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后门,按照现代汉语常用的解释:用不正当的手段来达到自己的非法目的。但是,在演变成如今的涵义之前,走后门,经历过了从中义词到褒义词,再到贬义词的转变。

不走正门的后果(从本是开方便之门到非法手段的涵义转变)(1)

网图 侵删

据说书籍《家园》描述,隋朝沿袭汉制,官府都是坐北朝南。职位足够高的官吏,是可以带着家眷一起上任的。家眷住在官府后院,后院设有后门,官员日常办公都是在前厅,平日里的公务往来,客人都是从前门进入,正常情况下,是不允许进入后院或者从后面的门进入官府的。只有私交非常好的朋友或者自己家的晚辈,才可以直接从后门进出。此时走后门的意思中性偏褒义,一方面就是本来的涵义,没有其他指代,另外一个角度也表示跟官员关系比较好。

不走正门的后果(从本是开方便之门到非法手段的涵义转变)(2)

网图 侵删

到了包公时期,据说在包拯刚上任开封府尹之初,很久没有百姓来告状。他通过观察发现,官府大门守卫森严,很多百姓不敢靠近,并且守门的官吏还会索要贿赂才会让百姓进入,这个就是所谓的:衙门朝南开,有理没钱莫进来。包公处罚了守门官吏,并且打开后门,方便百姓随时告状。此时,走后门指的是方便之门,是一个褒义词。

不走正门的后果(从本是开方便之门到非法手段的涵义转变)(3)

包拯 网图 侵删

到了宋徽宗时期,宋徽宗以蔡京为宰相,蔡京开始迫害元祐党人。所谓的元祐党人,其实就是宋哲宗时期反对变法的一帮旧臣。凡是被划为元祐党的或者跟元祐党有关的人,永不录入,永不允许参加科举,驱赶出京城,朝廷一概不允许提到或者出现元祐二字。

不走正门的后果(从本是开方便之门到非法手段的涵义转变)(4)

网图 侵删

洪迈《夷坚志》记载了一则《优伶箴戏》的故事。传说有一次宋徽宗和蔡京等大臣一同看戏,有一个伶人扮演宰相,坐在戏台上宣扬朝廷政策的好。有一个扮演的和尚请他签署允许他游览四方的通关文牒,宰相一看,是元祐年间发放的,立刻收缴并且烧毁,还命令和尚还俗。有一个官吏经过检查,发现是元祐年间举荐的,宰相按照当时的政策,罢免掉了这个人的官职,并且驱赶出京城,永不录用。过了一会儿,宰相的家仆小声地汇报道:"今天去国库申领俸禄,一共是一千贯,但是没想到全部都是元祐年间制造的,这些钱咱们要不要?"宰相沉默了片刻,悄悄对下人说:“从后门搬入”。旁边的伶人举起手中的棍棒,照着宰相后背打下来,并且大声说道:“你做到宰相,原来也只是要钱啊。”从此,走后门就变成了奸佞之人的一种不齿行为。

不走正门的后果(从本是开方便之门到非法手段的涵义转变)(5)

网图 侵删

现在,我们说的走后门,已经完全失去了它本来的涵义,可以说完全是个贬义词了。你还知道“走后门”有其他什么涵义吗??欢迎留言,一起讨论。

——欢迎关注 ,一起学习交流——

中国古代封建?不,其实秦朝以后咱们就不算真正的封建了

【萧城古史】有条有理谈历史,通俗易懂说故事,用心写好每一篇文章,愿你的每一次阅读都有收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