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清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封建王朝,统治者为满族人,因此其王朝也称之为“满清”。而满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古老民族,其姓氏有很多都是从满族祖先的旧姓继承下来的。
在入关之后,满族与汉族在长期共同生产生活的过程中,其生活习性逐渐发生变化,有意无意的也在效仿汉族的文化,久而久之,他们的姓氏也随之变化。等到清朝灭亡之后,满族的姓氏也逐渐向汉族姓氏演变,我们现在所使用到的一些姓氏,就是从满族姓氏演变过来的。那么,具体是哪些姓氏呢?我们本文就来探究一下!
满族姓氏来源
根据《皇朝通志》记载:
“今以通谱所载,考诸往史,满洲氏族见于金史者十使有三”。
这也就是说,满族可见诸文献记载的姓氏中,与辽金先祖的姓氏相同的占到了百分之三十之多。比如我们熟悉的金朝皇家姓氏“完颜氏”,还有“富察氏”、“伊喇氏”等等。
此外,在《皇朝通志·氏族略》中列出的满清三十五个姓氏中,其中金朝的旧姓就有二十七个,辽朝的旧姓有一个,元朝的旧姓有七个。
当然了,除了继承先祖的姓氏之外,满族的大部分姓氏主要有三个来源;
第一、以居住地为姓;比如清朝初年杰出的学者、满文的创制者“达海”,他的祖先就曾居住在一个名为“觉尔察”的地方,因此达海的姓氏就为“觉尔察”。这一点在《清史稿》中就有明确的记载:“先世居觉尔察,以地为氏”。此外还有直隶总督“裕禄”,其先祖曾于明朝中叶迁至长白山的喜塔拉,因此喜塔拉便成为其姓氏。
用地名为姓氏的还有很多,比如宁古塔氏、乌苏里氏、富察氏、佟佳氏、郭洛罗氏等等。
第二、以部落名为姓;比如被誉为时清朝开国第一功臣的费英东,其姓为“瓜尔佳”,而此姓氏便就是他先祖所属部落的名称。瓜尔佳氏是满族的一个大姓,就好像是汉族姓氏中的李姓、王姓一样。此外还有崇德初年的内弘文院大学士,正黄旗人希福,因其祖先是赫舍里部人,所以他的姓氏便为“赫舍里”。
除此之外,还有温特赫氏、尼玛察氏、乌苏氏温都氏、那拉氏、辉发氏等,皆以所属部落为姓氏。
第三、以图腾为姓;除了用地名和部落名来作为姓氏之外,在满族中还有一部分人的姓氏是来自于原始部落的图腾。比如散处在长白山、英额、珲春等地的钮枯禄氏,其意为狼,而狼便为此原始部落的图腾,因此该部落的后人皆取其同音字“郎”字为姓氏。此外,还有居住在那木都鲁等地的萨克达氏,“萨克达”意为母野猪,即该地以野猪为图腾,久而久之便演变为该部落人的形式。
除此之外,还有像绰罗氏、尼玛哈氏等,皆是用自己部落的图腾作为姓氏。
值得一提的是,满族人对待自己姓氏的态度相对于汉人来说,还是要随意一些。汉族人推崇“行不更名坐不改姓”,而早期的满族人则不然,甚至有一些满族人就曾更改过自己的姓氏。而改姓氏的原因也比较多,但主要与他们的迁徙、分居的行为有关。
在《皇朝通志》中就曾记载到:
“伊尔根觉罗氏,因族众繁多,分东西寨居住,居西寨改姓蒙鄂罗氏,居东寨改姓巴雅喇氏。”
当然了,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情况也会更改姓氏,那就是皇帝赐予姓氏的改姓,不过相对于前面两种原因来说,这确实是一件光耀门楣的事情了。比如清朝初年的一等大臣扈尔汗,其本来姓氏为佟佳氏,后来就被皇帝赐姓“觉罗氏”。
满族姓氏的变迁
随着满汉文化不断融合,满族的姓氏也开始向汉人姓氏转变。关于满族姓氏的转变,很多人都说是在清朝灭亡之后才进行转变的,实际上早在皇太极时期就已经初见端倪了。满族入关之后,逐渐出现了“服汉人衣冠,尽忘本国语”的现象,而姓氏也在逐渐发生改变。
比如在乾隆时期,钮枯禄氏,变为了“郎”姓,关于此姓氏实际上还有很多,所以当时乾隆帝就曾说到:
姓氏者,乃满洲之根本,所关甚为紧要。今若不整饬,因循之久,必将各本姓遗忘,不复有知者。”
所以由此可见,在乾隆朝的时候,满族姓氏一部分已经发生了变化。但乾隆此语,却终究无法阻止满汉文化的交融,姓氏的变迁更是如此。
在清朝后期的时候,“随名姓”崛起,这是一种以祖父或者父亲的名字之一作为本枝子孙的形式,多取一个音节,即为一个汉字,但后世子孙人不否认也不会忘记其本来的满族老姓氏。
经过一代又一代的发展变迁,现在满族中的图、万、荣、德、英、成、海、恒、文等形式皆为“随名姓”这样的规律而来。
而满族姓氏中那所谓的八大姓氏,已经演变成为了“佟、关、马、索、齐、富(傅)、那、郎”。
小结
满族姓氏文化的演变过程,从根本上来说,其实就是满族文化汉化的过程,是满族姓氏文化向汉族姓氏文化过渡、满族姓氏向汉族姓氏简化的过程。
综上所述便是我们对满族姓氏的演变做的一个简单表述了,不知道这里面有你的姓氏没有?
参考文献:《皇朝通志》、《清史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