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对联及短信(春节对联迎新春)(1)

每年每度的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国老百姓过得最隆重的节日。

每当春节来临,处处洋溢着节日的喜庆,充满了欢声笑语,几乎到处都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美丽景象。然而我觉得,在这快乐的时光里,最能体现春节喜庆的是贴中国春联。贴春联,那可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啊。

春节对联及短信(春节对联迎新春)(2)

许兴华数学图片

在我们国家,春联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我国出现最早的一副春联是五代时蜀主孟昶令学士章逊题桃木板上:“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所以春联最早称“桃符”。而在王安石的诗中就有“千门万户幢幢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自明代起,“桃符”才改称“春联”。明代陈云瞻《簪云楼杂话》中载:“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前忽传旨:公卿士庶家门口须加春联一幅帝微行时出现。”朱元璋不仅亲自微服出城,观赏笑乐,他还亲自题春联。他经过一户人家,见门上不曾贴春联,便去询问,知道这是一家阉猪的,还未请人代写。朱元璋就特地为那阉猪人写了“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的春联。联意贴切、幽默。经明太祖这一提倡,此后春联便沿习成为习俗,这种表达新年喜气的形式就渐渐“飞入寻常百姓家”,一直流传至今。

春联,红色的纸张,黑色的文字,有着其特殊的意义,红是喜庆之色,黑有殷实之意,组合起来,象征着平安、吉祥、喜庆、福禄、康寿。往门上这么一贴,便是祈望,是心声,是百福骈臻的那种希冀,是年头接年尾的那份喜悦心情,是高度概括着龙的传人生生不息的历史文化。

春联,是文字的组合,三言两语,简炼明隽,却又寓意深远,叫人回味无穷。不但平仄有序,对仗工整,融经铸史,兼采雅俗。更有诗情画意,奇思妙想,蕴含其内。可谓是:两句包容天地,一联担尽古今。一幅好的春联,不仅可以从中得到美的艺术享受,而且通过欣赏,还能从中得到许多启迪、激励、鞭策,丰富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随着时代的发展,春联越来越成为人民文化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春联的内容也随着时代的不同而变化,有着更多的时代特征,也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特点。特别在党的领导下,空前的大好形势和改革开放政策,春联以障显祖国未来宏图为主题的,如以前的“四化花开香万里,长征图展映千秋。”九十年代有开拓发展的也有表达对社会优越憧憬的,如“一心耿耿创大业,朝气勃勃奔小康。”“党风纯洁城乡屡闻欢声笑语,社会安定山水常见绿影清波。”进入新千年后人们的日子越过越好了,既有对党的富民政策的颂扬也有对社会和谐的期盼。如“开发财源为民致富,唯才是举替国进贤。”“创大业千秋昌盛,展宏图再铸辉煌。”这方寸之间,能凝浩然之气;尺牍之上,可书锦绣中华。

春节对联及短信(春节对联迎新春)(3)

记得我在老家时,每逢春节,亲戚朋友邻里的不少春联都是出自我手,虽然我的字说不上很好,但他们总认为我写的春联长短格式和内容很有讲究,比买的春联那种千篇一律的俗套要好。农村习俗是有门必贴,每户人家,大门上的春联,是一家的门面,特别重视,每家都要把这幅春联剪裁的又宽又大,显示出那种大气与气派,内容也是充满喜气和祝福。

春节对联及短信(春节对联迎新春)(4)

其他如卧室门、窗户门、猪圈门、灶台上的春联也适当按门的大小而剪裁,内容也各有不同。大伙对我的信任,我也着实为此而沾沾自喜。每临除夕前几天,夜静更深,凭几而立,屏气凝神,悬毫蘸墨,在鲜红的纸上一挥而就。虽没有笔走龙蛇,飞雪腾浪,但总也是有模有样。每当这个时候,儿女们就是给我牵纸的小书童。看着一副副整整齐齐平放在楼地上待干的春联,想着它们将要被喜气洋洋的人们张贴在门楣。心中那份自得和喜悦也便油然而生了。

春联,那美丽的中国红,代表着炎皇子孙的一种情结。春联,是兴旺和谐的寄语,传达着对美好的企望。春联,是新春的喜庆,是一份诚挚美好的祝福。(注:部分图片为网络配图)

春节对联及短信(春节对联迎新春)(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