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听到《盗梦空间》要在银幕重映的消息,很是激动,不单纯是为了好莱坞特效而言,《盗梦空间》的背后,是诸如精神分析等语言、行为上的引导,绝不是表面上看的那么简单

对此,我特地重温了《记忆碎片》、《闪灵》、《睡梦医生》等重度烧脑片来一起剖析。

电影盗梦空间评析(浅析诸如盗梦空间那些悬疑烧脑片里的精神分析和影响力)(1)

弗洛伊德理论和实践

精神分析学的奠基者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将自己于1915至1917年在维也纳大学授课演讲的内容汇集成《精神分析引论》一书,其中除了对自己所构筑的精神分析理论进行详尽的介绍,也囊括了其他两本相当著名著作《梦的解析》及《日常生活的精神病理学》中对于梦及潜意识的详尽研究。

然而,不论从《梦的解析》或是《精神分析引论》来看,对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而言,“梦”的功能似乎从来不离欲求满足、也不离开个体的层面,而他列举的许多个案──甚至包含自己在内──的确都验证了这一点。不过,在一次讨论研究梦困难之处的演讲中,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扼要地说道:

“历史和一般人的见解告诉我们梦有某种意义:它们可以预示未来——这点很难为人们所接受,而且无法证实。”

电影盗梦空间评析(浅析诸如盗梦空间那些悬疑烧脑片里的精神分析和影响力)(2)

由这句话可见,梦的意义对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而言,并不完全仅限于隐身于潜意识中不为个体意识所觉察的意念,只是目前仍无法以可信的理论证明、如同动力论说明形成梦的精神机构。

做梦若达成了个体欲求的满足,也就是个体的潜意识透过梦来执行过去或现在尚未实现的欲念,那么我们便能确定梦指向过去。

但是,上述这段话隐约暗示了梦的双向性:梦可以预示未来,而对于一个个体的心灵发展而言,梦连结了过去、现在及未来。

其后,卡尔·荣格拓展了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梦理论、将梦及潜意识在人类心灵层面上开拓出一片广袤而未知的原野。荣格根据梦境中的类似题材发展出“原型”一词:

原型是一种倾向所形构出一个母题下的各种表象,这些表象在细节上可以千变万化,但基本的组合模式不变。

电影盗梦空间评析(浅析诸如盗梦空间那些悬疑烧脑片里的精神分析和影响力)(3)

根据荣格的说法,我们的心灵所装载的不仅只是个体记忆的断简残篇、童年的创伤或是现实中未被满足的欲望,还涵盖了人类演化过程中所累积的集体记忆,以及那些最接近哺乳动物的本能记忆。

这些集体记忆中存在着特定的模式及神话母题,而个体的议题在梦境生成时掺杂于其中。

对此,荣格于其晚年著作《人类及其象征》中举出了几个证明了梦、潜意识对未来的指向性的个案:

一个八岁的女孩梦见了许多神秘莫测的内容,其中包含了天堂、地狱、恶兽、夸张的动物等超现实的场景。不论梦见这些场景的人是否为八岁的孩子,这些画面显然不是由做梦者日常生活的记忆残余或是梦的材料经由凝缩作用或置换作用所建构而成。

而且,小女孩在做了其中一个自己病得很重的梦之后果真因感染重病而过世。

电影盗梦空间评析(浅析诸如盗梦空间那些悬疑烧脑片里的精神分析和影响力)(4)

荣格进而指出,潜意识是以本能的方式提供它的深思熟虑,具有预言未来的能力。

尽管心理学家提出了心灵力量存在的可能性,其至今仍无法在科学上证明具备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所证实之外的能力的处境,或许正是我们认为克里斯托弗·诺兰的《盗梦空间》、甚至是斯坦利·库布里克的《闪灵》及其续集《睡梦医生》这些电影的情节难以理解的原因。

片中诸如进入他人的潜意识、窃取梦念、预测未来、通灵等超能力,正好验证了一种整合自我、向未来及可能性无限延伸的潜意识能力的存在。

电影盗梦空间评析(浅析诸如盗梦空间那些悬疑烧脑片里的精神分析和影响力)(5)

二、自我整合

《盗梦空间》的多姆·柯布作为一名盗梦者,其工作便是进入他人的精神结构中窃取该个体的潜意识思想。多姆·柯布及其团队接受斋藤的委托,设计一套布局以便进入企业对手莫里斯·费希尔的儿子罗伯特的潜意识中,植入使罗伯特打消继承父亲事业的想法。

若将多姆·柯布植入意念、潜入思想的行为对应到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心理治疗手段,便会发现两者之间存在着相似之处。乔纳森·里尔于其汇整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思想精华的著作中对精神分析的运作方式作出以下描述: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将自己定位成一位正在进行科学研究的医生。如同一位医生探究各种造成生理疾病的原因,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探究个案的潜意识以找出那些使个案生病的特定原因。

电影盗梦空间评析(浅析诸如盗梦空间那些悬疑烧脑片里的精神分析和影响力)(6)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认为,精神分析师的工作在于透过语言、谈话引导出个案潜意识中不为自己所知的意念及思想,告诉个案他的精神结构是什么模样,他究竟被哪些议题所困扰。

如同大卫·柯南伯格在《危险方法》中透过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与荣格在书房的对话展现两人在心理治疗方法上的想法分歧: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认为分析师的工作在于告诉个案“这个世界长什么样子,并帮助他们接受这些事实”。

好比让个案了解自己的心灵深处潜藏着不道德的思想或是记忆;荣格反问道,“难道分析师带领个案循序渐进地了解自己的每一部分,就不是一个好的治疗方式吗?”

电影盗梦空间评析(浅析诸如盗梦空间那些悬疑烧脑片里的精神分析和影响力)(7)

从这段对话,我们已经瞥见了心理治疗方法中的各个面向:这些面向不仅限于当代人逐渐对于心灵问题放置越来越多的关注,也讨论了分析师在心理治疗中所扮演的角色。

不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或是荣格,他们的说法分享了一个共同特质——治疗者与被治疗者的关系。于是我们进一步明白,精神分析治疗所建构的是一种关系,个体借助另一个生命的介入及引导进行自我整合。

但若我们将以上心理治疗的运作反映到《盗梦空间》的情节,便能了解为什么意念的植入必须透过他人的介入才得以完成。

电影盗梦空间评析(浅析诸如盗梦空间那些悬疑烧脑片里的精神分析和影响力)(8)

虽然多姆·柯布团队进入罗伯特潜意识的行为与心理治疗有所区别,然两者皆展现了一种关系,一种个体进入另一个体意识结构的过程。

在一层一层不断深入罗伯特梦境的过程中,多姆·柯布一行人理解到罗伯特与父亲的关系极差,且相当依赖教父。

于是在第二层的梦境中破坏罗伯特与教父的关系,以及在第三层梦境中让临终的父亲对罗伯特说出“你不必成为跟我一样的人”。

我们发现,与其称这些过程为意念的植入,这更像是罗伯特在他人的引领下发掘自己的潜意识念头,并透过与死去父亲的对话及和解,明白自己不必成为像父亲一样的人。

而盗梦的过程里,盗梦者也显然必须对潜入的对象进行语言上的引导:如在第二层梦境告诉罗伯特这是教父所设下的诡计,以说服罗伯特允许他们进入更深的梦境里。

电影盗梦空间评析(浅析诸如盗梦空间那些悬疑烧脑片里的精神分析和影响力)(9)

自我整合的状态

多姆·柯布在盗梦的过程中参与了罗伯特的梦境,藉由语言引导及寻找透过梦境置换及凝缩作用包装过的潜意识意念线索,完成了对罗伯特的意念植入,同时也是完成罗伯特最终的自我整合。除了罗伯特之外,与过去整合同样是多姆·柯布及其已逝妻子梅尔的个人议题。

多姆·柯布过去曾与梅尔在梦境的混沌域中生活了五十年,并且根据记忆将一片荒芜的混沌域建构成属于他们的城市。

随着时间流逝,梅尔开始混淆了现实与梦境,甚至将分辨梦境与现实的图腾锁起来。

对于记忆在意识及潜意识之间的关联,荣格如是阐释:

我们所听闻经历的所有事物都可能变成潜抑状态,它们会变成潜意识。即使我们留存在意识心智中,可以随意复现的东西,也会染上潜意识的基调。

电影盗梦空间评析(浅析诸如盗梦空间那些悬疑烧脑片里的精神分析和影响力)(10)

据此我们可以合理地推断梅尔在混沌域生活得愈久,便越无法区分现实与梦境的背后机制为何。若我们以清醒时的思维及逻辑去思考梦的构造,便会意识到梦的结构基本是荒谬的。

里头所出现的形象也时常彼此抵触、相互矛盾,并以此辨别梦中的情节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有所区分。

对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而言,梦的荒诞性正是来自于意念进入梦境时所产生的凝缩及置换作用,潜藏于潜意识中的梦材料通过潜意识来到意识时被转换或伪装成无法由梦者轻易辨识出的模样。

因此使得我们意识记忆与来自潜意识的梦念之间存在着根本差别。虽然在做梦的过程中我们不再拥有正常的时间感、甚至可能丧失对道德的判准,梦醒后我们仍得以区分两者之间的不同。

但是这个由多姆·柯布与梅尔所建筑的城市,很大部分地奠基于他们的记忆之上,梦境的内容缺乏转化过程,他们所构筑的一切看似合理而没有盲点,于是将现实记忆与梦境混淆的后果并不令人难以理解。

电影盗梦空间评析(浅析诸如盗梦空间那些悬疑烧脑片里的精神分析和影响力)(11)

除此之外,丧失辨别意识与潜意识的能力不啻为一种自我整合机制的崩坏。

现代文明人在拥抱理性主义的同时,拒斥了人类心灵中原始、自然的力量,将它们通通赶往潜意识内,使得意识与潜意识彼此对立与分离。

于是,当我们的梦境中出现让人感到不安与躁动的元素时,我们也无以将那些由原始意念所转化成的梦内容整合进我们清醒的意识中、以开放的心态理解之,更无法接受这些无稽的事物出自于自身,从而产生精神官能症。

同样地,若毫无防备地接收所有来自本能的想法,也将对我们的意识造成影响,本能将不受约束地凌驾并且吞噬我们的意识,受本能驱使的我们将失去与原始动物之间的界线。

意识与潜意识之间的平衡若无法为个体所掌控,便会呈现如梅尔混乱、脆弱的心灵,不论过度潜抑潜意识思想所导致的精神疾病、或是轻易地接受多姆·柯布植入的意念进而相信死亡是唯一的解脱而自杀。

电影盗梦空间评析(浅析诸如盗梦空间那些悬疑烧脑片里的精神分析和影响力)(12)

同样无法整合原始力量与个体意识而导致精神分裂的,还有《闪灵》中的杰克。

一步一步地走向疯狂及毁灭的杰克,并非如常见的恐怖类型片设定、受到毫无理由而诡谲的超自然力量所影响,而是其无法接收潜意识力量并将之整合进自我意识内的结果。

饭店的经理曾经在谈话中提及1907年全景酒店竣工时“时不时冲出来攻击的印第安人、这是一座盖在印第安人坟场上的饭店”,或是上一位看守酒店的员工德尔伯特·格雷迪基于相同的原因将自己的妻女杀害,这些话暗示了曾经发生在此处的惨烈历史。

而这些血腥的事件如同自远古时代以来被一一记录在潜意识里的神话残余,在人类心灵的长期演化过程里,如同基因被传承下来。

电影盗梦空间评析(浅析诸如盗梦空间那些悬疑烧脑片里的精神分析和影响力)(13)

而厨房负责人迪克首次在仓储室以闪灵的身份和杰克的儿子丹尼对话后,意味深长地说道:“事情发生时总是有迹可循、你以为只有你有闪灵吗?我过去也常常用闪灵和我的奶奶沟通。”等这些暗示明显的话语。

或是丹尼多次在饭店中多次看到了鲜血从门廊涌入、且这个画面在杰克与妻子温蒂于大厅对峙时强烈与清晰,托尼不断喃喃自语着、预示着即将发生的谋杀,以及在杰克陷入疯狂后驱车赶来。

这些都是丹尼和迪克的闪灵向他们预示历史即将重演的征兆。

闪灵的存在验证了梦及潜意识整合过去、预知未来的能力,正好符合荣格所言潜意识以本能的方式提供它的深思熟虑,是一种能够接纳潜意识意念并将之整合进自我意识中的能力。

电影盗梦空间评析(浅析诸如盗梦空间那些悬疑烧脑片里的精神分析和影响力)(14)

潜意识与创伤

虽然创伤后压力症候群一词首次于1970年代被定义,不过更早之前便已经有PTSD的相关症状及疾病被观察及记录下来。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便曾经提及创伤性精神官能症:

创伤性精神官能症清楚地表明固着于创伤发生时的情境就是病源之所在。这些患者时常在梦中重复这种创伤的情境;仿佛这些患者尚未完成这个创伤的情境,似乎仍面临着一个尚未处理好的紧急工作似的。

对多姆·柯布而言,梅尔因为自己植入的意念而在自己眼前跳楼自杀,即是一种创伤。而多姆·柯布在执行任务期间不时地被梅尔的出现干扰与中断,让梅尔的潜意识影子进到梦境里来,便是多姆·柯布不断地重新经验这个创伤,显现了创伤性精神官能症的症状。

电影盗梦空间评析(浅析诸如盗梦空间那些悬疑烧脑片里的精神分析和影响力)(15)

诺兰的另一部作品《记忆碎片》同样藉由莱昂纳德在妻子被奸杀后因患上顺进性失忆症而一再遗忘复仇的线索、一再地重新建立一切事情的记忆、一再地杀死无数个John G,以展现创伤情境的固着与不断重复。

当多姆·柯布进入梦境的混沌域、意图借着入睡抽动唤醒罗伯特及斋藤,梅尔过去的残影再度出现,并对多姆·柯布说道:“跟我一起留在这里吧。我才是真实的。”

多姆·柯布流露出半晌的迟疑。

多姆·柯布经过多年寻回斋藤后,所有的事情在多姆·柯布于飞机上醒来结束。

即便结局里转动的图腾使我们无法确定多姆·柯布是否与梅尔永远地留在混沌域,抑或是洗刷了罪名回到儿女的身边,两者皆表示多姆·柯布成功整合了自己的伤痛。

电影盗梦空间评析(浅析诸如盗梦空间那些悬疑烧脑片里的精神分析和影响力)(16)

就前者而论,多姆·柯布选择了拥抱潜意识的幻影、选择相信梅尔并没有真正死去,相信她永远地活在自己的真实,也就是多姆·柯布的梦境里,仿佛她不曾离去、也不会消失。

如此一来他也不必不时地被梅尔的影子如恶梦般造访,不断重新经验当年的痛苦。就如同成年的丹尼于《睡梦医生》的末段回到了纠缠一辈子的梦魇的起源地——远景饭店,把这一生中所有因为父亲、鬼魂与恐惧所造成的痛苦从心中的盒子释放出来,最后在饭店的烈焰中与他的创伤同归于尽。

又或者是莱昂纳德选择相信自己闭上眼睛时,这个他所建构起的外在世界仍然存在、以他希望的方式存在。

至于后者,则是多姆·柯布终于得以正面地看见孩子的面孔,而不是只看见梦中那让人不安的背影。

电影盗梦空间评析(浅析诸如盗梦空间那些悬疑烧脑片里的精神分析和影响力)(17)

所以无论是《盗梦空间》、《记忆碎片》或是《闪灵》系列,其中人物对于个体创伤与集体命运的整合,使我们得以将这些电影的结局视作正面的。

这些人物的生命无疑受到创伤与潜意识的干扰与折磨,以至于他们终其一生无以安稳地生活、也拒绝拥抱破碎的自己。

但是也因为如此,他们拥有对自身内在或是人类集体深刻的想法与观察,而这正是一种潜意识、一种心灵能力:他们不仅能够整合以自己的方式处理个人的议题,也能如丹尼抚慰弥留病人的灵魂、在死后继续守护他人。

电影盗梦空间评析(浅析诸如盗梦空间那些悬疑烧脑片里的精神分析和影响力)(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