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电影兵家必争之地的春节档就这么轰轰烈烈的拉开了阵势。

“永远欠一张电影票”的星爷情怀之作——《新喜剧之王》,“国民岳父”韩寒的《飞驰人生》,“黄金铁三角”宁浩执导,黄渤、沈腾领衔主演,徐峥特别出演的《疯狂的外星人》。

大导名演三足鼎立的局面,唯有一部《流浪地球》,显得有些单薄。

流浪地球算是史诗佳作吗(出字幕了还鼓掌)(1)

除了改编的原著是被喻为“以一己之力将中国科幻文学提升至世界水平之人”的刘慈欣与特别出演兼投资人的吴京,领衔主演的屈楚萧、李光洁、吴孟达、赵今麦,几乎没有几个熟面孔。

春节档上这样的电影,堪称博弈。

流浪地球算是史诗佳作吗(出字幕了还鼓掌)(2)

《流浪地球》改编自刘慈欣同名小说,主要讲述了未来太阳即将毁灭,太阳系已经不适合人类生存。

面对绝境,人类开启了“流浪地球”计划,试图带着地球一起逃离太阳系,寻找人类的新家园的故事。

灾难来了选择带着地球逃离,妥妥的中国科幻片。

试映时《流浪地球》原著作者刘慈欣也到了现场,第一次看到成片的大刘很高兴地说:

“这部电影出人意料的好,开启了中国科幻电影的元年。”

流浪地球算是史诗佳作吗(出字幕了还鼓掌)(3)

一句中国科幻电影元年,谁知背后心酸。

说起中国科幻片永远是科幻迷心中的痛。

质量远低于其它类型的电影不说,强技术与高投入的需求更使本土科幻被贴上粗制滥造、圈钱的标签,看国产科幻甚至不如看神话传说来的有趣。

《西游记》的孙悟空年年春节档都拯救世人,五百年前的故事说到烂,五百年后的事情讲的五百年前的人都不信。

流浪地球算是史诗佳作吗(出字幕了还鼓掌)(4)

所幸,首战告捷。

流浪地球算是史诗佳作吗(出字幕了还鼓掌)(5)

流浪地球算是史诗佳作吗(出字幕了还鼓掌)(6)

中国的演员 中国的导演 中国的特效=没人信。

说到底,有的是有心无力,有的是无心也无力。

作为《流浪地球》主演的吴孟达在之前采访的时候就说道,想要拍摄大型科幻片,与综合国力、经济发展、剧本创作等各方面都分不开的,因为《流浪地球》的团队值得信任,所以才接下这一部电影。

这潭水浑的,演员都怕。

所以,从一开始《流浪地球》的主演幕后就定了同一个出发点,给孩子埋下一颗科幻的种子,勇于想象的种子,它可以拓宽孩子的想象力和它的执行力。

片中的人在地球毁灭绝境中寻找希望,《流浪地球》的主创们也在科幻电影中寻找希望。

流浪地球算是史诗佳作吗(出字幕了还鼓掌)(7)

从北京CBD到上海外滩的东方明珠,冰封下的实景淡化了科幻电影中国的“水土不服”,地下城的小摊贩、雷佳音的痞子哥。

你说它是科幻地下城,你也可以说是另外一层皮的老北京,严密逻辑线下,带着氧气面罩的东方面孔似乎没有那么出戏。

流浪地球算是史诗佳作吗(出字幕了还鼓掌)(8)

导演与编剧甚至为原著写了一百多万字的底稿,说到底就是为了让人相信。

末日来临时,中国人的故事,每一个细节都是细腻的贴合人物情感性格,甚至电梯里的绳索的声效,雪打在氧气罩上的敲击声,都做的无可挑剔。

为了让中国的孩子看一部好的本土科幻片,郭帆准备了五年

筹备拍摄四年的时间,剧组美术指导从他进组开始谈恋爱,结束时孩子都生了。

流浪地球算是史诗佳作吗(出字幕了还鼓掌)(9)

剧组的视效团队足足画了3000张概念设计图,这其中包括行星发动机、地下城、运载车等所有场景的细节构思。

随后根据概设图,视效团队又画了8000张分镜头画稿,4年的时间,又是另一种绝望下的希望。

“舞美公司太贵了,就得自己去完成。我们没有工业化相对应的部门去支撑这个东西的完成。那怎么办呢?我们为了省钱,屏幕是裸屏,后面没有壳,在青岛拍摄又潮湿,经常会短路。吴京拍失重的这个部分也是完全靠个人经验,因为用不起电动威亚和机械臂,所以用传统威亚做失重就非常困难。演员穿的装甲大概是一百多斤,穿上它能够站起来就很困难。”

流浪地球算是史诗佳作吗(出字幕了还鼓掌)(10)

刘慈欣就曾评价郭帆导演:

“他对科幻有情怀,而且对科幻的理解,包括对科幻如何与电影结合的理解很深,特别是一个很宏大的科幻设计如何把它和中国的文化、中国的国情结合起来,他有很深刻的见解。”

说到底,整个剧组吃苦当吃补,一堆人在一起跟个家似的,就是觉得这事能做,这事该做,而且相信这事能成。

流浪地球算是史诗佳作吗(出字幕了还鼓掌)(11)

流浪地球算是史诗佳作吗(出字幕了还鼓掌)(12)

当然,除了认真、热爱、注重细节,一部好电影最重要的是,能让人看了之后心里有点触动,无论是视觉还是情感。

这样,才会第一次进去看回来自来水号召别人第二次去看。

良性的电影票房,应该是自发营销。

美国大片的优势是巨大投资与成熟团队,可这却是《流浪地球》的短板,所以整个剧组将爱的核心放大,将整部科幻片注入中国式情感内核,张弛有度。

与荷尔蒙爆棚的好莱坞电影相比,《流浪地球》的节奏中规中矩,添加了中国特色家文化后,科幻背后显然更克制。

流浪地球算是史诗佳作吗(出字幕了还鼓掌)(13)

片中既有父子情,也有友情、兄妹情、爷孙情,甚至于最后上升的家国情。

每一步情感的升华和释放都难得的恰到好处,无论是爷爷去世时一遍遍叮嘱回家,还是片中儿子不理解父亲却在最后一刻哭着恳求父亲不要牺牲答应他回家时,都是隐藏的泪点。

恐怕再没有一个国家,能如中国人有这般对故乡家园的执念,无论多难多险,一定要回家,落叶归根,一家团圆。

片中,有一只鲸鱼上了岸,因为回家迷了路。

所有人都只有一个信念,要活下去,要回家。

只是后来的小家成了大家,所以我们哪怕带着地球,也要一起流浪。

导演郭帆一段话也许最能解答这种情愫:

“几千年来我们是面朝土地背朝天的,所以我们对土地情感的那个核让他们觉得我们奇怪,但这刚好就是我们的独特性,这个东西就变成了它应该是中国科幻的一个形态。”

流浪地球算是史诗佳作吗(出字幕了还鼓掌)(14)

流浪地球算是史诗佳作吗(出字幕了还鼓掌)(15)

影片中,吴京说过这么一句话:

“有人的文明才叫文明。”

说到底,打动人的东西始终是与情感有关的东西:亲情、友情、爱情,无论电影也好,歌曲也好,注入了情感,将科技与人类情感的矛盾放大,灾难来临时,有希望才不绝望。

灾难片的内核说到底,还是爱。

尽管作为起点的《流浪地球》还有很多的问题,比如旁白出戏,最后过于提升主题而有些突兀,但严谨的逻辑与细节,都担得起开启科幻新元年的名号。

就像导演郭帆说的,这部电影花费了近四年时间打造,其间遭遇的最大困难是来自各方的质疑,他呼吁社会以更宽容的心态对待新生的中国科幻大片。

流浪地球算是史诗佳作吗(出字幕了还鼓掌)(16)

“就像火车刚发明时还没有马车跑得快,但如果没有当年那辆火车,就没有今天的高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