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山越岭看京郊的山(雄浑厚重话绛山)(1)

绛山之渊源

绛山,又名紫金山,峨嵋山,东连太行,西接吕梁,南与中条照应,北与霍山对峙,逶迤连绵200余华里,是隔离涑水、汾水两大流域,横跨运城、临汾两个盆地,连接秦晋、晋豫的一条重要山脉。

关于绛山由来,史料上一般的说法是因山体的颜色为赤褐色而得名。笔者查阅相关典籍,经过多方分析,得到更为全面合理地认识和理解。

先从“绛”字说起,绛,字面意思是大红色。从古至今,凡帝王将相到民间百姓,都把“绛”当作尊贵、吉祥、喜庆的颜色。古代称天上的银河为绛河;唐代诗人白居易《牡丹芳》诗曰:“千片赤英霞烂烂,百枝绛点灯煌煌。”就是赞美牡丹之“绛”色。古代皇宫门阙皆为“绛”色,称之“绛阙”,皇宫王府用的帐帷亦为“绛帐”,帝王将相着装习惯为“绛”色,直到如今,大凡吉祥喜庆的场面,均以“绛”即大红色为主色调。

究竟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从什么时候开始称为“绛”,最早的文献见于《史记》晋世家第九所载:“(献公)八年,士蒍说公曰:‘故晋之群公子多,不诛,乱且起。’乃使尽杀诸公子,而城聚都之,命曰绛,始都绛。……”据《史记》注释与绛县晋国文化研究小组多方实地考证,该“都绛”为今绛县古绛镇南城村,现尚存不少遗迹。

为什么晋献公非选择“绛”字作为晋国国都的名称呢,笔者分析,当时,晋献公以“绛”作为其国都的名字是经过一番认真斟酌的,至少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考虑,其一,“绛”和天上的“绛河”交映相辉,寓意晋国之基业像“绛河”那样永恒久远,辉映天下;其二,让晋国像“绛”色那样熊熊炽炽,红红火火,富贵长远,吉祥如意;其三,当时晋国的疆土虽然已经扩大到现在晋南大部地域,但其核心区仍在以绛山为中心的地域,而其山的表层颜色又是和“绛”极为相近的赤色,于是,就以山之“绛”色为晋国都城之名。

从此之后,天下人将晋国的都城称之为“绛”;将其京畿周围的核心区称之为“绛地”、“绛郊”;将横贯晋国京畿的山脉称之为“绛山”。自晋献公始,历惠、怀、文、襄、灵、成、景八位国君,景公十五年(公元585年)迁都新田(今临汾侯马市),共在此为都84年。迁都新田后,称原都城为“故绛”,命新都城为“新绛”。期间,晋国霸业鼎成,称霸天下160年,各国诸侯臣服,“绛”地名扬天下,绛山横空于世,举世仰视之。

绛山之悠久

史学界公认古河东地区是中华民族重要发祥地之一,而绛山就是古河东地区最重要的地标之一。

若把绛山比作一座丰碑,那么,她的周围就是用黄土堆就的座基。其基座由高低,向下延伸,山南延伸到涑水河岸,山北延伸到汾浍之滨。形成了南北两个非常广袤的黄土丘陵带,其中绛县境内东西长约20华里,宽10华里的台垣丘陵区。面积达200平方公里,占绛县县境面积的20%左右。早在新石器时期,绛山南北两面的涑水、浍水、汾水河槽一片汪洋,先民们依土而栖、临水而汲,在绛山脚下这片厚土上繁衍生息。如今,绛山周围,密布着周家庄遗址、韩庄遗址、西吴璧冶铜遗址等新石器时期遗址,可以说,随便掬一把土都能嗅到先民的气息。

春秋战国时期,绛山就像一座世人瞩目的大舞台,自公元前980年周成王封其弟虞于唐至公元前376年韩、赵、魏三家分晋,在长达704年间,三十七位晋国国君,此下场来彼登台,上演了晋侯定国、文侯勤王、献公勃兴、文公称霸、景公扬威等一场又一场波澜壮阔的历史大戏。

晋国时期,贤臣良将很多,他们多数都是生长于绛山周围的当地人,如晋献公时期的大夫士蒍是古绛镇南城村人、历史上最有名的晋国贤臣介子推是安峪镇郇王村人,清代以前,绛县境内就有两处介子推庙,一座在其家乡郇王村,一座在绛山脚下的西乔村;晋文公时期直接指挥城璞大战的狐毛、狐偃是卫庄镇范村人,清代以前,该村建有祭祀狐毛、狐偃父子的将军庙;灵公时期的良史董狐的食邑在安峪镇董封村。

在绛山之麓,代有人才出,究竟出过多少帝王将相、良将重臣、鸿儒名士,实在是灿若繁星,难以统计。

翻山越岭看京郊的山(雄浑厚重话绛山)(2)

绛山之厚重

在历史的长河中,所有发生在绛山的一切都深深烙印在她的躯体中,化作深厚的文化积淀。

先看地面人文景观。

绛山主峰座落在绛山东端,俗称“三县顶”。顾名思义,就是三个县共同拥有的山顶。也许是造物主的特意安排,在这里,三座山峰分南、西、北对峙鼎立,而这个地方恰恰又是绛县、闻喜、曲沃三个县的分界处,这三座山峰就像各县派出的武士一样固守在自己的版图上。不知什么年代,三个县通过协商,各自在属于本县的山峰之巅修建一座标志性建筑。绛县在南顶泰山顶修建起元帝台;闻喜县在西顶玉皇顶上修建起玉清宫;曲沃县在北顶四棱寨(亦称老君顶、紫金顶)修建起老君庙。

“三县顶”建成后,三座建筑巍然屹立在绛山三座绝顶之上,就像三根擎天之柱,直指云天,形成三足鼎立之势。无论从山南绛县看,还是在山北曲沃望,或是站在闻喜之峨嵋岭远眺,“三县顶”上的庙宇历历在目,成为当地一处颇富魅力的名胜和独具特色的地域标志。历朝历代,无论高官贵胄,文人墨客、山野村夫,纷纷慕名而至,朝拜游览,吟诗作画,领受自然之美景,畅舒胸臆之逸怀。

史书谓绛山“其石皆赤”,其实不完全是这样,在“三县顶”东首,有一段山脉,在仅有几百米的距离中,从西至东,其山峰竟有赤、黄、白三种颜色,与主峰相连的锦屏山为赤褐色,俯卧其侧的龙岩山通体为浅黄色的蜂窝岩,紧连龙岩山的是非常有名的白石山。实乃天造地设,极为鲜见。

古代,名山大川均为儒、释、道中人建寺修庙、传经布道的地方,绛山乃一方名山,高耸险峻,悬崖峭壁,涧幽壑深,坡岭连绵,必然是各方高人云集青睐之处。如今,横贯东西百里绛山,数十座峰峦沟壑之间,景观比比皆是,庙观随处可见。在绛山南面阳坡绛县境内,古代十景中,除有“绛山晓日”、“沸水濂波”两处景观外,还有将军庙、紫霞宫、朝阳洞、山神庙、青龙寺、虎头山、骆驼岭、滴水崖、石门口,马蹄石等十多处人文景观。

在绛山北面阴坡曲沃境内,古代十景中,有“景明瀑布”、“济溪印月”、“晋殿悬冰”、“绛山晚照”四景处自绛山,还有白石楼、九龙庙、王母庙、无影塔、真武庙、印月亭、 龙见绛郊处等多处人文景观。

再看地下文物。

如果把地下宝藏展现在世人面前。这里将是一个誉满华夏、名震世界的地下博物馆。

春秋时期,晋国声名最显赫的晋献公、晋文公、晋灵公三座巨型丘状大墓分别坐落在绛山东首的槐泉村、下村、东刘家村。其中晋文公、晋献公墓为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2005年,在绛山脚下的绛县横水镇北坡,省文物局考古所经过对三座大墓为期四个多月的发掘,探明这里是一处西周时期的大型墓地。墓中出土了有铜质车马器构件的陪葬车及大量玉器,有铜鼎、铜辖、鬲、爵、盘、甬钟等器具,最为重要的发现是椁室内出土的荒帷,是目前我国考古发现的时代最早、保存最好、面积最大的墓内装饰图案实物,初步推测墓主人的身分为较晋国低一级的诸侯国国君墓。

绛山之慷慨

有史以来,绛山把富含在躯体里的宝藏全部奉献给一方子民。

山里之矿。《山海经》等古籍载,绛山底下蕴藏着金矿、铜矿等有色贵重金属,历代均有人开采冶炼。

山间之水,在绛山东端绛县南樊镇沸泉村,有绛县最大的泉水沸泉。郭璞注《水经注·卷六》载:“绛水出绛山东,寒泉奋涌,扬波北注,悬流奔壑,一十许丈。青崖若点黛,素湍如委练,望之极为奇观矣。其水西北流注于浍。”《绛县志》载:“沸泉,又名绛水,源于县城东北12.5公里的绛山脚下沸泉村,因泉水从石缝中沸出而得名。又因绛山脚下之水故称绛水。泉水出露长度180米,泉出露标高575米,年均流量为每秒0.42立方米,年均径流量1315万立方米。泉水出沟向北半里许,入曲沃县的白水、景明村,汇入浍河,泉水晶莹透清澈,为绛县十大景之一。”

山体之石。绛山周围一带古建筑非常多,石牌坊、石碑楼、石碑、石柱、石板街比比皆是,就连平民百姓建筑民房也用条石垒根基。现在,绛山周围一些村落里不少古代民居根基石都是从绛山采运下来的绛山石,远远望去,就像缠上一圈红色的围裙,非常好看。再如南樊镇石牌坊,全部用青石筑就,其石质色泽一致、纹路细腻、异常坚硬,历经数百年风雨剥蚀而毫无风化之迹象,实乃石中之上品。绛山的采石业究竟始于何时,恐实难以考。现在能够看到的绛山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到处可以看到各种采石场,采矿厂,其品种除建筑所用的成型石料外,还有大理石、石灰石、镁石、硅石等。

山麓之粮。绛山之阳台垣绵延,农田如织,实乃一方黎民之天然粮仓。一到夏季,一望无际的麦田翻腾着金色的波浪,人欢马叫,机声隆隆,丰收的麦香沉醉了整个绛山,整个绛县,整个绛县人民的心田。更令这里农民自豪的是,由于绛山之垣水深土厚,日照充足,所种小麦生长期长,筋道好,十多处面粉厂把当地人吃剩下的余粮加工成优质面粉,畅销到省内外的许多大城市。

山岭之果。绛山除一些最高主峰为赤褐色的山石外,其周围的山峰沟壑里均为黄土覆盖。也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勤劳的山民们在绛山周围的土岭上栽植了大量的松柏树以及柿子、山楂、花椒、山杏等果树。用透射着生命的绿色把绛山周围装扮的郁郁葱葱,特别是每逢秋季,

树叶流丹,绛山上下层林尽染,硕果飘香,宛若一幅绝妙的山间丰收图。

翻山越岭看京郊的山(雄浑厚重话绛山)(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