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女幽魂》改编自《聊斋志异》,电影在情节上做了大的调整。虽然给了我们一个人鬼殊途的结局,但并不想留给我们悲剧的色彩,而是用客观的叙事方式,通过叙事宁采臣的变化,让我们见证他可贵的感情和快意江湖的侠骨情。

张国荣的倩女幽魂太棒了(张国荣版倩女幽魂)(1)

整部电影,宁采臣的儒雅和正义,勇气形成对比,让我们记忆犹新。我们从3个方面,来说一说离别苦涩里的洒脱与柔情。

张国荣的倩女幽魂太棒了(张国荣版倩女幽魂)(2)

一/内心所寻觅的方向,是整部电影的底色

人生梦如路长 让那风霜风霜留面上 ——《倩女幽魂》歌词

《倩女幽魂》获第七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获奖人是程小东。翻看程小东的电影,除此之外也没有其他可看的。

细心的观众会发现,倩女幽魂徐克是监制,程小东是武术指导。整部片子有浓厚的徐克风,用一种夸张的表现形式展现人和江湖的关系。我们仔细品品这部电影,你会发现与后来的一些武侠片很像,比如《新龙门客栈》《青蛇》《笑傲江湖》这些都是出自徐克之手。有感情线,也有浓浓的武侠味,在一片打杀中说一些人情的事。

徐克的电影评论分2个极端:有人到最后也没看出名堂;有的人却觉得看得过瘾。

他的电影用夸张的场景设置,搞怪的语言,表现江湖就是这么变化莫测。把人放到场景中,一点点表露人性特征,不刻意也不做作。在人之前先有江湖。

就这江湖感就是《倩女幽魂》的创作基础,也是整部电影的底色。

张国荣的倩女幽魂太棒了(张国荣版倩女幽魂)(3)

二/从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的叙事中,看宁采臣潜藏特征

志异中,宁采臣为人慷爽正直,不为美色所迷惑,不为金钱所动。在电影里,他的性格从义,善,勇3个方面表现得更加饱满。

.01.义

宁采臣去要债,路上遇到大雨。在篷下躲雨时遇到剑客正在追杀抢他钱包的贼,看着剑客一刀就砍掉贼人的头,他惊得站起身。宁采臣把坏掉的鞋用力握着抱在怀里,这个细微的动作反映出他的害怕。剑客挥了一道,没有人头落地,但是血一下彪到宁采臣脸上,他抖了一下,我们也跟着抖了一下。情节线性前行,但有一处却相反:外在的表现方式是担惊受怕,内心却是在向往移动。剑客离开后,宁采臣丢掉剑客分的馒头,吐掉嘴里的,穿上鞋子,急冲冲离开了。

从他的小心翼翼的躲避到毫不留恋地丢掉剑客给的馒头,动作的前后对比,表明在宁采臣的认知里并不赞同暴力即正义的做法。即使剑客给了他食物,这种施舍也不能淡去剑客的残忍暴戾。对于“正”和“邪”宁采臣有自己的准则。

张国荣的倩女幽魂太棒了(张国荣版倩女幽魂)(4)

.02.善

宁采臣第一次去要账,被老板丢出酒店,路上看中一幅画因为没钱,被赶走。当他从寺庙再次回到镇上时,老板对他态度大变,把欠的银子给了他,卖画看着他手里的银子笑开了花。

用宁采臣为中心的中景镜头,场景了人际的对比。他站在画面中间,手里的银子和周围灰色的场景形成对比。一大群百姓在他旁边却没人敢去拿他的银子,眼神好奇又闪躲。旁人的眼光和宁采臣傻气对比,别人对他躲闪,他却点头说谢谢。一个中景镜头交代了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宁采臣的性情

他不知道外人为何改变。他去寺庙住宿实属无奈,回镇上要钱是工作不得不做。老板态度的改变并没有引起他的注意。这种表现方式充满傻气,甚至是呆板。和卖画人的小机灵,老板的唯利形成对比。人物设定的对比,暗示一个心存善和谦卑的人不因外界利益变化的品质。

张国荣的倩女幽魂太棒了(张国荣版倩女幽魂)(5)

.03.勇

知道聂小倩是女鬼的时候宁采臣本能选择跑,小倩赠送的画卷掉落后他站在那里犹豫后还是捡了起来。一个特写,就像我们随着他蹲下,看着他捡起画卷犹豫不决。宁采臣的叙事是他内心对聂小倩情感去向的追问。

这个追问从电影开头的歌中就唱着

“何从何去,去觅我心中方向”。

张国荣的倩女幽魂太棒了(张国荣版倩女幽魂)(6)

宁采臣情感的去向将去向何处?

姥姥要吃掉宁采臣,小倩丢出白纱让宁采臣跑。他跟着白纱狂奔,用推拉镜头跟着他的脚步,仰拍的跟进推动着情节的紧张。我们也跟着紧张起来,想让他快跑别被抓住,又希望他停下去救小倩在镜头的奔跑中,白纱和周围昏暗的环境形成对比,建立了一个通道,宁采臣的奔跑是走还是停下?最后宁采臣停了下来。

这些镜头都将宁采臣放在一个决断者的位置。他想过逃走,即使终将人鬼殊途,但中间白纱的路,暗示了他和小倩之间情感的高契合。环境是昏暗的,我认为这里的外部环境反衬出宁采臣要冲破阻扰的勇气和执着。

张国荣的倩女幽魂太棒了(张国荣版倩女幽魂)(7)

何为侠,何为柔,影片没有过分的阐述。但是抛开电影中各种表现方式,不同于书狂似醉江湖笑的豪情,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书生柔情似水内心的细腻和坚定。用善意理解他人的行为,用勇敢去爱一个人,用爱面对分离。

这就是电影中宁采臣的侠与柔。

张国荣的倩女幽魂太棒了(张国荣版倩女幽魂)(8)

红尘里美梦有几多方向 找痴痴梦幻中心爱路随人茫茫

人生是美梦与热望 梦里依稀依稀有泪光 何从何去去觅我心中方向

——歌词

三/通过与原著《聊斋志异》结局的对比,凸显电影中“用力爱”后的决绝和洒脱

后数年,宁果登进士。女举一男。 纳妾后,又各生一男,皆仕进,有声。——《聊斋志异》

志异中聂小倩嫁给宁采臣,为他生下一子,其后宁采臣再娶一妾,生活美满。电影里宁采臣却是个痴情郎,他和聂小倩的有3场分离。

3次分别宁采臣从由迷恋到担忧到最后的义无反顾相救。

宁采臣带来了小倩的金塔,天亮后小倩将转世,从此两人将天各一方。伤感未下,黑山姥姥出现抓走了小倩,宁采臣闯入地府相救。

场景昏暗,只有小倩红色的喜福在中间最突出。一个提笔的书生拿起了剑,义无反顾的跨进地域之门。宁采臣提着剑冲向穿着红衣的小倩,砍断了她身上的锁链。

张国荣的倩女幽魂太棒了(张国荣版倩女幽魂)(9)

救出小倩时黑夜已过。

阳光照进破烂不堪屋子,宁采臣抵挡着窗户,为小倩挡去阳光。

房间里尘土飞起,将整片黄色稀释,画面更加朦胧唯美,就像大梦一场终于到了头。

仰视的镜头,从下方的视角让我们觉得他像在和我们倾述,让我们看清他的不舍。他轻声给小倩最后的嘱托,2人连最后一面都未曾见。阳光斑驳,照在他脸上,分不清是泪还是汗。

这样的爱情,我称之为入心。

张国荣的倩女幽魂太棒了(张国荣版倩女幽魂)(10)

相对电影里给我们留下了遗憾,志异的结局是完满的,却少了一层朦胧感,将原本仙气缭绕的相恋场景拉入凡尘。少了些唯美,和刻骨的记忆。志异中的表现更加平常。

电影中,宁采臣抱着聂小倩的金塔,送她转世再为人。人鬼殊途的结局不可逆,导演并没有给我们制造一个奇美的假象,而是用客观的叙事,赚走了我们的眼泪。宁采臣那一声“呵”的催马声是希望的暗示,催促生活以另一种方式展开

爱,缘起于江湖,止于江湖。只有用力爱后才懂得江湖别离。

张国荣的倩女幽魂太棒了(张国荣版倩女幽魂)(11)

《倩女幽魂》为何让我们至今难忘?

有人感叹倩女幽魂后再无宁采臣和聂小倩。人心在丑恶中仍然存在的善美和判断力,给我们留下点点星火。简单的爱情故事里有一股江湖的快意,给我们无尽遐想。

17年前我看它只觉得哥哥和王祖贤好看,电影不过一个神怪故事。17年后再看,我也经历情感,也经历过波折,还是觉得哥哥和王祖贤好看,但也看出一种勇敢去爱勇敢放手的豪情快意,只觉得这部电影更加有味。

江湖不破,情感不断。我们总想着他们定能转世再遇见。

张国荣的倩女幽魂太棒了(张国荣版倩女幽魂)(12)

发文之际正当纪念哥哥的日子。

时过多年,他仍然清晰。我总想,他也是去了江湖吧,并没走远。

以此纪念。

江湖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