的艺术理念、艺术手法和舞台呈现,讲述了革命战争年代中央红军长征转移之后,江西革命根据地党组织损失惨重,共产党员田玉梅死里逃生,在失去组织联系的困境中,不忘初心,带领党员群众坚持斗争,揪出叛徒,将工作推向前进,最终英勇牺牲的故事。该剧在原作基础上大胆创新,植入蒲剧、采茶戏等艺术元素,形成南北融合、刚柔相济的艺术风格。该剧节奏紧凑,自然流畅,加之剧情生动感人,成为感悟红色精神、赓续红色基因的精品佳作,也成为首届蒲剧艺术周的又一亮点。

  系列展演剧目的圆满成功,既是年轻一代蒲剧精英的集体亮相,也是传承蒲剧的一次阅兵,有着重要的意义和推动作用。

市县乡村联动,传唱蒲剧经典

  2022首届蒲剧艺术周主场精品剧目展演,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渠道,观众覆盖面几万、十几万、几十万成倍增加。市区主场演出的同时,组委会还在盬街、南风广场等处安排组织了蒲剧艺术交流,并安排各剧团在全市城乡进行近百场优秀剧目展演,有效推动了蒲剧艺术的传承发展。

蒲剧精选大全(蒲剧传承大汇展)(14)

  首届蒲剧周圆满收官,山西省蒲剧艺术院一班人带着只争朝夕的使命感,当即转入新的工作日程。7月14日,党委书记王志凯和班子成员分为3组,分别深入下属3个演出团体调查研究、总结经验、找准差距,在打造精品剧目、排练日常演出的“吃饭戏”和人才培养等方面长计划、短安排,多措并举,扎实推进,务求实效。

  回首奋斗历程,我们为蒲剧传承创新的累累硕果而自豪,为新一代艺术精英的强势崛起而欣慰。精彩纷呈的首届蒲剧艺术周结束了,领导的关怀鼓励、观众的殷切期盼、专家会诊把脉开出的振兴良方,将化作砥砺前行、守正创新、合力打造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蒲剧精品的强大内生动力,锲而不舍,开拓进取,为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传承、创新性发展,为蒲剧的繁荣兴旺作出应有的贡献。

来源:运城日报

编辑:张凯 周明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