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法国是什么样的?
经历了工业革命洗礼的欧洲,一派繁荣景象。
当时的法国巴黎,咖啡馆、酒店已逾2.5万家,即使是普通市民也可以到那里去享受一下生活的乐趣。
于是在那个年代,巴黎毫无疑问成为了当时欧洲的情色之都,人们夜夜笙歌,纵情享乐。
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一生放荡不羁的法国国宝级女作家西多妮·加布里埃尔·柯莱特(Sidonie-Gabrielle Colette,1873—1954),就是在这样的时代环境中成长起来的。
爆炸头、西服套装、翘着二郎腿叼着烟,以及充满挑衅与不羁的眼神……
光看照片都能感觉到眼前这个女人不简单。
柯莱特逝世后也是法国第一位获得国葬殊荣的女作家。
在她人生中最春风得意的时光,她总是出入巴黎最时髦的声色之地。
时而穿着华服和一大群男人调情,时而身着西装撩拨女人的心弦。
她能写出香艳无比的情色小说,也能写出正经耐读的经典之作,奥黛丽·赫本都是她的粉丝。
诺贝尔奖得主纪德曾称赞她:“写作自始至终无一败笔,无一赘语,无一俗套。”
柯莱特与赫本
柯莱特的一生曲折,极富传奇色彩,她的故事还在2018年被搬上了大荧幕。
英伦玫瑰凯拉·奈特莉(Keira Knightley)在电影《柯莱特》(Colette)中出演了这位“既自由,又受束缚”的伟大女性。
凯拉·奈特莉扮演的柯莱特
柯莱特出生的那个时期,是欧洲艺术蓬勃发展的黄金年代。
毕加索、海明威、菲茨杰拉德、莫迪里阿尼等一众艺术家、作家齐聚巴黎。
那些闪烁着情欲、诗歌、艺术和美酒的香艳流淌至今,仿佛一场流动的盛宴。
然而这一切,暂时都还与柯莱特无关。
柯莱特的童年并不好过,她出生在一个法国的农村家庭。
乡村田园的生活赐予了她一种天然的野性,带着些无拘无束的顽皮。
从少女时期开始,她的眼神中就已经饱含忧郁,并从此陪伴了她的一生。
少女时期的柯莱特
直到有一天,柯莱特遇见了开启她独特人生命运的男人——大她14岁的来自巴黎的作家、出版商威利(Willy)。
威利与柯莱特的父母是故交,时不时会远行过来拜访。
当时18岁的柯莱特,被威利身上的艺术家气质深深吸引。
不仅如此,见多识广的威利能与柯莱特一聊就是好几个小时,让这位久居乡村的女孩一下子打开了新世界。
一来二去,两人就擦出了爱情的火花。
《柯莱特》剧照
柯莱特也是敢爱敢恨的角儿,直接就和威利私奔到了大都市巴黎,并在不久后完婚。
当时大家都不敢相信,常年混迹巴黎社交圈的威利,居然会娶这样一位家境贫寒、没有任何背景农村姑娘。
但威利看中的,恰恰就是柯莱特与这些肤浅又自命不凡的名流的不同之处。
她爽朗、直言不讳,不穿束身衣,也从来不会以任何大众世俗的规则来束缚自己。
平凡却真实。
但美梦很快就被现实打破了。
婚后柯莱特才发现丈夫是个彻头彻尾的花花公子,不仅出轨处处留情,还公然把妓女带回家。
对此,威利的回答是:“男人都这样,我们是弱者,不像你们女人那么坚强,我们是欲望的奴隶。在这座城市里,我们这种行为是被默许的。”
为了获得更多的灵感,丈夫口口声声用自己的风流事迹为写作添砖加瓦。
不仅如此,威利还肆意挥霍金钱在赛马、赌钱方面。
至此,柯莱特才算真正看清了自己深爱的丈夫真面目。
愤怒的柯莱特回到娘家,她的母亲安慰她:
“别相信任何人,除了你自己。最好让婚姻适应你,你要变得更加强大!”
柯莱特最终回到了威利身边,但经过渣男丈夫的背叛“洗礼”后,柯莱特已经褪去了稚嫩的外壳。
她不再是最初的那个单纯无知的少女了,她早已看透了丈夫的心,她要学会用才能为自己谋取地位和权利。
《柯莱特》剧照
此时的威利负债累累,创作灵感也接近枯竭。
也是在这个时候,他意外地发现了柯莱特的写作才华。
威利深谙营销和人性,她不断鼓励柯莱特写作时要加入香艳的情趣,在一系列鼓励指点下,柯莱特写出了她的第一部小说《克罗蒂娜》。
只不过作者的署名是丈夫威利。
《柯莱特》剧照
令二人都没想到的是,《克罗蒂娜》问世后异常火爆,销量多到惊人,赚来的钱一度解决了威利的经济危机。
但是当时的女性地位十分低下,更别提成为一名女作家来获得财富与名声,柯莱特始终只能以威利背后的枪手这一身份自居。
所以这一切金钱与殊荣,最终都归威利所有。
《柯莱特》剧照
自从威利发掘了柯莱特这棵摇钱树后,便鼓励她接着写第二第三部……
有时柯莱特不愿意写作,威利就把她关在屋子里,一天之内写不到4个小时,就不允许她出门。
《柯莱特》剧照
与此同时,威利还发现了妻子同性恋的倾向,当他了解到柯莱特属于“体验派”的作家后,便有意无意地鼓励妻子出轨同性情人。
在巨大的利益面前,婚姻、爱情、忠诚似乎都变得不值一提。
《柯莱特》剧照
威利和柯莱特的婚姻已经名存实亡,两人之间只剩下利益在维系着。
年轻的柯莱特也看开了,既然丈夫默许,为何不让自己活得更快乐些呢?
她开始沉迷于拥有众多情人的生活中,无论异性同性。
很多慕名而来拜访威利的女人,也会在见到柯莱特后被她身上散发的性魅力所吸引。
《柯莱特》剧照
来自美国的社交名媛乔治娜,是柯莱特的第一个女人。
但乔治娜可以在白天睡完柯莱特后,晚上又爬上她丈夫威利的床……
夫妻俩对此都心照不宣,还把这件事当成素材写进了小说里。
这便是他们开放式婚姻的开始。
要知道,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法国,社会风气仍旧守旧。
《柯莱特》剧照
那的确是个人神共乐、人鬼情未了,注重感官享乐、声色犬马的时代。
好玩,富有、繁荣、霓虹闪烁、载歌载舞,充盈着麦片、葡萄干、果仁还有多姆咖啡馆的鱼子酱。
《柯莱特》剧照
柯莱特彻底放纵了自己,享受着威利给她的自由。
后来柯莱特的另一位同性情人对她说:“可是你不快乐。”
她回击道:“谁的人生快乐呢?”
《柯莱特》剧照
与此同时,柯莱特以自己为原型的小说人物在巴黎艺术界声名鹊起,还诞生了一系列如香皂、香水和糖果罐的衍生周边。
巴黎城中的每个少女,都希望自己成为柯莱特创作的三部曲小说的女主人公克罗蒂娜。
放飞自我的柯莱特,不在乎别人怎么看她。
她开始异装出没,还和当时的同性情人当众接吻,其开放程度惊呆了当时还算开放的法国人。
《柯莱特》剧照
后来柯莱特还迷恋上了舞台剧表演,登台表演时,她露过左乳,其香艳程度令人瞠目结舌。
似乎相较于对柯莱特作家身份的赞美,她无比开放的生活作风则让她更加闻名。
当然还有对爱情大胆的追求,哪怕是女人之间的爱。
宁愿做一个忠于自我欲望的野兽,也不愿再做困顿苦闷的怨妇。
“她始终追求爱情,哪怕是女人之间的爱。美酒、美食,生活中所有美好的事物,在她的笔下变得出人意料的神奇。现在她已经七十五岁高龄了,却拥有世界上最迷人的眼睛和魅力十足的猫一样的小脸。”
柯莱特的头号粉丝——著名的女权作家波伏娃曾如此写道。
柯莱特在当时社会下的所作所为,以及《克罗蒂娜》小说中对同性爱恋的涉猎,跨越了性别的藩篱,可以说是对“异性恋正统主义的打破”。
对LGBT这个群体展开了更深层次的探索,以及对性文学表达的革命性突破。
在经历了无数段恋情与艳遇后,52岁的柯莱特终于遇到了人生挚爱——她的第三任丈夫,一名叫莫里斯·古德凯的记者。
柯莱特称这是她最幸福的一段婚姻。
看来,在浪荡了大半生后,依旧是“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的感情,才最刻骨铭心。
在女作家朱莉雅·克丽斯岱娃看来,“柯莱特的作品自始至终是对爱情关系的逃避,对夫妻生活的挣脱,为了追求一种永恒的境界。”
毫无疑问的是,柯莱特是美好年代的传奇人物和非议人物。
这位20世纪法国最伟大的散文作家,她的一生都围绕着婚姻生活和性,她的著作翻译成各国文字,在各国被广泛阅读。
柯莱特一人千面,却始终爱意浓浓。
即使在她逝世几十年后的今天,她的生活和作品依然动人心弦,人们也在不断重新发现她的作品的深度和现代性。
柯莱特于1954年8月3日去世,因为离过婚的缘故,天主教会拒绝为她举行宗教葬礼。
但法国为她举办了国家葬礼,被埋葬在拉雪兹神父公墓,柯莱特因此成为法国第一位获此殊荣的女作家。
既自由,又束缚;既真实,又彷徨。
这是对柯莱特的一生最恰当的评价。
人生的许多过程就是在一场戏中开始,又在另一场戏中落幕的。
无论你选择以什么样的方式度过一生,也希望你即使身陷沟壑,也能仰望星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