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禅,是中国古时候统治者举行的一种祀典。古人认为泰山最高为天下第一山,历代帝王到泰山祭过天帝,才算受命于天。

封禅包括什么(封禅包括哪些仪式)(1)

“封”指筑土为坛祭天。古人认为群山中泰山最高,因此,人间的帝王应到最高的泰山上祭天帝,表示受命于“天”,筑圆坛,装饰五色土,以报天之功。

“禅”指祭地。在泰山下的一些小山如之云山、亭亭山举行,筑方坛以报地之功。

实质上封禅是一种具有政治目的、又带有神秘特点、非宗教性的祭祀活动。

封禅包括什么(封禅包括哪些仪式)(2)

封禅产生于什么时候?

封禅的起源多与当时社会的生产力和人们对自然现象的认识有很大的联系,对于封禅产生于什么时候?这里有两种说法。

封禅的仪式

封禅的仪式不但复杂,而且神秘。传说时代及夏、商、周三代,虽有封禅之说,但无具体记载。进入君主专制社会,虽有记载,但各朝各代的封禅仪式不尽相同。

“祭天地”是其中的最为重要的一项礼仪。天坛为圆,地坛为方,以天圆地方的自然观念来表达对天地万物的敬畏。

司马迁在《史记•封禅书》中提到:帝王在政期间,如果出现太平盛世,或者天降祥瑞,即可封禅。

帝王治理天下,使得四方太平、民生安康才可以封禅,向天地报功。至于天降祥瑞,则是古人“天人感应”学说的产物,认为统治者贤明,天下太平,上天就会降下祥瑞以示表彰。

在封建社会,到泰山举行过封禅的帝王有秦始皇、汉武帝、汉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等。

但宋真宗以后,封建帝王在泰山的封禅活动基本上就废止了。公元1420年,明成祖朱棣建成了北京天地坛,此后,天地坛取代了泰山,成为帝王祭祀天地的地方。

封禅包括什么(封禅包括哪些仪式)(3)

封禅的目的

封禅起初看似出于政治目的,表示帝受王命于天,向天告太平,对佑护之功表示答谢,当然更要报告帝王的政绩如何显赫。

封禅的种种目的与象征,都包含着一层更为深潜的意识:沟通天人之际,协调天、地、神、人之间的关系,使之达到精神意志与外在行为的和谐统一。

本文由学国学网(lexueguoxue)首发

封禅包括什么(封禅包括哪些仪式)(4)

【学国学网】一个有视角的国学传播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