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自己的情书抖音版(给自己的情书)(1)

“你苦苦地追求永恒”

“生活却颠簸无常遗憾”

“你傻傻地追求完美”

“却一直给误会给伤害给放弃给责备”

“何悲何哀何必去愁与苦”

“何必笑骂恨与爱”

。。。

一首由电影人张智霖、张晋、尹正唱的《给电影人的情书》,感动了每个看过这演出的人。

他们的演出那么精彩,不仅因为他们演艺技巧高超,更因为这表演背后沉淀着的艰辛岁月——那个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的艰辛岁月。

表演一开始由张晋作为武打演员,表演他们经常会面对的危险场景。紧张的开始,惊险的过程,窒息的沉默,再到最后导演一句淡漠的“好,没事,收工。”

拍摄现场常见的画面,却浓缩着一个人在生命中常常遇到的故事。

努力的拼搏,坚定且骄傲地做着自己认为是对的事,结果却是无人喝彩,无人给予认同,每当这个时候,放弃的念想就会不断袭来,攻击你那颤颤巍巍的尊严。

对此,你可还记得,上一次的选择是什么?

接着,歌曲正式开始,满脸白须的张智霖坐在电影院的椅子上,以一个我们没见过的样子出现,他的模样与我们记忆中的他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这时候的我们明显感受到了时间的沉重感。

银屏上的他,记忆中的他,已是过去的他。

小时候,我们总是想快快长大,这时候时间对我们来说是阻碍,一心只想翻过去迎接成熟的自己。

长大后,我们意识到时间是财富,但因为年轻,觉得还有富余,所以不断在挥霍。

直到有一天意识到似乎不那么年轻了,并且发现很多想做的事都还没完成,只是时间没有等你,一直不断地走着,冰冷地走着。

这时候时间变成了焦虑,你开始恨不得一天能有48小时,但是没办法,你只能狼狈地跟在时间后面,不断奔跑,直到生命终结。

当然,如果你从一开始就珍惜时间,自然也不至于如此狼狈。像张智霖,面对时光的飞逝,虽然也会感到不甘和无奈,但他并没有后悔,更别说收获了那么多感动。

然后歌曲来到尹正的部分,他说自己想表达的是电影人因为要演绎不同的角色,经常会搞不清楚自己是谁,哪个才是真的自己。

好莱坞电影明星里就有很多因为入戏太深,最后无法自拔,从此退出演艺界,甚至亲手终结自己生命的事例。

这是因为人对自我都有着一种追求真实解的执着——真正的我到底是什么?

古有庄周梦蝶的哲学探索,今有精神分析的科学研究,但这些都没法给人一个满意的答案。

那么,真实的自我到底是什么呢?

朋友的树洞?

老板的好员工?

父母的小孩?

小孩的父母?

爱人的伴侣?

粗略一看,你会发现在不同人的面前,都有一个不同的你,那哪个才是真正的你?

我只能说都是。

不管是父母面前幼稚的你,在孩子面前严肃的你,亦或是想在爱人面前永远保持完美的你,都是你。

但人生若有那么简单,也不会有那么多经典悲剧文学流传至今。

很多时候我们会遇到变得不像自己的情况,为了社交,不得不去迎合别扭的同事,为了工作,不得不放下面子,甚至为了爱情,放下了自尊。

很多人对自我感到迷茫,便是在经历这些事情的时候,明明做了违心的选择,却又不得不告诉自己那必须得这么做。

但那真的是必须的吗?

也许的确如此吧,但我们千万别忘记真正该坚持的是什么。

“何悲何哀何必去愁与苦”

“何必笑骂恨与爱”

这句歌词看似在劝你放下,其实是要你不断反问自己,为什么你要去忍受那些痛苦的感受?为什么你要去经历那些情愁苦恨?

因为坚持和不放弃。

坚持的是自我,不放弃的是梦。

你要问我,真实的自我是什么,我只能说,不违心就好。

至于那不放弃的梦是什么?我也只能送你一句,即便没有实际收益,你也控制不住想去做的,那便是梦。

看完表演之后,内心很多感动,所以写了这么一篇东西。这首歌除了写了一个追梦人的辛酸与执着让人感动之外,更令人感动的还是这首歌本身,它代表的是对追梦人的认同,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和苦痛都可能不至于让你落泪,但在这一切之后,如果有一个真切的认可等着你,情绪就再也控制不住了。

比如表演外,张智霖和张晋的妻子,她们的心疼与支持给这份感动又添加了许多温暖。

最后送自己一句话:愿我活得更像我,愿梦能给我保持不停呼吸的动力,愿最后的风景有人一起共赏。

我是猫魑,想得多做得少的无能写手。

,