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圈,亲兄弟齐上阵的不少,但是又有“歌神”,又有“影帝”的不多。

上世纪40年代出生的这四兄弟,虽然从模样上看,有的高大英俊,有的矮小滑稽,却个个都曾在香港的娱乐史上占有了一席之地。

上个世纪40年代的一天,有一位叫许世昌的男人带着全家人移居到了香港,他从未想过,他的四个儿子将来会影响香港一代人。

许世昌是拉二胡的,妻子则是粤剧团的一员,许家穷,感受最深的是他们的大儿子许冠文。

1942年出生的许冠文虽然只比最大的弟弟大两岁,但是本着“长兄如父”的传统思想,许冠文心里早早就萌生了养家的想法。因为穷,许家落脚在没水没电供应的钻石山木屋区,许冠文描述那段生活时是这么说的:“为两餐什么都肯”。

一门三父子都是(一门三兄弟幼时)(1)

许冠文该读中学时,家里的钱刚好够他去读书,父母咬牙把他送去了专门培养文武全才的中学“喇沙书院”,和李小龙做了同学。

一门三父子都是(一门三兄弟幼时)(2)

当时英语还是香港的流通话,求职时非常重要,于是许冠文花了很大的精力去学习英语,所以中二时他就去夜校兼职教英文,自己供自己上学。中学毕业后,许冠文念了一年师范,教了三年中学,存够钱再去念中文大学。

许冠文大学就读于香港中文大学联合书院社会学系,以出色的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任学生会会长和辩论队队长,并在此期间兼职做电视台及教夜校。大学毕业后,许冠文前往美国深造,回港后先后任职中学教师和广告策划师。

在许冠文读大二时,香港无线电视台刚刚组建不久,许冠文便积极参加了《欢乐今宵》的节目组,担任着制片活动的工作并主持《星辰杯校际问答比赛》,1971年,他正式加入无线做起了主持人,并把三弟许冠杰也带了进去。

一门三父子都是(一门三兄弟幼时)(3)

左边为许冠杰,右边是许冠文

1971年许冠文与弟弟许冠杰合作主持综艺节目《双星报喜》,大显喜剧天分。

“我没有humor(幽默感),由小至大也是如此,我好严肃,不明白其他人为什么认为我好笑。”

自小就为了生活的更好一点而拼搏,从来没有时间停下笑一笑的许冠文却偏偏极会引人发笑,也许正是因为对生活有更深的感悟吧。

1972年许冠文受李翰祥邀请,出演电影《大军阀》。

一门三父子都是(一门三兄弟幼时)(4)

《大军阀》票房虽然不及同年李小龙的《精武门》,但也位居当年三大卖座华语电影之一,打破了当时功夫片大行其道的局面,更夺得第19届亚洲影展描写人物最成功喜剧片奖。此片奠定了李翰祥作为商业导演的地位,也使得许冠文成为当时最受欢迎的喜剧明星,还被尊称为“冷面笑匠”,这是许冠文拍的第一部电影,时年30岁,堪称大器晚成。

此后,许冠文又在李翰祥的指导下,主演了《一乐也》、《丑闻》、《声色犬马》等骗术片,都是叫好又叫座。

一门三父子都是(一门三兄弟幼时)(5)

1973年,在表演方面已有所发展的许冠文有意向编、导、演的创作型电影人方向发展,他将亲自编写的得意剧本《鬼马双星》交到邵逸夫手中,并希望能够同公司合资拍片平分利润,但被邵逸夫以“剧本太差”为由拒绝,之后许冠文找到了从邵氏出走,彼时刚成立嘉禾的邹文怀。

头等人才、三等职务、特等权力

一门三父子都是(一门三兄弟幼时)(6)

邹文怀本是邵逸夫的左膀右臂,也是邵氏的功臣,奈何他在邵氏一直遭遇的是“头等人才、三等职务、特等权力”的对待,薪酬低已不必说,邵逸夫任命红颜知己方逸华上任后,看不到出路的邹文怀终于决定离开邵氏。

1970年,邹文怀与何冠昌、梁风等几位志同道合的好友共同出资40万元,自立门户成立嘉禾电影公司。可惜创业初期几部戏都反响平平,直到邵氏拒绝了高片酬的李小龙。

嘉禾以每部7500元美金的片酬以及“外判制”加分红的方式签下了李小龙,1971年10月,嘉禾投资李小龙主演的《唐山大兄》上映,创下了香港票房最高纪录。可惜仅两年后李小龙便身亡,嘉禾又陷入了困境,这时许冠文递上了剧本。

一门三父子都是(一门三兄弟幼时)(7)

1974年,《鬼马双星》开画瞬即引起巨响,创下六百万票房佳绩,打破香港开阜票房记录。 值得一提的是,《鬼马双星》的幕前幕后阵容十分鼎盛,包括策划吴宇森,武术指导洪金宝,音乐顾嘉辉和莲花乐队,联合主演有黄沾、吕有慧、许绍雄、石天和丁佩等。

一门三父子都是(一门三兄弟幼时)(8)

邹文怀不但大力支持许冠文,还帮助他创办了许氏兄弟电影公司,1974-1981年,许氏兄弟的喜剧电影《鬼马双星》(1974)、《天才与白痴》(1975)、《半斤八両》(1976)、《卖身契》(1978)、《摩登保镖》(1981)连续五次成为年度票房冠军,并三度刷新香港开阜票房最高纪录,成为当时的票房保证。由吴宇森执导,弟弟许冠英主演的 《发钱寒》(1977)取得1977年华语电影票房冠军。在香港本土,《半斤八两》是整个1970年代最高收入的电影,高于同时代的《星球大战》、《大白鲨》、《超人》等好莱坞大片。而弟弟许冠杰主演的《最佳拍档》系列电影,亦占据了1982-1984年连续三年的票房冠军宝座。 纵观1974-1984,十一年当中的九年票房冠军皆是由许氏兄弟(组合或个人)夺得。

一门三父子都是(一门三兄弟幼时)(9)

1982年,许冠文凭《摩登保镖》,勇夺香港第一届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奖。而他亦于1989年,凭《鸡同鸭讲》而荣获美国拉斯维加斯国际喜剧最佳。获得第4届意大利乌甸尼斯远东国际电影节金桑树终身成就奖。

而许冠文也改变了香港喜剧电影的面貌。

在许冠文之前,香港喜剧电影的面貌完全不同于大家熟悉的模样,当时的喜剧主要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将各种喜剧段子集合在一个母题下,跟说书人一样,讲三四段就是一部电影;一种是新兴的以歌舞的热闹欢快烘托出喜剧气氛的;另一种则是描述家庭或者办公室类似现在情景喜剧的。

而许冠文则是融入粤语流行文化,将香港本土小人物的故事搬上荧幕,穿插各种鬼马、无厘头的桥段,是真正的既不含武打也不卖弄明星的喜剧。

由许氏兄弟这里得到灵感,才有了后来黄百鸣、王晶等人的一波波喜剧高潮。

而许冠文的喜剧,除了他自己的编导演的魅力之外,两个杰出的弟弟也是吸引人的重要原因。

一门三父子都是(一门三兄弟幼时)(10)

因为许冠文的带头作用和教导,许家的三个弟弟的发展“真不错”。

老二许冠武,1944年出生,出演过电影,担任过摄影师,但大多是做的幕后工作,也因此不为人熟知,但绝对是哥哥的好帮手。

1946年出生的老三许冠英,大概是兄弟几个里面最其貌不扬的一个。

一门三父子都是(一门三兄弟幼时)(11)

他从影40年,出演超过30部电影,但都是其貌不扬而多饰演被欺负或是搞笑的角色,因搞笑形象深入民心而被称为“一代笑匠”。他一生没有结婚,恋爱似乎也只谈过那么一次,女方是一位名叫Kayori的日籍姑娘,但内敛害羞的阿英说自己又老又丑,都不敢奢望有女孩子要他,他很难给人幸福,所以结果这段异地情悄悄开始又悄悄结束。

许冠英的这种不自信哪怕邓丽君mv都要请他来录、金像奖都愿意颁个奖给他了,都没法捡起来。

一门三父子都是(一门三兄弟幼时)(12)

许冠英小时候也是开朗活泼的小小少年一个,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兄弟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外人来许家,每每看到许冠英时与看其他兄弟不同的眼神深深的刺激到了他。

一门三父子都是(一门三兄弟幼时)(13)

慢慢的许冠英开始自卑,自信心也没有了,变得不喜欢跟别人交流,整天关在房间里。大哥许冠文注意到了弟弟的变化,希望能开导他鼓励他督促他,谁承想许冠英面对哥哥的高要求反而更自卑了,觉得优秀的兄弟们看不起他。

其实许冠英是兄弟几个里面最具才华的,不管是唱歌还是演戏,他都极有灵性。他嗓音独特,能唱会写,可惜因为外形的原因,没得到多少关注。

一门三父子都是(一门三兄弟幼时)(14)

许冠英1967年高中毕业后进入法国新闻社工作,1971年入邵氏兄弟有限公司演员培训班学习,1972年开始演戏,1974年与大哥许冠文、弟弟许冠杰创建许氏兄弟影业公司并推出香港70年代的武打搞笑影片《鬼马双星》,他在片中饰演与许冠杰打牌的赌徒。

许氏电影里基本都有他的身影,不过全是被欺负或是搞笑的小角色,不过许冠英却也因搞笑形象深入民心而被称为“一代笑匠”。

1977年起他推出畅销大碟《发钱寒》、《夏之恋》、《钱作怪》等,以其独特的声音演唱情歌亦别具一格,他主唱的不少歌曲都曾流行一时。

一门三父子都是(一门三兄弟幼时)(15)

虽对容貌不自信,但许冠英骨子里也是有傲气的。在1986年的香港电影金像奖上,许冠英因和林正英搭档的《僵尸先生》太过精彩,被提名“最佳男配角”,但许冠英却拒绝次奖,因为他认为自己是主演,并非“陪衬品”。

一门三父子都是(一门三兄弟幼时)(16)

活在兄弟们的光环下也就算了,还要给小自己8岁的林正英做陪衬,不干!

许冠英一生未婚,临老也是独自生活,2011年11月8日,许冠武前往许冠英位于九龙塘家中敲门却始终无人应答,最终找锁匠破门而入,映入眼帘的却是许冠英倒卧在地的恐怖场景,最终经鉴定已死亡多时,享年65岁。

一门三父子都是(一门三兄弟幼时)(17)

虽然大半生都活跃在荧幕上,似乎风光无限,但其中滋味只有许冠英自己知道。演戏不如哥哥冠文有名,唱歌不如弟弟冠杰,虽才华横溢却始终败给了颜值,或者说是自尊心。

提到许冠杰,这位许家四兄弟中的老四,大概是四兄弟里面最光芒四射的一位了。

作为四兄弟中个头最高颜值最高的一位,可见父母的基因有时候也是会偏心的。许冠文身高180公分,比哥哥许冠英高了整整20公分。

一门三父子都是(一门三兄弟幼时)(18)

岁数越大,面部轮廓越发突出,而他最大的爱好就是唱歌,唱粤语歌。

1971年,与哥哥许冠文在TVB节目《双星报喜》中,许冠杰凭借创作第一首粤语流行歌《铁塔凌云》一曲成名。1973年他在香港大会堂举行演唱会,成为香港第一个开个人演唱会的歌手。

一门三父子都是(一门三兄弟幼时)(19)

1970年代前,香港人普遍将本地粤语流行曲视为低俗,当时香港仍以西方英文歌及主要来自台湾的国语歌曲作为主流。1971年毕业于香港大学的许冠杰不避通俗,以广东话唱出多首反映社会现况、讽刺时弊的歌曲。作品获得大众认可后,粤语流行曲在香港乐坛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可以说是“许冠杰教会了我们粤语歌还能这么唱”,因此在香港乐坛,他被称为“香港乐坛天王巨星”、“香港流行音乐祖师”。

一门三父子都是(一门三兄弟幼时)(20)

谭校长就曾多次说自己唯一的偶像就是许冠杰。

一门三父子都是(一门三兄弟幼时)(21)

一门三父子都是(一门三兄弟幼时)(22)

“有一件事阿Sam不知道,因为很久之前,不知是一九六几年,在香港大会堂,你在台上脱了衣服大唱特唱,台下有一个很瘦有些龅牙的朋友,坐在那儿一直看着你,这位朋友那时觉得你很伟大!

他简直想变成女人来追随你,后来他发现变成女人不行,于是他自己就努力奋斗,而成为了一名天王巨星,他就是谭咏麟!”

一门三父子都是(一门三兄弟幼时)(23)

许冠杰的歌曲最大的特点就是通俗易懂,特别的接地气。他唱的都是市井百态和底层大众的生活,但诙谐有趣的曲调大多都透露着一股乐观向上的心态。

一门三父子都是(一门三兄弟幼时)(24)

而许家出产的电影亦是如此,许冠杰主演的电影部部大卖,1976年,他与许冠文、许冠英联袂主演喜剧电影《半斤八两》,这部影片上映后成功地打入了日本、西班牙等国家的电影市场;该片在香港的票房达到853万港币,成为1976年香港电影年度票房冠军。

一门三父子都是(一门三兄弟幼时)(25)

由于许冠杰在香港乐坛有着“大哥大”级别的地位,于是1990在电影《笑傲江湖》中出演令狐冲一角。

其中他唱的粤语版《沧海一声笑》,1991年获得第10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电影歌曲奖。很多当年不知此演员是谁的同学们现在是否恍然?

一门三父子都是(一门三兄弟幼时)(26)

随着八十年代陈百强、谭咏麟、张国荣的崛起,许冠杰的热度在消退,而1992年,本就不那么看重名利的许冠杰在亲人受伤和去世后,决定退出了歌坛,全身心的投入到家庭中。

一门三父子都是(一门三兄弟幼时)(27)

虽后来又陆续复出,但大都是以演唱会的形式。不过这依然不能阻挡人们去“看”他的热情。

一门三父子都是(一门三兄弟幼时)(28)

可以这么说,粤语的流行,香港电影打开新格局,许氏四兄弟功不可没……

而许氏兄弟能在今天发展成如此大的规模,离不开老大许冠文的引导,在他的以身作则和循循善诱下,兄弟四人才能一起将事业发展得如此迅速,人们提到许家,都会赞一声许氏一门,文武英杰。

老大也不是很好做的,被誉为“喜剧之王”的许冠文,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艰辛,正所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自己才能体会到这种辛苦和所获得的成就感。

前几天72岁许冠杰生日开派对,家中到场了20多位亲人,三代同堂,好不快活。

一门三父子都是(一门三兄弟幼时)(29)

18岁就与许冠杰相恋的美国姑娘琳宝·弗莱明如今也已看不出当年的美貌,只剩一脸的恬淡满足。

一门三父子都是(一门三兄弟幼时)(30)

一门三父子都是(一门三兄弟幼时)(31)

只是少了冠英,总觉少许遗憾。虽然不能同生共死,但今生能做兄弟,且一生一条心,上辈子他们一定拯救过宇宙吧……

一门三父子都是(一门三兄弟幼时)(32)

一门三父子都是(一门三兄弟幼时)(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