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忠诚保平安(喜迎二十大忠诚保平安)(1)

喜迎二十大忠诚保平安(喜迎二十大忠诚保平安)(2)

喜迎二十大 忠诚保平安

“我们小区有好几个人闯红灯啊,太危险了太危险了!”

“闯祸的都是不遵守交通规则的人,这就是最大的祸害!”

近日,长宁交警在新泾北苑社区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活动,在现场观看了交警播放的事故案例和交通安全宣传材料之后,居民们展开了热烈的议论,对交通违法的危害性达成了共识。

喜迎二十大忠诚保平安(喜迎二十大忠诚保平安)(3)

而现场居民们不知道的是,这场宣传活动是交警在大量数据分析的基础上精心策划的。长宁交警对近两年全区交通事故和易致祸交通违法的相关数据进行了全面梳理分析,标记出24个违法高发小区,并根据每个小区的不同实际,个性化设计宣传主题和制作宣传材料,让居民直观看到本小区的交通违法情况,对小区里的违法大户,民警还上门开展“点对点”的宣传教育,力求做到“说者有心,听者有意”。

数据支撑,精准有效,细致管理,殷切守护,这场小小的宣传活动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近年来上海公安交警优化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的“绣花”功夫。

喜迎二十大忠诚保平安(喜迎二十大忠诚保平安)(4)

自2016年开展上海道路交通违法大整治以来,上海公安交警始终秉承“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依托科技赋能,精细管理手段,聚焦服务民生,致力隐患清零,“久久为功”打造更有序、更安全、更干净的道路交通环境。

推动两部法规落地实施,尊法文明出行成为市民习惯

“我来上海工作生活有十年了,平时上班以骑电动自行车为主,假期也会开车出门,”家住徐汇的市民刘先生介绍说,“这些年不自觉间养成了两个习惯,一是开车不乱按喇叭,二是骑车戴好头盔。”

刘先生的这两个习惯正对应着近年来上海出台的两部交通法规,一是2017年3月实施的《上海市道路交通管理条例》,规定了上海市外环线以内区域机动车禁鸣喇叭;二是2021年5月实施的《上海市非机动车安全管理条例》,规定了电动自行车驾驶人和乘坐人员要佩戴安全头盔。

喜迎二十大忠诚保平安(喜迎二十大忠诚保平安)(5)

以两部交通法规为抓手,上海公安交警坚决将上海道路交通违法大整治贯彻到底,多年来始终坚持“最高标准”、“最严执法”,以“零容忍”的态度查处各类易致祸、易致乱、易致堵的交通违法。“一盔一带”、“礼让行人”、“大货右转必停”、“快递外卖电动自行车专用号牌”这些新名词也先后进入大众视野,并逐渐作为一种常态融入交通行为,融入市民生活。

喜迎二十大忠诚保平安(喜迎二十大忠诚保平安)(6)

5年以来,上海全市道路交通事故数、亡人事故数连年下降,今年至今全市道路交通亡人事故数同比2017年下降了35.7%。其中,涉酒亡人交通事故同比下降61.3%,涉大型车辆亡人事故数同比下降61.1%。

“收到罚单确实是件糟心的事,”市民孙女士在被问及是否收到过交通罚单时这样说,“但有一次我作为行人在斑马线上过马路时,一辆小轿车因为没有给我让行而被交警拦下处罚,我突然就有了感悟,原来罚单也是有两面性的,一面是处罚,一面是守护。”

持续清除道路安全隐患,全力打造交通安全主动防范体系

家住青浦区朱家角镇的于女士近日发现,沈太路靠近沈砖公路的地方,跨河的路段悄然间增加了绿色护栏。“这条路是我回家的必经之路,本来就窄,夜间照明也不好,现在增加了护栏,即使下班回家晚了也感觉安心很多!”

自去年起,上海公安交警开展交通安全隐患清零专项行动,通过“科技 人力”的方式,依托“一平台、三体系”的新型现代警务机制建设,围绕“人、车、路、企、时”五个维度开展了“拉网式”隐患动态排查,找出诱发交通事故的“灰犀牛”,并进行逐一解决、逐一突破,最大限度地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加快构建以“风险防控”为核心的新型现代化精准交通管理工作模式。截至目前,已累计清零高速公路中央开口护栏强度不足隐患点位460余处、路口无信号灯且标志标线缺失隐患点位2800余处、临水临河道路安全护栏缺失隐患点位2300余处。

与此同时,为督促货运企业落实交通安全主体责任,上海公安交警在深化交通事故深度调查机制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健全一般程序道路交通事故自查、道路交通亡人事故反查的“查评检视”工作机制,组织各级交警部门通过分析事故成因,查摆关联风险,溯源反查对应隐患及排查前期整改情况,不断总结经验、举一反三,提升道路交通事故防控整体工作能力和水平。据统计,今年以来已累计对411起典型交通事故开展查评检视工作,排查整改相关交通安全隐患532处;整改高风险运输企业1800余家次,处罚企业安全管理人员上千人次,对11家相关隐患企业责令停业整顿,对1名企业负责人以涉嫌重大责任事故罪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精耕细作优化交通组织,科技引领构建智慧交通大基座

“我每天上班都要在沿七莘路在黎安路这里左转,以前这里没有专门控制左转的信号灯,左转要让直行的嘛,早高峰车又多,也就在绿灯的尾巴上能左转过去两三辆,每次都要等好久!现在这里有了左转专用信号灯,每天路上至少能节省5分钟!”在闵行工作的陈女士十分高兴地分享了这个身边的交通变化。

喜迎二十大忠诚保平安(喜迎二十大忠诚保平安)(7)

陈女士所反映的这个路口确实已被交警“盯”了很久,该路口左转与直行的冲突不仅影响了通行效率,而且也存在着安全隐患,路口的多起事故都是由未按规定让行引起的。在增设了一组左转专用信号灯后,交警部门还要根据各进口车流量,对路口交通信号灯配时进行优化调整,在保证主干道绿波协调效果的同时,使路口信号配时与周边交通需求相互匹配,完善交通微循环。

路口规划越来越合理,信号灯越来越智能,以前不大熟悉的“可变车道”“直行待行”等新型的交通组织形式也越来越常见。这些都是老百姓能切身感受到的交通变化。

喜迎二十大忠诚保平安(喜迎二十大忠诚保平安)(8)

5年来,上海公安交警共对800个路口进行了交通组织优化,共建设潮汐可变车道、路口可变车道等共计60余条,优化、调整信号配时约11900处,通行效率提升了14.6%。同时,不断挖掘道路资源,精细管理手段,共新增道路停车场244处、泊位7393个,取消了10余条禁非路段。

而大家无法肉眼看到的,是背后的科技支撑。自2019年底起,上海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总队牵头着手建设智慧交通的大基座“易的PASS”系统,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信息技术,建设覆盖全市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和主次干道7626公里的可计算路网,把交通标志标线所蕴含的通行规则均进行了数字化处理,把原来高精地图上的“示意性图标”升级为系统可以理解,参与计算的“数据和单元”。目前,该系统已深入应用到助力交通组织优化、交通隐患排查、重点违法打击等多个领域,未来还将进一步赋能交通管理能力的提质增效。

贴心服务精简材料流程,一网通办实现多项业务“零跑动”办理

喜迎二十大忠诚保平安(喜迎二十大忠诚保平安)(9)

“您这种情况不用预约了,带好材料直接可以前往办理!”刘女士听到来自车管所的答复终于松了一口气。她在前几年买了车,之前上的外省市号牌,去年拍到了沪牌,但苦于车辆是国五的排放标准无法转入,正在纠结是不是换辆新车的时候出了这个政策。她为省下一大笔不必要的开销而高兴,却发现连续多日办理该业务的预约号都被“秒杀”,眼看到9月1日额度就要过期了,一时间心急如焚。在得到车管所不用预约也能办理的答复后,刘女士连连点头称赞:“把我们这种办理时间紧的特殊情况考虑了进去,确实很人性化!”

2022年8月,受国五放开转入政策和前期市交通委因本市疫情防控出台的客车额度延期到9月1日的政策叠加影响,办理国五车辆转入业务需求增加,预约号供不应求。为保障市民顺利办理,车管所为客车额度9月1日到期的车主推出“免预约”办理便捷服务。后又新增14家二手车交易市场办理车辆转入业务,进一步加大预约投放量,并会同交通委在部分点位设置额度审核、车辆查验“专窗”服务,最大限度让前来办理的车主少跑路、少排队。

“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5年来,上海交警车管部门全面落实各项公安交通管理“放管服”改革措施,推行“一证即办”、二手车异地交易转籍、驾驶证全国通考等80余项系列车驾管“放管服”政策在本市的落地实施。深化推动“一网通办”改革措施,推动业务流程革命性的优化再造,全面梳理10大类75项行政审批事项,进一步精简办事材料,将办理交警审批事项所需材料由平均4.7份精简至1.4份,精简比例超过70%。依托“上海交警APP”“交管12123APP”“随申办市民云APP”等线上渠道,实现“零跑动”办理业务25项,5年来共有335余万笔车驾管业务是市民通过网上渠道“足不出户”自助办理。

同时,聚焦新车上牌难、70岁以上群众驾考难等群众“急难愁盼”和“最怨最烦”问题,提供更加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公安交管服务。

喜迎二十大忠诚保平安(喜迎二十大忠诚保平安)(10)

上海的道路交通环境,守法、有序、礼让、文明,很多在上海居住、生活、工作的市民群众以及来沪旅游观光朋友深有感触。良好的道路交通环境,大大促进了上海城市面貌的改观,也进一步增强了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无穷魅力。上海公安交警部门将一如既往,严格执法,热情服务,不断优化完善道路交通秩序,努力创造安全有序和谐的交通环境,全力保障广大市民群众每一天出行平安安,舒畅顺心。

喜迎二十大忠诚保平安(喜迎二十大忠诚保平安)(11)

值班编辑:沈诗韵、丁斌

上海警方严查严处

涉疫违法犯罪

警情通报

存款50万五日收益100%!

阿姨这是诈骗啊!

喜迎二十大忠诚保平安(喜迎二十大忠诚保平安)(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