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哆瑞咪发的曲子(一开始哆瑞)(1)

在老师的指导下,“小候鸟”练习吹竖笛

只有哆瑞咪发的曲子(一开始哆瑞)(2)

邓喆翔小朋友在妈妈面前演奏《世上只有妈妈好》

转眼,三天的竖笛班就结束了。就算前两天课安排在晚上,报名参加活动的孩子们一个也没缺课。孩子们也给我们带来了不小的惊喜:第一天上课的时候,孩子们连最基础的“哆、瑞、咪、发”都不会,在昨天最后一节课上,已经能完整连贯地吹完一首《世上只有妈妈好》。 □记者 王莎 吴依滢 摄影 记者 高远 让妈妈惊讶的坚持 来回要花四个小时 9岁小明慧一定要去学 昨天下午,9岁的小明慧穿着她最喜欢的连衣裙,戴着好看的发卡来到教室,“今天给妈妈演奏,我要穿得漂漂亮亮的。” 小明慧是个内向的孩子,第一天的时候,她只是静静地听老师上课,不和周围的小朋友交流。只要旁边的小朋友和她说话,小明慧就会脸红。 “爸妈每天早上四五点就去上班了,晚上七八点才回来。”小明慧小声说,“整个暑假,我基本都是在家里呆着的,他们很少陪我。” 当小明慧知道有竖笛班的时候,她鼓起勇气让妈妈帮她报名。“是我们家长没做好。我们夫妻两个人太忙了,都是把她锁在家里,她一个暑假不是看电视就是写作业,没有小孩陪她玩。她从没有主动要求过什么,这次她开口了,我一定要满足她。”小明慧的妈妈觉得很内疚。 小明慧家住江北洪塘,来鄞州万达要转两趟公交车,来回要花近4个小时的时间。看着女儿这么辛苦,小明慧的妈妈打起了退堂鼓,“我对她说,学一个半小时,来回路上的时间比学习的时间要久,要不放弃算了。可是,女儿说不怕辛苦,一定要去学。” “三天怎么这么快就结束了呀。”小明慧在吹完最后一个音节后说,“我觉得自己还没有怎么学呢。不过,我会好好练习《世上只有妈妈好》,等练习好了吹给妈妈听。” 在门外等候的小明慧妈妈则握着记者的手说:“太谢谢你们了。她原来还不敢说话,你看现在都和旁边的小朋友说笑了。明年有活动,我一定还带着孩子来参加。” 让妈妈惊喜的改变 调皮好动的儿子 也能成为“安静的美男子” 昨天是竖笛班最后一节课,孩子们早早地就在教室坐好等老师。已经上了两堂课,大家都已经熟识,与平时在学校的课间时间一样,嬉戏打闹着。 上课后,第一项内容就是检查上一堂课学习的内容。邓喆翔被老师排在了第一个。11岁的邓喆翔老家在安徽。小家伙把乐谱放在腿上,两只脚踮着,双手拿着竖笛,一首曲子连贯地吹完了,也得到了老师的表扬。老师检查别人去了。这孩子也没有分心,只是看着乐谱,竖笛含在口中,手指在比划着。因为怕打扰到其他孩子,他没有吹出声。这一切让妈妈苏女士感到意外。“儿子平时很调皮的,多动,基本上静不下来的。”妈妈惊喜地说,没想到自己的儿子也有安安静静的一面。 三节课下来,邓喆翔在班上算学的好的。老师说:“这小男孩比较好动,但只要我跟他说,他就会听进去,而且吸收能力很强,第二天检查的时候,表现得都很好。” 在参加竖笛班之前,邓喆翔可是从来没有碰过竖笛的。“他以前学过中阮,学了3年,最后因为中阮要用手拨弦,他嫌疼没有坚持。”苏女士告诉记者。不过,这次学竖笛,孩子的认真程度让她意外。“这两天回去以后,他自己练也很勤快。早上起来以后练,中午吃饭前又拿出来练一遍。” 昨天,老师又教了两首新歌《上学歌》和《世上只有妈妈好》。老师讲了一遍乐谱,就让孩子们自己举手试吹。邓喆翔第一个举起手,吹得也还不错,虽然不算连贯,但没出错。看着儿子认真的模样,一开始皱着眉头的妈妈脸上挂满了笑容。 谢谢你们 让我的孩子交到了朋友 小致捷这是第二次参加快乐大篷车的活动。“他很胆小的,你看他说话都是轻声细语的,一点都不像个男孩子。”小致捷的妈妈通过玻璃窗看教室里说,“现在他能和旁边的小朋友交流了,还和那个男孩子成了朋友呢。谢谢你们,让我的孩子交到了朋友。” 竖笛班的第一天,小致捷十分黏人,妈妈走到哪里,他就跟到哪里。第三天的时候,他已经和小伙伴满教室疯跑了。 小致捷的妈妈告诉记者,第一天小致捷学完竖笛回家后,迫不及待拿起笛子就练习了起来,到睡觉时间,他还在练习。 “他躺在床上的时候还和我说,他睡不着,满脑子都是竖笛的声音。”小致捷妈妈说,“结果到凌晨三点了,他又爬起来说自己想起来吹笛子。我就知道这孩子喜欢吹竖笛了。” 小致捷在竖笛课开始之前,将一份自己临时写的信交给了妈妈。信上简简单单写着一句话——妈妈,您辛苦了。 看到这句话,小致捷的妈妈一下子哭了起来,“这是他第一次这么说。真的是第一次说。” 让老师期待的明年 希望他们回家勤加练习 再来的时候能给我们惊喜 “很高兴能帮‘小候鸟’实现了学乐器的梦想。”启华未来艺术培训学校的负责人顾杰瑞笑着告诉记者,“看着他们的竖笛吹得越来越好,我心里可高兴了。” “我是学播音主持的,是一名艺术生。”顾杰瑞说,“很多人对艺术都有一个误解,那就是学艺术的人都很有钱,经济条件不好的人没办法学艺术。” 在顾杰瑞的生活圈子里,有不少家庭条件一般,但是对艺术十分坚持的人,他们的坚持让顾杰瑞很感动。 曾经,顾杰瑞在朋友的工厂里接触过一个“小候鸟”。“他是学竹笛的,自学已经有三四年的时间。”顾杰瑞说,“这个孩子很有潜力,家庭条件不好,家长无法支持他没有去考级,但是这个孩子依旧坚持自学竹笛。” 从此,顾杰瑞想帮助“小候鸟”去完成他们艺术梦想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只可惜,他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方式,“与其说,我帮他们实现梦想,不如说他们帮我完成了一个心愿。” “他们中不少人都非常有潜力,第一天学习了‘哆、瑞、咪、发、嗦’,临结束的时候,他们都能吹出一首简单的曲子了。”顾杰瑞说,“真的很棒。三天的课程结束了,希望他们回家勤加练习,明年再来的时候,能给我们一个惊喜。” 责任编辑:马晶晶

新浪微博

QQ空间

百度搜藏

开心网

Google书签

人人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