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神兽狍子马路上奔跑(作为东北五大神兽之一)(1)

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东北俚语

去年一段狍子狍子在冰面上蹦跳的视频爆火,那只快乐狍子搞笑奇葩的运动姿势让全世界的人都着了魔,东方狍子的憨憨形象开始被大众所熟知,反应总是慢半拍,遇到危险后不像其他动物般拔腿就跑,而是驻足原地静静思考跑还是不跑,感到害怕时屁股上会炸出一团"白花",袍子究竟能傻到什么程度?它们真如憨憨般没脑子还是另有其因

傻里傻气

狍子绝对算得上低智商动物群中的一届扛把子,靠着清奇的脑回路以及各种奇葩的行为,硬生生把自己这一种群给"玩"成了世界濒危物种,它们的萌点主要有五条,第一,袍子在发现天敌或是猎人后,不会像梅花鹿、兔子等选择撒腿就跑,而是不慌不忙地留在原地,静静思考到底逃还是不逃,待它想好后黄花菜都凉了,这时袍子很可能已成为豺狼口中的佳肴或落入猎人的"魔爪"。

东北神兽狍子马路上奔跑(作为东北五大神兽之一)(2)

第二,袍子在感到恐惧时,屁股后面的一小撮白毛会顿时炸开,远处看跟顶着一团白花似的,极具喜感,第三,袍子在冬天遇到猎人的追捕时,会选择一头扎进雪里,单单埋个脑袋,心里肯定在想"千万看不到我",有点掩耳盗铃的意思,以为这样猎人便发现不了它。

第四,夜晚视线模糊时,狍子时常会借助过路车辆的灯光来寻路,这看似聪明的行为不知让多少傻狍子被车撞死,第五,如果有猎人朝它嘣一发子弹,但没有打中,它起初会因受惊而四处逃窜,可不一会儿又傻傻地蹦跳回来自投罗网

东北神兽狍子马路上奔跑(作为东北五大神兽之一)(3)

真实原因

狍子其实并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那么傻,它们憨憨的背后实则另有其因,首先是袍子的屁股炸白毛,它们这一现象属于正常的应激反应,在袍子受到惊吓后,尾部通常会翘起,内侧的白毛自然就被翻出来了,炸开一片,不止袍子,很多的鹿科以及牛科动物皆有此特征,尽管动物学家还没能完全弄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不过他们的猜想大致分为两方面。

我们首先想到的便是类似于斑马表层皮肤的迷惑行为,袍子大都是成对活动,有时还会带上几只幼崽,在它们感到害怕后,屁股会炸开白毛,跳跃着四散开来,这一朵朵上下起伏的"白花"很可能起到迷惑作用,短时间干扰猎捕者的视线,为自己与同伴争取宝贵的逃脱时间,遗憾的是,这种迷惑行为可能用在羚羊等反应机敏的动物身上颇有用处,针对"善于思考"的傻狍子来说无济于事

东北神兽狍子马路上奔跑(作为东北五大神兽之一)(4)

再者便是视觉引导作用,类似于小白兔排队跟着兔妈妈翘起的小尾巴一同回家的行为,遇到危险后,雌狍子会第一时间炸出屁股后的白毛,这在葱绿一片的森林中较为扎眼,幼崽们看到后"白花"便会紧跟着朝一个方向逃去,不至于跟妈妈走散。

针对狍子遇到危险后为何不选择立刻逃窜反而傻傻不动这一现象,动物研究者给出的答案是它们在确认情况是否危险,一开始他们也认为狍子只是单单被吓傻,但经过反复的实验调查后,动物研究者发现好像并不是这么回事,狍子在真正确认危险后是会作出逃跑选择的,只不过由于它们的脑回路属实清奇,导致反应与思考的时间过长,因此给人们一种傻傻不知道的假象

东北神兽狍子马路上奔跑(作为东北五大神兽之一)(5)

关于这一问题,东北地区与傻狍子接触较多的猎户们则给出了更为合理的解释,狍子面临危险时不选择逃跑或许是一种护犊行为,多名猎户曾亲眼看到,一些雌袍子遇到天敌时会将幼崽藏于灌木丛中,而自己故意不走,欲吸引猎捕者的注意,以此来确保孩子的安全,要知道,母爱是不分物种的

至于狍子自投罗网就容易理解,毕竟那是狍子日常吃饭与睡觉的地方,即使短暂逃窜,但当狍子以为危险解除后,便又屁颠屁颠地折回来,殊不知,心思狡猾的猎人正在原地等着它。

人为因素

狍子自作聪明,将脑袋埋进雪堆里的这一现象则更好解释,归根结底还是人为因素,据一些老猎户回忆,他们曾经于冬天上山捉狍子时,通常会根据雪地上的足迹,大致确定狍子的活动区域,随后便兵分几路,一同前去包抄,捕捉袍子时会将它们赶向雪厚的地方,以此增加狍子的体力消耗,待其精疲力尽之际,它们便不再逃窜,而是走投无路般地将头扎进雪地里,试图隐匿自己的踪迹。

东北神兽狍子马路上奔跑(作为东北五大神兽之一)(6)

夜间狍子迎着车灯寻路的行为也是因为人为因素,毕竟动物的智商有限,根本理解不了汽车究竟是一件什么玩意儿,它们天真地以为这只是山路旁的照明灯,于是便不管三七二十一,只要夜晚遇见汽车,就会顺着灯光一路奔跑,因此被车撞死是常有的事。

傻狍子的"远房亲戚"白尾鹿也是如此,据美国相关的动物杂志统计,美国境内每年都会一百五十多万起车鹿相撞事件,其中的受害者大都为模样傻傻的白尾鹿,它们平均每年被撞死的数量高到七万头,对此,只能说动物的思考速度实在比不上人类科技发展的进度。

东北神兽狍子马路上奔跑(作为东北五大神兽之一)(7)

数量剧减

傻狍子数量剧减不单只是因为夜间被车撞死,更多的原因在于猎人们的无情猎杀,尽管2000年国家林业局已颁布法令,任何抓捕狍子的行为皆是违法的,但这根本阻止不了猎户的抓捕行为,直至2013年,狍子已被世界自然保护组织列为濒危物种

由于狍子肉的数量稀少、味道鲜美,以及各种野生动物餐馆的炒作,导致无数猎人为了发家致富,走上了捕捉国家保护动物这条不归路,这使得本就智商不高的傻狍子更难以生存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为了不让东方袍子在我国境内灭绝,有关部门应加大惩处力度,让违法捕捉野生动物的猎户们见识到何为法律力量,并扩增狍子的野外繁殖基地,使其数量逐步恢复。

狍子虽傻,也请爱它,保护野生动物,人人应尽其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