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专题2018年,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文言文复习方法和策略?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文言文复习方法和策略(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专题)

文言文复习方法和策略

文言文专题

2018年

【重庆市(A卷)】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15分)

①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①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③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④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注】“琅琊也”,教版写作“琅邪也”。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1)名之者谁(        )

(2)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 

(3)觥筹交错(         )

(4)树林阴翳(         ) 

10.用现代汉语译下面的句子,(4分)

(1)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11.下列对文章内容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3分)

A.第②段“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采用对偶手法,描写了山间变幻多姿的早晚景物,两幅画面对比鲜明。

B.第③段”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既照应了首段太守“饮少辄醉”,也凸显了作者政治失意、仕途坎坷的内心抑郁和苦闷。

C.本文除第①段外,每段开头都用领起词语引出下文。从”若夫”到“至于”到“已而”,展开了从景物到游乐到归来的一幅幅画卷。

D.这篇文辞优美的山水游记,通过醉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四个画面,展现了太守与民同乐的美好场景。

12.课文中的“环滁皆山也”,在作者初稿中表述为下面链接材料的内容。请联系课文第①段,分析者这样修改的原因,(4分)

【链接材料】环滁四面皆山,东有乌龙山,西有大丰山,南有花山,北有白米山。

答案:

10.(4分)(1)野花开了,有—股清幽的香味(1分),好的树木生长茂盛,形成浓郁的绿荫。(或。野花开放而散发出幽微的香气,美丽的树术枝繁叶茂,一片浓荫”)

(2)游人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1分),却不知道太守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啊(1分)。

(或“游人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可是不知道太守自有他所乐的事情”)

11.(3分)B(颓然,这里指醉醺醺的样子,无抑郁和苦闷之意。)

12.(4分)课文“环滁皆山也”一句言简意丰,已经写尽了滁州群山环抱的地理形势(2分);链接材料中所写的另外几座山与课文写的琅琊山无关,可以省去(2分)。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一)阅读《岳阳楼记》,回答8-10题(8分)

岳阳楼记

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8.(2分)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大观: (2)景:

9.(4分)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2)先天下之优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0.(2分)“古仁人”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滕子京也有这样的胸襟吗?请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理由。

答案:

8.(2分)(1)雄伟景象 (2)日光

9.(4分)(1)波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

(2)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

10.(2分)有。“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体现了滕子京虽遭贬谪,却没有因此沉沦,而是积极理政,政绩显著,所以他做到了“不以己悲”。

【陕西省】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20题。(12分)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①,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②,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节选自《史记·管晏列传》)

【注释】①贾(gǔ):做买卖。②召(shào)忽:齐人。与管仲一起事奉公子纠,公子纠被杀后召忽也自杀。

17.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含义。(4分)

(1)吾始困时 (贫困) (2)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 (谋划)

(3)知时有利不利也 (时机) (4)吾尝三战三走 (逃跑)

评分标准:每小题1分。共4分。

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D)(2分)

A.分财利多自与 吾与汝毕力平险

B.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 至于负者歌于途

C.召忽死之 辍耕之垄上

D.生我者父母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评分标准:选项正确,得2分。共2分。

19.请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答案】鲍叔不认为我没有羞愧之心,他知道我不以小节为羞耻,而以功名不能显扬于天下为耻辱。

评分标准:每翻译一句,得1分;句子通顺,得1分。共4分

20.选文中的鲍叔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答案】鲍叔是一个轻利重才、知人识人的贤士。

评分标准:答对一点,得1分。意思对即可。共2分。

【参考译文】管仲说:“我当初贫困时,曾经和鲍叔一起做生意,分财利时自己总是多要一些,鲍叔并不认为我贪财,而是知道我家里贫穷。我曾经替鲍叔谋划事情,却使他更加困顿不堪,陷于窘境,鲍叔不认为我愚笨,他知道时运有时顺利,有时不顺利。我曾经多次作官多次都被国君驱逐,鲍叔不认为我不成器,他知道我没遇上好时机。我曾经多次打仗多次逃跑。鲍叔不认为我胆小,他知道我家里有老母需要赡养。公子纠失败,大臣们都认为屈辱而自杀,而我宁愿在牢中受到羞辱,鲍叔不认为我没有廉耻,知道我不因小的过失而感到羞愧,却以功名不显扬于天下而感到耻辱。生养我的是父母,真正了解我的是鲍叔啊。”

鲍叔推荐了管仲以后,情愿把自身置于管仲之下。他的子孙世世代代在齐国享有俸禄,得到封地的有十几代,多数是著名的大夫。因此,天下的人不称赞管仲的才干,却赞美鲍叔能够识别人才。

【辽宁省沈阳市】

7.阅读选文,完成7~10题。(14分)

【甲】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乙】

见足下①题字,以为是必磊落人也。如是已逾年,恨未识足下面耳。庭坚少孤,窘于衣食,虽早知从先生长者学问,而偏亲②白发,不得已而从仕。故少之日得学之功十五,而从仕之日得学之功十三,所以衰懦不进,至今落诸公之后也。窃观足下天资超迈,有亲以为之依归,春秋未三十若刻意于德义经术当不止此耳。非敢谓足下今日所有不足以豪于众贤之间,但为未及古人,故为足下惜此日力③耳。

(节选自《黄庭坚集·答李几仲书》,有删改)

【注释】①足下:敬称,您。②偏亲:黄庭坚父亲早亡,而母亲在世,故称偏亲。③日力:岁月。

7.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窘于衣食 皆以美于徐公

B.故少之日得学之功十五 公问其故

C.而从仕之日得学之功十三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D.有亲以为之依归 吾谁与归

8.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5分)

(1)见足下题字,以为是必磊落人也。

(2)如是已逾年,恨未识足下面耳。

9.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春 秋 未 三 十 若 刻 意 于 德 义 经 术 当 不 止 此 耳。

10.【甲】【乙】两文都出自文学前辈写给年轻人的文字。依据选文回答问题。(4分)

(1)【甲】文表现了宋濂怎样的优秀品质?(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2)【乙】文中黄庭坚指出李几仲在学业上的差距是_______,对他提出的希望是_______。(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答案:

7.D

8.(1)我看见您题写的宇,认为这一定是光明磊落的人(写的)。

(2)像这样已经过了一年,(我)很遗憾没有和您见面。

9.春秋未三十/若刻意于德义经术/当不止此耳。

10.(1)宋濂:勤奋好学;诚信。

(2)学业上没有古人优秀;珍惜时间(努力学习)。

【湖南益阳】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12~15题。(17分)

【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乙】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蟬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为一说,使与书俱。                       (节选自《黄生借书说》)12.下列各项中的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  便舍船,从口入。(《桃花源记》)

B.媵人持汤沃灌      赴汤蹈火(成语)

C.故有所览,辄省记    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

D.为一说,使与书俱    全石以为底(《小石潭记》)

13.下列各项中的加点词意义与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当余之从师也         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

B归而形诸梦          乃摘而藏之,又备经年裹物之用(《芙蕖》)

C.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

D.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岳阳楼记》)

1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2)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15.【甲】【乙】两文都运用了何种写作手法?试作具体分析。(3分)

答案:12.(3分)B

13.(3分)C(C项“以”,介词,分别为“用”和“凭借”之意)

14.(8分)(1)(4分)(我)住在旅舍里,主人每天供应我两顿饭,没有新鲜肥美的东西可以享受。(“寓逆旅”“日再食”“鲜肥滋味”各1分,句意正确1分)

(2)(4分)这以后我才感叹借书的人用心专一,而小时候的时光是多么地值得珍惜啊!(然后”“为”“可惜”各1分,句意正确1分)

15.(3分)两文都运用了对比手法。(1分)甲文重点将自己从师学习时条件之艰苦与同舍生的奢华作对比;(1分)乙文既有“我”借书读之专与藏书多而读书少的对比,也有黄生与自己在借书这件事上彼此不同遭遇的对比。(1分)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二)阅读下面两段古文,完成13-16题(共14分)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出师表》)

【乙】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

 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公输》)

13.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已持臣守圉之器(通“御”,抵御) B.不求闻达于诸侯(听说达到)

C.后值倾覆(失败) D.遂许先帝以驱驰(奔走效力)

14.下列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遂许先帝以驱驰 潭中鱼可百许头

B.先帝不以臣卑鄙 咨臣以当世之事

C.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虽杀臣,不能绝也

D.乃不知有汉 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

15.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译文:

②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译文:

16.【甲】文中诸葛亮自述刘备来访可用成语 形容。[甲】【乙】两文中刘备与墨子都达到了各自的目的,其成功原因是什么?(4分)

答案:

13.B (闻达:显达扬名,扬名显贵。)

14.C

15.

① 我原本一个平民,在南阳亲自耕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