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回顾

shangqihuigu

上一章,我们讲述了老子的“不言之教”,评论里的小伙伴们认为,不言之教只指圣人;但《道德经》之所以流传至今,依旧被众人推崇,不就是因为它其中的道理,既可用于治国安邦,也可用于日常生活。它其中蕴含的能量是无尽的,在百味人生中,领悟“道”的真谛。

道德经人生要懂得及时归零(道德经第五章不干预)(1)

在这一章里,老子说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从表面上理解,就是老子在谴责“天地”与“圣人”的不仁慈,将万物生灵与百姓当做“刍狗”一样用完就丢弃。

这样的说法对不对呢?我记得在《诛仙》这部经典的神武小说里,开篇就讲述了“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句话。而这部小说主要讲的就是,众生修仙,为了长生不老而产生了门派之分,互相争斗。

在这里我们可以理解一下,正因为天地将万物视为低贱的刍狗,所以众生才各相追逐修仙之路。但小说终究也只是作者幻想出来的,当不得真。至于老子到底是什么样的意思,那我们就先学习一下吧。

道德经人生要懂得及时归零(道德经第五章不干预)(2)

《道德经》的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tuó yuè]乎?

虚而不屈,动而俞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译 文

天地是无所谓仁慈的,它没有仁爱,对待万事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任凭万物自生自灭。

圣人也是没有仁受的,也同样像刍狗那样对待百姓,任凭人们自作自息。

天地之间,岂不像个风箱一样吗?

它空虚而不枯竭,越鼓动风就越多,生生不息。

政令繁多反而更加使人困惑,更行不通,不如保持虚静。

道德经人生要懂得及时归零(道德经第五章不干预)(3)

悟之所得

首先,我们解释一下“刍狗”是什么意思。“刍狗”在古代意为草扎的狗,用于祭祀。祭祀之前人人敬畏供奉,祭祀之后,就将烧完的余物如垃圾一样扔了。也正是因为这样的解释,让世人对老子有了误解。

然后,我们接着理解下面这句话,“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橐龠的意思是古代的风箱,内部是空的,你只要鼓动他,它就会一直有风呼出。但如果做太多繁杂的东西,反而会使它不通畅,不如保持物质最原本的状态和作用,虚静的最好。

道德经人生要懂得及时归零(道德经第五章不干预)(4)

看完分析,你是不是会疑问,“不仁”到底是何意?

其实,老子所说的“不仁”,并非不仁慈、不仁爱的意思。他想表达的意思是“不偏爱、不干预”的意思。

天地应该顺应万物的自然生长,不去偏爱,干预他们的发展。而圣人也是如此,对百姓不应过于干涉,应任由他们的生活方式,自我发展。这些都遵循着“道”的运行规律,是一种自由论之说。老子在这里打破“主宰之说”,倡导自由论;其目的是消除外在的强制性与干预性,而使人的个别性、特殊性以及差异性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当下的我们就是老子言论的最大获益者。很多企业提倡个性化、创新思想。对员工采取一种放养式的管理,这也应对了老子在本章最后所说的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天地顺应了自然的发展,万物反而能生化不竭;对待人,也是如此,过多的规矩与政令反而会导致人员的衰败。何不如, 顺应万物,放任其自由生长。

这也就是老子主张的“无为之治”,从天道到人道,从自然到社会,皆遵循着“道”境。

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不要打着“关心、为他好”的旗号去干预。这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你可以有建议,但不要强制干预。

道德经人生要懂得及时归零(道德经第五章不干预)(5)

以上言论仅为个人学习理解所得,将大道理转化成生活中的小道理。如有建议,可在评论处提出,与我交流探讨,谢谢!

下期预告

《道德经》第六章“绵绵呵!其若存!用之不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