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是塾师出生,后变革,因文成名,起诏书,官丞相,却无端端丢了性命。虽含冤死,但曾水源的安息之所却为成为那个时代独有的标志。

乡村文人投身革命

曾水源,原本只是广西农村的一个农村私塾老师,后来,通过胡以晃介绍得以被后来的南王冯云山吸收进入拜上帝会,而冯云山正是看重了曾水源的聪颖与其优美的文笔。

不久后金田起义也让曾水源参加了。起义完成,曾水源担任御林侍卫,并为洪秀全、杨秀清鞍前马后。当时几乎所有的诏书、文告等事务都有他代笔,可以说是成了太平天国当时的红人。

1853年10月,随军队一起偷袭长沙,取得胜利后,又被封为后副侍卫。十一月,又封为正将军,并按照指示,领兵攻打岳州。不出所料,曾水源再一次取得胜利。随后,官位变动为东殿簿书,等到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又将其升为同检点。

太平天国阵亡将士墓(太平天国唯一完好的天朝元勋墓地)(1)

过两月,曾水源又被封为东殿左丞相,六个月后转天宫又正丞相。后一月,曾水源奉命领兵救扬州,同时还被赐予黄袍出征。在太平天国的那个时代,在那个未能冲破封建思想的束缚的起义队伍中。黄袍加身,对于曾水源来说当真是荣誉至极。

没过多久,曾水源被洪秀全提拔为天官正丞相,但在东王府处事良久的他仍然管理着东王府的事务。由此可见,曾水源的个人能力还是非常强的,没有能力也不至于升官升的这么快。同时也反映了洪秀全对于曾水源的无比信任与器重。

当然升官快也不一定好,事物都有两面性,升官太快容易遭人眼红,亦或是遭上级猜忌。同年七月,曾水源奉命率兵攻打东坝,却大败而归,于是其官职顺理成章地被削去,并被收入东牢,等待问罪发落。

虽然是一次军事失败,但胜败本就是兵家常事。但这件事足以被有心人士抓住把柄并准备落井下石。红极一时的人物,领导人眼里的红人又如何,如今还不是降为阶下囚,小人窃笑。

还好,这些小人未能得逞,曾水源在牢里呆的时间不长,便又被复职,重新担任其丞相的重任。算是有惊无险,但小人的煽风点火却也使得这件极其简单的事向着不可控的方向发展。猜忌的种子在领导者心里种下了,生了根发了芽,至于长成什样,只有他们自己心里清楚。

太平天国阵亡将士墓(太平天国唯一完好的天朝元勋墓地)(2)

权力下的牺牲品

况且,问题还在那里,总有小人眼红,见不得好,老想怎样来绊倒曾水源。同样还有一件极大的隐患,那就是曾水源官位本身,就相当于与此时已经换主子了,服务对象从东王杨秀清变成了洪秀全。但曾水源却又在东王府管理各项事宜,如果你是杨秀清这颗猜忌的种子会不会发芽?

最重要的是,洪秀全与杨秀清之间的关系也随着时间的推移、太平天国运动的加深而产生了间隙。彼此之间后来确实不大和睦,究其根本还是权力之争。而此时随着曾水源官职的变动,难免会有人从中做文章。

果然,后来东王杨秀清生病,多日卧床不起。这时传出一女官对曾水源说过“东王若升天,我们为官的都难了”这样的话。此话的确刁钻,确实对重病在身的杨秀清来说算不得什么好话。

随后,此传闻遭人告密,消息传到杨秀清耳朵里了,杨秀清便假借天父下凡,问责与曾水源,问责曾水源为何亲耳听到此等叛逆言辞却未将此事报告于杨秀清,三言两语之下遂将曾水源判定为叛徒,有二心之人。

太平天国阵亡将士墓(太平天国唯一完好的天朝元勋墓地)(3)

彭军 饰 曾水源

其实随行官员都知道,杨秀清这是要杀鸡儆猴,杀曾水源,以巩固自己的无上地位。他的目的达到了,在绝对的权力之下,个个官员噤若寒蝉,曾水源被问责后便被押出去斩首示众。随行官员更是面面相觑,动作更加谨小慎微,唯恐那一天成了下一个曾水源。

只因一句莫须有的话,便随意处置身居丞相之位的官员。对这种高官的处置,历朝历代都是小心翼翼的,唯恐一旦处理不好便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杨秀清的做法无疑体现了其气量之狭小,亦反应了这个组织领头人员的荒谬性。杨秀清谎称天父便能为所欲为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太平天国运动最后失败的必然性。

试想领导者都是如此的集权暴力,那么,所统治下的民众又该多么苦不堪言?且不说百姓,如此高压的集权制度,处置随心,那岂不是权即是法,法即是权?权法乱用,上上下下整个组织一片混乱,又如何能成事?

太平天国阵亡将士墓(太平天国唯一完好的天朝元勋墓地)(4)

山林嬉戏偶遇英雄冢

太平天国运动最后还是失败了,虽是必然结果,但是其历史意义也不容置疑。毕竟它是我国近代第一次武装反击推翻清王朝的队伍,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会思想、文化有相对的促进作用。

但可惜的是,那个时代如石达开、洪秀全这样豪杰并没有留下墓冢。使得我们对于那个时代的认知只能来自于书本的三言两语。

好巧不巧,1953年10月,还在南师附中上学的学生贺乐龄在戴家巷睦寡妇山上游玩时,偶然间看到曾水源的墓,本来未曾留意,却又突然瞥见了碑文上书“天朝元勋”四个字,这几个字便引起了这个孩子的好奇心。

太平天国阵亡将士墓(太平天国唯一完好的天朝元勋墓地)(5)

于是记下整块墓碑大致所书写文字,乐悠悠的回家向父亲贺昌群讲述这一奇怪的墓地。这一下却是让其父惊异起来,身为高知份子,也许别人不知道“天朝元勋”意味着什么。

但他知道,能封为“天朝元勋”的那都是从金田起义开始跟随洪秀全打天下的“老兄弟”,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贺昌群随即动身,找来挚友罗尔纲,随同鉴定曾水源墓的真实性。

不出所望,确实是曾水源的墓,整整94年过去了,曾水源的墓终于出现在人们的眼前。这是太平天国唯一一块完好的墓,它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就像是时间留下的刻痕,让我们能更加清晰的、更加具体的感受到那个动乱的年代。它传出了那个时代的真实性,代表了一个时代的风云激荡。

太平天国阵亡将士墓(太平天国唯一完好的天朝元勋墓地)(6)

风云变换的岁月,感谢有这样的先驱者为我们探索光明的道路,即使最后失败,但留宝贵的经验,时间终究无法抹去这些先驱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