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蛇口码头历史变化(地理深圳海上世界)(1)

深圳“海上世界”的音乐喷泉,在每晚的七点和八点开始。

夜色六时三刻,“明华轮”旁,无数慕名而来的游人已聚拢在饰以花树的木栏旁,四个莲花状喷泉通过长长的喷泉灯光轨道,在水面之上呈圆环相连之态。光幕罩上轻薄一层,七时至,水景广场盛妆毕后,从晕染开的灯与水里款款而出。

一刹那水灯全灭,万声皆寂,周边建筑的倒影完完整整的落入湖央,不待与月同行,又被下一秒的骤亮全然模糊、破碎而去。

咚!铛!平地惊雷,从无到有,第一声是激昂起伏的怦然而起,下一瞬就无缝打下目眩神迷的明灭之间。

深圳蛇口码头历史变化(地理深圳海上世界)(2)

喷薄的音流将空气当成了不会破的琴弦或鼓面,铿锵有力的捶打着心脏。千军万马奔腾的一阵急鼓由快转慢,道道流光准确的踩着鼓槌落下的节点自地底盘成旋的孔道里一涌而出。由密到散的乐章是唯一的指挥家,冒雾的水柱在漫开的灯光里运转自如的穿梭。时而是峨眉月散之扇,时而如纵舞长蛇,妖娆之后从50米的高空陡然坠下,本半开的喇叭花在霓虹灼灼与轻柔转身间,飞扬成盛放的“广袖留仙”。

波光粼粼的水面被砸开一圈又一圈的细小涟漪,一池灯光之下如水银般泄了一水与一城,怕是站的略近些,就会同扑面而来的水汽有一个润泽的相拥。

人群喧闹却并不拥挤,在这近十分钟的表演内,并无所谓最佳的观赏点。全长168米的海上世界音乐喷泉一视同仁,与人工湖的粼粼夜色一同融入S型排列中,是深圳规模最大的全景视角综合水秀表演。

灯林如雾,流光溢彩。

从改革开放起,作为沿海开放城市,深圳的地标性建筑在密集的商业进驻中犹如雨后春笋、满目繁星。地王大厦之高被平安金融中心赶超,将广阔无垠的海纳入购物街赏景一角的欢乐海岸正在独当一面。深圳这个不断突破的大都市一路高歌,新地标在不停的取代旧地标,成为下一个游客的“打卡圣地”。但若论起与海洋的渊源与亲密,也许没有任何一个地标能够与“海上世界”相媲美。

01

明华轮的前身

每年的7月14日,法国巴黎塞纳河以北,法国在任的总统要从巴黎最大的凯旋门内通过,来庆贺法国国庆之日。在每位法国总统卸职的最后一天,他们也都要来到凯旋门,为在世界战争中曾经牺牲却寻不见名姓的法国烈士献一束鲜花。但是在这个为纪念拿破仑而建的、流淌着法国的荣誉和辉煌,散满花环与白鸽的地方,却只有一位总统的名字有资格和拿破仑的胜利一起长存,那就是被誉为法国“现代救星”的夏尔·戴高乐。

深圳蛇口码头历史变化(地理深圳海上世界)(3)

这位法兰西第五帝国的创建者是最受法国尊敬的人物之一。他建立了自由法国,并在二战后率领法军从德国手中解放了巴黎。在他波澜壮阔的一生中,与中国最紧密的联系在他人生的最后几年。

在他的领导下,在西方大国之中,法国是第一个与新中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的国家。1964年1月27日,北京与巴黎同时发布建交联合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法兰西共和国一致决定建立外交关系。两国政府商定在三个月内任命大使”,仅40余字的公报犹如一记惊雷,被国际舆论称为“外交核爆炸”,是中国与西欧国家关系上的重大突破。

在戴高乐逝世当天,天安门广场、新华门前和外交部三处的国旗均降半旗以致哀意。

深圳蛇口码头历史变化(地理深圳海上世界)(4)

夏尔·戴高乐

如果说至今为止,除中国国家博物馆所展出的、由法国雕塑家让·卡尔多所制作的戴乐高雕像之外,中国还有一样东西与这位伟大的将军紧密相连,便是深圳的“海上世界”。

海上世界,又名明华轮。ANCEVELLER,是它诞生时的名字。

深圳蛇口码头历史变化(地理深圳海上世界)(5)

1962年,这艘由世界上最为著名的四大船厂之一---法国大西洋船厂,建造成的豪华游轮,在它的第一任主人--法国总统夏尔·戴高乐手上剪彩、下水并成为戴高乐的专属游轮。在后来的8年间,这艘游轮陪伴戴高乐经行全球100多个国家的港口,接待过近百名的各国首脑和世界名人。

那群从不同港口吹到甲板上的风,有重有轻,重者越不过心中的民族和世界,轻者飘不去眼中的红葡萄与大教堂。

在这一刻,我站在星星点点的灯海之下,不得而知曾有多少被文书、资料封藏起来的场景发生在这艘高大的游轮上,也无从去揣测曾有多少可影响一国乃至东西两方的决定的字字句句被散进“Anceveller”的甲板里。

许多开创过一个时代的人物站在不可掌控的巨浪与可掌控的游轮之间,观千万里江山连绵如丹青,目光穿梭过法国白兰地与万顷沿途,到达无人可知的一草一木。

西装与晚礼服的纤长舞姿,都在弹指间留在了陈年深处,只余下一艘风华正茂、还要继续前行的明华轮。

戴高乐总统逝世三年后,为了运送援助坦桑尼亚的人员,这艘游轮被中国购买后正式命名为“明华轮”。同年的6月,坦赞铁路的工程技术人员就坐着这艘轮船,在联系两国的航线上开始新的征程。

友好的源流,能够结出友好的果实,明华轮在之后的一路乘风破浪,溅起的,都是象征“中外友好”的白浪。

02

一条船的使命

哪怕不了解字里行间,在国与国之间航行中被吹散的历史的人,也能一眼瞧出:“明华轮”是整座海上世界商业街的中心和重心。

光滑大理石门柱,简洁风海报同明星一样光彩照人,橱窗里的木质“鲁班”吻合着客人梦中光怪陆离,同熙熙攘攘的人来人往拼凑出美食、娱乐与文化的广场,它却仍是玉壶光转,月华灯影两不误的、最明亮的“灯火阑珊处”。

深圳蛇口码头历史变化(地理深圳海上世界)(6)

摄影/不困

明华轮的主体是万吨级的轮船,共有九层高,其上遍布富丽堂皇的餐厅和酒吧,还配有全国各地的文化展示。

想看清它就在白日来,想领略它,就得趁着月色与读罢传奇后,在心底留下的一丁点余韵。

1979年,已过古稀年的廖承志廖老,率六百余人登上“明华轮”去访问日本。他是广东省惠阳人。父母廖仲恺与何香凝,都是孙中山在革命事业里的重要追随者与助手,是国民党元老。廖家的革命传统在他身上得到了延续,他投奔了共产党,并凭借这层“海外关系”在外交上功不可没。“乘船绕一周,友好达千秋”,中国代表乘坐“明华号”,首次环绕日本本岛一周,回来后,“明华号”便被称作“中日友好船”。

送别了为中法关系作出重大突破的戴乐高总统,“明华轮”一直行船在促进中外友好关系的大洋上。在“中日友好船”前,1978年抗美援朝之后,它是接被越南驱赶出境的中国侨民回家的底气,1979年1月,它是在柬埔寨工作的中方人员从异国他乡归家的“故乡明”。

余光中曾描述“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那“明华轮”上船票的意义不仅仅越过了一湾海峡,还越过了生死别离,与新中国同行。

1983年8月,明华轮完成了最后一次航行,停泊在深圳蛇口海滨浴场。像它曾经载过的退役兵一样,在一片荒凉的蛇口上笔直着肩,被当成稳定的大后方---指挥部办公大楼。

一条船,被从海上捞到地上,就跟人一样立住了,此后任何发生脚下土地上的事,都深一脚浅一脚的互相影响起来,明华轮就是这样开始变成深圳市地标的。

“改革开放的第一炮”---开山炮,在它来时的4年前就响了。明华轮还没游稳,就被迫站上了陆地。它在海上的使命完成了,在陆上的使命,就大气不喘的开始了。

当年那个宁静的小渔村在填海造陆的炮火声里,被撞开了通往新世界的门,沧海桑田的自然历程被“中国第一填海工程”加速再加速。明华轮附近的海填成了岸,深圳填成了个大城市,起了广厦千万间,庇得蛇口工业区的建造伊始。明华轮也经重新改造后,成为中国第一座集酒店、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的海上旅游中心,将下半生“长”在了深圳,蛇口建设的历史也被刻上一个个圆形铁盖,在明华轮的甲板上延成一道发展之路。

其实在被建造之初,游轮就是被用于旅游观光的海上移动酒店,与英国邮政部门所用来运输邮件的专用交通工具:邮轮属于两种游览方式。一百来年前的欧美,游轮是最受富人欢迎的旅行工具,历史学家威廉·米勒曾说:“头等舱乘客的一件趣事是寄明信片回家说,‘我在世界上最大的船的甲板上写信给你,多么希望你也在这里。’”。

深圳蛇口码头历史变化(地理深圳海上世界)(7)

摄影/不困

而今,游轮已变成深圳真正的度假工具,就在离海上世界一公里的地方,深圳蛇口游轮中心已迎来送往了无数游客。

明华轮是它们的前辈。

03

深圳发展的历史见证

为了赶上海上世界的每日准时开始的第一场喷泉秀,我从酒吧街经行的步伐颇为急忙,乃至我从水光激荡而潋滟的表演中回过神来时,才发觉身后这条被我匆匆而过的小街有着湖水蓝的粼粼眼波和漆黑鸦羽。

从1987年,第一家私人性质的酒吧在底层开设,而后,以海上世界为中心,沿太子路、海景广场、碧涛中心及迎辉阁等,各国特色的酒吧杂沓而至,甚至成了外籍人士的聚集地,是当年粉黛开,今时笙箫依旧在。

深圳蛇口码头历史变化(地理深圳海上世界)(8)

海上生明华,开在这一方圆之地上的悉数妍丽都因明华轮而生。

被改为旅游中心后,酒店、餐饮与酒吧一间间在明华轮上挂牌,开业不久就迎来另一位与海洋有缘的领袖---邓小平。

深圳蛇口码头历史变化(地理深圳海上世界)(9)

社会主义新思潮冲击中国的时期,邓小平乘坐“盎特莱蓬号”前往法国留学,并在法国工厂的船上打过工,也正是那个时期,同留学的周恩来结下了深厚情谊。这样的缘分在后来领导中国革命的人物中比比皆是。同产于法国的明华轮,与那段艰苦又卓越的思想启蒙期,轻轻的碰在了一起。

明华轮开业一月后,视察蛇口工业区的邓小平登上明华轮,提笔写下了“海上世界”,此后,这个名字成了明华轮更为普遍与广泛的称呼。在80年代,明华轮这个地标在众人眼中,是“不到'海上世界',不算到了深圳”,无数的艺术家、考察团蜂拥而至,这个从海上来的军船是深圳的自豪。

紧跟着,同年的国庆日,一艘“海上世界”模型彩车,在天安门广场前接受检阅,还载着“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标语。这条标语是深圳填海造陆时的标语,在尚还动荡的社会里引来了不少争议,也代表了“深圳速度”与蛇口之源。

在那一日,在全国人民面前,明华轮与深圳的名字连在了一起,再也不曾分开。

改革开放至今,海上世界被当成招商局的“扛鼎之作”,正迅速的“学习”新的技能,承担新的角色。商圈遍地开,各种新式餐点、传统餐点和都市熟悉的店铺都在进驻。从行驶在我国海域那刻,明华轮沿着国与国的关系一路前行,而从停在蛇口开始,明华轮的一路又都跟着深圳的脚步。它本就非一处被总而言之的地标,而更像深圳宣告给世界的公文表,整整齐齐的列着,深圳的改革开放40年。

深圳蛇口码头历史变化(地理深圳海上世界)(10)

每一个城市都有它的故事,追寻城市,便是在追寻它的步伐和履历。人人都说,深圳的夜色灯火辉煌,眨眼间就亮在了神州大地上,从此歌舞升平,锐意进取。

深圳的夜色,留住了无数的天涯客。

而海上世界,留住了它的夜色。

-还可以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