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题材一直是电视剧创作的热门之选,但与数量大幅增加伴随而来的是此类剧集作品质量参差不齐。青春剧究竟如何与现实接轨?怎样将镜头真实瞄准青年成长的环境和生活、创作出符合公众审美的作品,已成为影视创作与播出平台都需要解决的命题。相比其他青春剧常弥漫的青春荷尔蒙气息,近日优酷热播的《亲爱的麻洋街》凭借温馨幽默的气氛和不疾不徐的叙事节奏收获了观众不少好评。优秀的年代青春剧是否将成为网剧新“蓝海”?《亲爱的麻洋街》又是用怎样的方式拓宽了青春题材的新边界?

亲爱的麻洋街电视剧结局预告(温情治愈有爽感)(1)

八十年代浮世绘

年代剧也能有爽感

如果可以穿越回八十年代,你的青春会是什么样子?1984年中国射击运动员许海峰在第二十三届奥运会上为中国夺得第一块金牌,打破了中国在奥运会金牌榜上“零”的记录。生活在广州麻洋街的街坊邻里正聚在街边一台电视机前庆祝这一历史时刻,载着易东东一家人的大卡车戏剧性的冲进人群,也冲进了麻洋街几家人的生活,故事的大幕正式拉开。

亲爱的麻洋街电视剧结局预告(温情治愈有爽感)(2)

亲爱的麻洋街电视剧结局预告(温情治愈有爽感)(3)

大院里露天摆放的餐桌、提着水壶去澡堂的名场面、街头的游戏机厅和随处可见的二八自行车……《亲爱的麻洋街》浓浓的怀旧风令人一秒上头。那还是学生们得了奖状会高举着回家,眼睁睁看着爸妈把这份荣誉镶起来挂在墙上的时代。那个年代,最珍贵的东西往往都要压在玻璃板下面。

亲爱的麻洋街电视剧结局预告(温情治愈有爽感)(4)

亲爱的麻洋街电视剧结局预告(温情治愈有爽感)(5)

《亲爱的麻洋街》从怀旧场景的还原来看,对80年代的环境特色捕捉得非常用心,让观众有穿越感,看似是青春题材但70后和80后似乎更容易发生共鸣。另一方面来看,其怀旧美学营造的视觉美感,使得这样一部讲述80年代青春故事的作品吸引了大量90后和00后观众的目光,收获不少好评。

亲爱的麻洋街电视剧结局预告(温情治愈有爽感)(6)

亲爱的麻洋街电视剧结局预告(温情治愈有爽感)(7)

亲爱的麻洋街电视剧结局预告(温情治愈有爽感)(8)

对场景的打造与还原是基础,从故事情节上看《亲爱的麻洋街》没有以惊险刺激的情节来博眼球,而是以“润物细无声”般的方式展开叙事。易东东善良又阳光,欧小剑内敛有责任心,故事中这两个人未来何去何从,让观众对马晓晓的归宿产生着好奇,为叙事埋下一条暗线。正因为各不相同的家庭环境,造就了几个年轻人不同的性格特点,让广州麻洋街充斥着青春感和烟火气,也让这部剧拥有了诸多耐人寻味的细节。

亲爱的麻洋街电视剧结局预告(温情治愈有爽感)(9)

近日剧情中,马爸爸的病令不少观众感到唏嘘,生活就是诸多无常与无奈的结合。生病前他还是那个全力支持女儿去北京追梦的爸爸,生病后却变成了依赖家人不舍得孩子远走的脆弱老人。《亲爱的麻洋街》几乎每一集都会引出一些与当今年轻人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涉及到爱情与亲情的抉择、理想与现实的对抗以及友情的经营等不同层面,看似是家长里短的琐碎呈现,却延伸至亲密关系建立、代际沟通等不同维度的社会问题,使观众与剧中人物实现情感共振。

市井气息浓厚

青春剧为何长盛不衰?

《亲爱的麻洋街》以一条街道六户人家生活变迁为窗口,反映了广州这座城市的发展变化,浓郁的市井气息令故事中青春群像的建立有了别样的韵味。2011年,谭松韵因在《甄嬛传》中成功扮演淳贵人而被观众所熟知,性格天真烂漫的她与这一次饰演的学霸马晓晓有份天然的贴合,人设张力十足。

许魏洲饰演的欧小剑天资聪颖却是个相对复杂的角色,本想考取警校的他却意外成为卧底,而所经历的被误解和煎熬、挣扎让他拥有了比同龄人更成熟的人物维度。牛骏峰饰演的易东东是个憨厚纯粹的人,脸上总有份天真感,他暗恋马晓晓多年并默默付出的状态戳中不少观众的“青春心事”。此外,仗义开朗的梁小宝、心思缜密却偏执的曾行等人物性格特色也都十分鲜明,观众几乎都能在生活中找到相似的人物面貌,从而能够轻松的融入到故事语境里。

亲爱的麻洋街电视剧结局预告(温情治愈有爽感)(10)

“没有人能够永远年轻,但永远有人正年轻着”,青春题材之所以是永恒的话题,是因其采用独特而敏锐的社会观察视角,记录着一代又一代年轻人的心声与人生价值观念。多年来,国产青春题材受日剧和韩剧影响颇深,但由于缺乏丰富的制作经验和极致的形式美呈现以及贴近现实的广泛题材,许多作品仅停留在表面的模仿上。《亲爱的麻洋街》借用鲜明的地域特点为其赋予了典型的中国色彩,更贴近当代人的社会生活,是以“暖人心”为全剧创作核心的一部良心力作。

亲爱的麻洋街电视剧结局预告(温情治愈有爽感)(11)

无论是易冬冬来到麻洋街第一天就扑倒了自己一见钟情的女孩马晓晓,还是马晓晓与欧小剑之间令人百转千回的细腻关怀,又或者剧中人相互信任、和睦有趣的邻里关系,麻洋街的故事始终都是那么的生动而真切。身处青春期的孩子们既善良纯粹又遵循不逾矩的感情交流,这似乎正是当下网络时代所缺少的宝贵情感。《亲爱的麻洋街》从细节出发,去呈现80年代纯粹真挚的爱情、友情、亲情和邻里情,讲述一群人跟随时代变化共同成长的故事,在共鸣之外建起了让观众从延续感情到关照自身生活的桥梁。

打造真实力量与治愈感

丰富青春题材的多维认知

故事的温度感和时代背景也有一定的关系,以往大多数青春剧是讲述90后一代人的故事,《亲爱的麻洋街》讲述的却是发生在80年代的青春故事。那个年代的人或许更单纯,情感表达更内敛,但无法否认的是,无论聚焦哪个年代,总会有让人难忘的生活细节和不同的人物群像。

剧中郝朴实误以为女儿偷钱,不分青红皂白就要动手打易茜茜,茜茜生气之下乱跑出门在街上被小痞子欺负,最终在欧小剑的帮助下解围。回到家后,面对茜茜内心的委屈,马晓晓简单几句话既是对妹妹的安慰,也道出了成长的真味。这一剧情设计从两个女孩的视角出发直面青春中的烦恼,观众在被故事感动和鼓励之余,更多记忆点是马晓晓独立、丰满的精神世界,这让作品拥有了温暖的治愈力量。

亲爱的麻洋街电视剧结局预告(温情治愈有爽感)(12)

“暂时落后没关系,勇往直前就行了”,看着马晓晓作为“尖子生”去参加北大的考试,易东东在失意迷茫的时候被欧小剑用这样一句温暖的话鼓励着,这也成为了全剧的金句。《亲爱的麻洋街》难得之处是两个男孩在面对喜欢同一个女孩时,并非是对立的情感关系,他们之间的友情同样深刻有力,这也证明了青春剧不一定非要刻意地去寻找伤痛,青春也可以是温暖欢乐的。

亲爱的麻洋街电视剧结局预告(温情治愈有爽感)(13)

亲爱的麻洋街电视剧结局预告(温情治愈有爽感)(14)

如今,城市生活相对独立且陌生的状态刺痛着当下年轻人,大家同住一栋楼却不熟悉甚至互不往来,孤单、寂寞成为许多年轻人的心理常态。人们最怀念的,往往是从前住一个街道没有距离感的人际关系。《亲爱的麻洋街》所呈现出的家庭成员关系之间的温暖与琐碎,铸造了真情的另一面——“甜蜜的负担”,每个人内心的秘密都交织在温情里,形成爱的力量,为观众带来心理满足。《亲爱的麻洋街》作为年代青春剧让观众看到一个风格、形态不一样的青春故事,剧中以精致的审美为依托,借助中国传统家文化内涵,深入挖掘与现代社会紧密结合的情怀,为青春剧这一品类的多元发展与多维认知带来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