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清明节,田野里枯草未尽,新芽将发。一个略有些清冷却又充满了生机的季节里。我静静地怀念着生命里那些已故的亲人们。恰好捧起这本以爷爷和孙子最后的告别为切口的书《人山》,于是就此在清明将至时,聊一聊生命的出发和告别。

清明到了你在怀念哪里(聊一聊生命的出发和告别)(1)

故事的人物设置本身就很发人深思。孙子是一个小男孩,而爷爷则是头上、身上背负了世界上所有山的巨人。他额头的皱纹里刻着所有走过的路,声音里藏着大地的低吼,眼睛里看得到海水的奔腾。

清明到了你在怀念哪里(聊一聊生命的出发和告别)(2)

他们的谈话却是让人忧伤的告别。

“爷爷,这次旅行,我为什么不能和您一起去呢?”

“我的孩子,这是我的最后一次旅行,所以我不能带着你。”

“您怎么知道这是您的最后一次旅行呢?”

“将来,你也会像我一样清楚地知道,我的孩子。你也热爱旅行,有一天你老了,走不动了,你就知道,不能再继续旅行啦。”

清明到了你在怀念哪里(聊一聊生命的出发和告别)(3)

这是故事的开始,之后男孩听爷爷说只有最厉害的风才能帮助他继续旅行,于是男孩踏上了寻风之旅,也是第一次独自旅行。一路上他克服了各种困难。遇到了有深深的根的大树,一生只做一次疯狂赛跑的石头、阻挠他的鸟、和他分享旅途快乐的山羊,最后遇到了最厉害的风。但当他们回到男孩出发的地方时,只看到了爷爷身上的那堆山,爷爷已经无处可寻了。

一、人生的告别

这本《人山》的主线是一位爷爷和孙子做了人生最后告别的故事。而他们的告别方式在翻开这本书的最初我就已经猜到了结尾。

猜到结尾的刹那,我的心是黯然的,因为各种原因,我有几位长辈去世的时候我都未曾见到最后一面,做最后的告别,每念及此,内心总是隐隐泛出愧疚和遗憾。

读到结尾,结局也果然如我所料,但是静下来思考,却慢慢释然了。虽然相守地送别至爱种至爱的守护,但带着对亲人的爱和希望踏上一段祝福的旅程,何尝不一种离别的方式呢?

死后的世界将归向何处呢?因为怀念和爱,他们成为了我们的根。

我们其实从未真正分开,我们都属于同一棵开枝散叶的家族之树。

清明到了你在怀念哪里(聊一聊生命的出发和告别)(4)

二、旅行的动力

小女儿刚刚满一岁,正值学步年龄。每次将她放在地上,她都会动力满满、而又歪歪扭扭地向着她所未去过的世界探索,似乎探索是她这个阶段的使命,即使那些她想去的你已经抱着她看过了的地方,她依然要用自己的脚走过去,用自己的手去探索。

读《人山》的时候,我也在想,为什么书中的爷孙俩要一次次去旅行呢?

想到女儿的探索,我若有所悟——孩子出生的之前,他/她曾居住在母亲的体内,她就是整个世界的中心;出生之后,这种中心感存在一段时间,当他/她发现这个更大的世界,发现这些不同的时候,或许原有的惯性会促使他/她去探索究极吧?

清明到了你在怀念哪里(聊一聊生命的出发和告别)(5)

脑海中一直回响着爷爷的话……“爷爷,为什么您确定我们会再见呢?”“因为我最美的旅行,是你呀!”

书中的爷爷不正是男孩将来的样子吗?身上背负了整个世界的山——那一定是他走过的所有山的样子。也许,只有当一个人能够如此,用生命去诠释这整个世界,才最终得以圆满吧。

三、旅行带来的成长

爷孙的对比,让我看到了开始和结果,但旅行的过程又有怎样的收获呢?

男孩曾经与爷爷一起进行的旅行中,他当时收获了亲情和快乐以及历练的准备,只有这次为了爷爷的远行中,他才真正意义上踏出了属于自己的征程。

这一路走来,他经历了困难重重,并怀着对爷爷的爱,克服了这重重困难,旅途中,他认识了树,种下了关于“根”的问号;懂得了旅行的不同——有的人经历一次次的出发,有的一生只有一次旅程,之后需要用一生去与人分享;经受了无妄之灾;也遇到了真诚的相助。

虽然最后回来的时候爷爷已经不见了,但男孩身上长出来第一座山——我把山理解为责任。

真心英雄那首歌唱得好: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每一次旅行,都是一次历练,都是一个成长的契机。

亦或许,人生每次独立完成的责任,正如一次旅行。经历一次,收获一座山一样的成长。

清明到了你在怀念哪里(聊一聊生命的出发和告别)(6)

四、责任、智慧和爱

男孩的出发不是一次观光的旅行,他背负着爱的责任——再次感悟亲情和爱的责任。这一路走的非常辛苦,但是因为男孩记得爷爷的爱和祝福,记得和爷爷一起走过的路,带着能够和爷爷再次一起旅行的希望,所以他克服了种种困难。因为这份责任的目的地,他收获了友谊,学会了充满哲理的思考,也懂得了分享和担当。

这一路,虽然没有爷爷的陪伴,归途虽然已无爷爷的踪迹,但是,我们怎么可以否定责任中依然有亲人的陪伴呢?

男孩的远方是爷爷善意的指引,他寻得了风,寻得了力量的源泉,还有比这更好的,来自长辈的馈赠吗?

清明到了你在怀念哪里(聊一聊生命的出发和告别)(7)

合卷,看着封底男孩已头顶数座山头,带着树的礼物,,金鸟(我把它看做了长辈的祝福)的陪伴,低眉看着手中的书卷时,那份深沉的爱,从字里图间,已经为我的心房打开了一个更加宽广的世界。

清明到了你在怀念哪里(聊一聊生命的出发和告别)(8)

文/晨光微晓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