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的背后有的是一段历史故事,有的是名篇佳句。今天要介绍的成语知识也很有趣:古人短短的文章中有大段文字都被后人沿用,并称之为成语。一起来看看这两篇高产成语的古文。

进学解:922字,40条成语

韩愈发牢骚,成语满纸飘

《进学解》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创作的一篇古文,“进学”,意谓勉励生徒刻苦学习,求取进步,“解”是解说、分析。

当时韩愈四十六岁,在长安任国子学博士,教学生上课,学生提问题,韩愈来解答的对话,就有了这篇文章。

有人说韩愈是借着向学生训话的机会,顺便发发牢骚,感叹不遇。

诸葛亮有关的四字成语故事 诸葛亮一篇文造出(1)

不管是韩愈别有用心,还是这些话语是学生们真切需要的勉励,《进学解》可谓是超扎实的古文,不到一千字的篇幅中,出现了40条后人常用的成语。

如果这真是韩愈随口牢骚的话,那么他或许可以被称为“成语大王”了吧。

业精于勤:指学业方面的精深造诣是由于勤奋。“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动辄得咎:指动不动就受到指摘或责难。“公不见信于人,私不见助于友,跋前踬后,动辄得咎。”

较短量长:成语解释指比较长短,评论优劣。“较短量长,惟器是适者,宰相之方也。”

含英咀华:把花朵放在嘴里慢慢咀嚼,比喻细细地琢磨。“沈浸醲郁,含英咀华。”

诸葛亮有关的四字成语故事 诸葛亮一篇文造出(2)

卓荦为杰:指超绝出众的杰出人才。“纡余为妍,卓荦为杰,较短量长,唯器是适者,宰相之方也。”

细大不捐:小的大的都不抛弃。形容包罗一切,没有选择。“贪多务得,细大不捐。”

力挽狂澜:用力阻止巨大的波浪。比喻竭力扭转险恶危急的局势。“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

异曲同工:不同的曲调;却同样的美妙。比喻事物的内容或形式虽然不一样;但却是同样的出色。“子云相如,同工异曲。”

是不是没有想到这些挂在嘴边的成语,全部出自韩愈这一篇文章?

出师表:758字,29条成语

光背没用,还得会用

《出师表》可能是大家高中时代最熟悉的古文了,除了全文背诵并默写的要求,古文中富有韵律的文字也让人感动到起一身鸡皮疙瘩。

诸葛亮有关的四字成语故事 诸葛亮一篇文造出(3)

你可能已经记不清《出师表》中的成语了,下面我们来一起复习一下,顺便看看,你能不能接出这些成语的下一句。

事无大小:意思事情不分大小,形容什么事都管。“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

引喻失义:指说话不恰当,不合道理。“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诸葛亮有关的四字成语故事 诸葛亮一篇文造出(4)

裨补阙漏:意为弥补缺漏、不足之处。“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

夙夜忧叹:早晚忧愁叹息。“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有所广益:收到更多的成效。“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斟酌损益:斟情酌理,掌握分寸。“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诸葛亮有关的四字成语故事 诸葛亮一篇文造出(5)

重温这两篇古文,您可能感受到成语之妙,正在于将冗长的语言情绪浓缩至几个字,言简意赅、生动明确。

健康提示:请出门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少去人群密集处。

百家讲坛

《中华成语》

播出时间:4月9日-25日 12:00

诸葛亮有关的四字成语故事 诸葛亮一篇文造出(6)

监制 / 闫东 主编 / 刘铭 黄丽君

编辑 / 张兰 于毅 陈皖宁(实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