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形容农村,总是说鸡鸣狗吠。现在再回到农村,院子里基本已经见不到鸡了。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现在院子里都用水泥做成了地面,下雨什么的再也不用一脚泥了,但坏处就是如果有鸡鸭在上面拉屎,清理很难。另外一个,现在即使有人养鸡也是用网笼卷起来吃饲料了,而且品种也不是以前那样的长不大的鸡了,动不动长七八斤重的鸡,看着实在找不到儿时的感觉了。

灌醉母鸡当小鸡保姆

80年代的农村,不少人家的油盐酱醋都是从鸡屁股里抠出来的,所以鸡被很多人戏称为鸡屁股银行。如果谁家不养几只鸡鸭,一定会被长辈骂不是过日子的人。我还记得那时候经常有到村子里收鸡蛋的,一辆自行车,后架上挎着两个大大的筐,里面放满麦秸,铺满一层鸡蛋就会厚厚盖上一层麦秸。当时的鸡蛋是八分钱一个。

每到春天小麦开始拔节抽穗时节,村里就会响起“小鸡良——赊小鸡”的喊声,这是卖小鸡仔的人来了。这个时节,正是所谓的青黄不接的时间,大部分农民也没多余的现钱,于是精明的商人就想出来赊账的方法,春天赊给你,到秋天来收账。

80年代珠江台系列短剧农家故事(吾乡吾土系列鸡鸭鹅轶事)(1)

一大筐小鸡任意挑选,为了分辨公母,经常会抓起鸡爪倒提,据说头勾起的是公鸡,也不知道准不

村里的人几乎每家都会买小鸡,多的四五十个,少的十来个,现场报上自己的名字,卖小鸡的人会记在一个本子上,作为秋天来收账的凭据。

小鸡买回家,一般都是家里女主人负责,晚上会把他们收在一个纸箱或者筐里,白天放在院子里、或者下田劳动的时候放田地里让他们寻食。刚买来的小鸡以小米为食,有时候细心的主人还会加点水甚至香油,以防止小鸡排泄困难。当然,在摸索中,大家也找到很多奇怪的方法。至今我都记得母亲每年让老母鸡带小鸡的套路。

80年代珠江台系列短剧农家故事(吾乡吾土系列鸡鸭鹅轶事)(2)

这种芦花鸡现在已经见不到了。

每当家里有老母鸡开始捞窝(母鸡不下蛋开始长时间在窝里孵蛋,老家叫捞窝),母亲就会在老母鸡的窝里放上两个鸡蛋,一两天之后,会买上二三十个小鸡。当天晚上,用白酒泡点馒头喂老母鸡。不一会老母鸡就会在醉中沉沉睡去。半夜里,母亲把先前的两个鸡蛋拿出来,把买的小鸡放进鸡窝。第二天一早,母鸡酒醒,就会带着这二三十个小鸡出去觅食去了。有母鸡的帮忙,养小鸡的工作会简单很多。母鸡会带着这群小鸡到处觅食,受到威胁的时候会挺身而出保护小鸡,经常会看到老母鸡为了保护小鸡勇斗其他鸡甚至猫狗的画面。

母亲的经验:一是小鸡数量要适合,太多了母鸡带不过来,太少了不值当,二三十最好;二是酒泡的馒头要适量,少了起不到作用,多了母鸡会受伤甚至醉死。一般三四杯半个馒头就好。

那时候养鸡没现在这么多讲究,都是散养,也没有消毒喂药什么的环节,往往三四十个小鸡仔,最后能长大的只有十几二十来个。

到了秋天,养鸡的第一个回馈就来了。

小鸡养到秋季,基本都长成了。公鸡母鸡的特征已经很明显了。在老家的风俗中,中秋节是亲戚走动的节日。那时候没更多的的好菜招待,刚刚长成的小公鸡就成为招待客人的标配。而抓鸡这种力气活,就成为孩子们的任务。

那时的鸡不像现在的鸡,吃的肥硕懒的出奇。那时候的鸡连跑带飞的速度,想抓一只还真不容易。事先瞄准一只,撒点粮食引诱到自己身边,然后出其不意一把抓住。如果一把抓空,就必须来个人鸡赛跑了。好在鸡的速度虽快,但耐力一般,基本追几圈就会钻进柴垛之类的地方躲藏,然后费点劲掏出来就可以了。

最搞笑的一次,一次父亲的几个朋友过来,正好父母在田里干活。几个人熟不拘礼,看牛圈里蹲着十来只鸡,几个人门一关,一下子抓了四五只公鸡用绳子拴上,就等我父母回来杀鸡犒劳了。

那时的孩子不像现在这么娇贵胆小,杀鸡、褪毛、清除内脏,基本都是我这种十几岁的孩子完成的。收拾完剁成鸡块一炒,喷香。

鹅鸭带来的惊喜

80年代的农村,鸡家家都养,鹅鸭相对少一些,那时候一家养十几只乃至二三十只鸡很正常,但一般鸭子最多四五只,而鹅都是一两只。但鹅鸭给孩子们带来的惊喜却更多。

老家养鹅鸭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如果养大发现是公鸭公鹅,到收账的时候是可以不给钱的。如果中途死了,可以留一撮毛作为凭证。想想那时候的人真淳朴,从不会因为这作弊。

80年代珠江台系列短剧农家故事(吾乡吾土系列鸡鸭鹅轶事)(3)

鸭群里有公鸭母鸭,你能分辨出来吗

那时候养鹅鸭,晚上圈起来,白天让他们去村里的池塘里觅食,每天下午放学后,有一项任务就是把池塘的鸭子赶回家。有些聪明的鹅鸭,到了傍晚就会自己回家,省事不少,但有些则留恋水,不赶个鸭飞鹅跳是不会回去的。而很多家的鹅鸭到了池塘相互混一起,因此各家都会给自己的鹅鸭做一个或明或暗的记号,用以辨别,也能在产生纠纷的时候起到关键证据。我记得母亲那时候总会在自家刚刚换毛的鸭子翅膀上,用针穿上一个不显眼的线。这个证据有一次真起到了作用,有一次村里另一家把我家的一只鸭子拐到他们家,养了十几天后,这只鸭子又跑回来了,结果那家人非说那只鸭子是他们的,结果母亲当场抓住掀开翅膀下面给他们展示了证据,让对方哑口无言。

鹅生性机警,稍有动静就会高亢鸣叫,所以在老家,有鹅能镇宅的说法。但我的印象里,只有一次家里养鹅成功,其他经常是养半年多看看长大了,要么生病死了,要么丢了。

鹅鸭给我们带来惊喜主要在冬天,天冷,有些人懒,鹅鸭不回家也懒得赶,他们就会在池塘边过夜。农村学校早上上学早,天不亮就要出发。我们路过池塘边的时候,就会看看鹅鸭栖息的地方,有时就会见到一两个鸭蛋。一旦捡到,感觉比中奖还高兴。但经常是边走边把玩,或者放到书包里不小心挤破。当然也有保护好的时候,拿一个完整的回到家,要么等到收鸭蛋的人过来卖钱,或者让母亲给自己煮了吃。

前段时间回老家,发现当年的池塘已经被填平了,被当做土地复耕的数据报上去了,其实根本种不了什么庄稼。儿时那些摸鱼捉虾捡鸭蛋的快乐,自然也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